“于”与“於”的用法,很多人都错了,在古汉语中应用有什么区别?
先看看各自的字义:


【于】
象形独体文,“丂(kǎo)”指气欲舒出,“于”表示“丂”气欲舒受阻而仍越过。
本义:超过,气于越过而广大。与“亏”相对。
与口气有关的汉字,多由“丂”衍生而出:
丂—气欲舒出的样子;
—>兮(八分丂气而散开兮出);
—>亏(亏气遇阻,亏欠不足);
—>于(于气吁出)—吁;
—>平(平气和出,八分于气平和);
—>乎(乎气呼出)—呼。)

例如:
于飞、于归、青于蓝、于时、于阗tián(地名)
于阗采花(古西域乐曲名)、于谦(人名)
(注:于阗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 )
青出于蓝(青出于藍)
燕燕于飞(燕燕于飛)
耿耿于怀(耿耿于懷)
凤凰于飞(鳳凰于飛)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诗经·大雅·卷阿》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於】
象形独体文,象古文烏(乌)而省之形。
本义:古文烏(乌)本字。

1.於( Yú):同“于”
亏、於也。象气之舒。亏呼者、谓此鳥善舒气自叫。故谓之烏(乌),取烏(乌)助气。
2.於(wū) :“乌”的本字,“乌”的古字。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穆天子传》
(注:这里的“於”指乌鸦。)

用例:
在於(在于)、處於(处于)、位於(位于)
於乎( wūhū )、於菟(wūtú 注:春秋时楚人称虎为“於菟” )
行成於思(行成于思)、無動於衷(无动于衷)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於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山行》
综上:
於与于,现简化合并为”于“
“于”用作姓氏时写作“于”,如于谦;
其余“于”繁体均可写作“於”。
了解更多:
百字谜,赶紧保存!
1、山上还有山【出】2、十张口,一颗心【思】3、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4、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5、差一点六斤【兵】6、家中添一口【豪】7、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省】8、点点成金【全】9、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拿】10、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田】11、种花要除草,一人来一刀【化】12、存心不让出大门,你说烦人不烦人【闷】0000日历里的名胜联——2023.5.28
浙江西湖八景之南屏晚钟(李广平)净寺显真如,诸佛皆空,六桥不语,千载云中听梵呗;南屏参贝叶,心生欢喜,境入圆通,数峰天外荡钟声。洞头望海楼(张荣沂)泛海此重来,正四表云寒,九秋雁荡;摩霄其更上,看群山坐次,万水朝东。天台山(张荣沂)岂可无胸襟气度,沧桑风物重看,且记取云瀑松涛,烟裙海袂;说什么佛国精神,归去皮囊一副,都付于寒潭古木,落照苍空。温州瓯海文信国公祠(张荣沂)文山书院2023-07-31 11:03:01
00003个精彩绝伦的对联,不是半桶水的搞笑对联,值得细细品味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搞笑幽默的对联。我承认,这些对联确实蛮搞笑的。但是作为对联来看,某些搞笑对联就显得只有半桶水,除了上下联字数一样,怎么看也不像是对联。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3个精彩绝伦的对联,不是半桶水的搞笑对联,值得细细品味哦。第1副对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真游泳的猫2024-01-30 22:30:58
0000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一小伙对下联,女子脸红
说起对对联,这项充满趣味的文化活动,在古代一直深受百姓喜爱。明朝时期,这项活动更是到达了鼎盛时期,各色人等都热衷于此。有一次,就在参与的人群中,一位才貌双全的张家小姐,通过一场对对联,找到了心有灵犀的知音,这桩姻缘还成就了一段佳话,流传至今。张员外宠爱女儿想为她找到好夫婿紫网2023-10-14 16:28: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