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445

一首静心古诗,迢迢长夏,享受竹影清风,卧看青天行白云

绿窗花影绿窗花影2023-08-06 15:06:380

文/绿窗花影

迢迢长夏,漫漫三伏天,怎一个“热”字了得?

最怕溽暑了,潮湿闷热的感觉,久久挥之不散,令人难熬。

古人有良方,只需一味“静”。静能生凉,似有涓涓清泉,从心上流过,也就不觉夏日苦炎热。

苏舜钦说,“静中情味世无双”。看来,他深谙此中情味。

这期,我们来赏读他的一首《暑中杂咏》。

嘉果浮沉酒半醺,

床头书册乱纷纷。

北轩凉吹开疏竹,

卧看青天行白云。

首联,宛如一幅静物画卷。当季的瓜果浸在凉水里,或浮或沉,清香诱人,随时可品尝,也可用于醒酒。可见富足美好蕴藏于生活细节之中。

诗人酒后微醺,正清闲无事,这会儿他完全躺平。在卧榻上放松身心,享受“闭门即深山”的清幽与闲适。

床头的书册乱纷纷,说明诗人有功夫读书,那是人生难得的福气。阅读,使岁月悠长,也使内心静谧。

读书随处静土,美好的阅读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抵达。

清寂无扰的生活状态,与自然毗邻而居的理想居所,也足足令人羡慕。

北窗敞开,望得见竹影摇曳,满目翠色如洗,绿色蔓延无边。此时,有清风徐徐而来。诗人沉醉在悠然的夏日时光里。

几竿清影映窗纱,筛月梳风带雨斜。窗外的景色,因为有几株亭亭修竹,而显得清新悦目,呈现一派祥和宁静。令人俗虑皆消,心神安宁。

诗人就这样自由惬意,手倦抛书,静卧流年,无所挂碍。他遥望窗外,蓝天多么辽阔,白云在其间悠悠徜徉。心灵也仿佛随着云朵自由流浪。

诗中没有半点燥热。相反,似有丝丝凉意袭人。陈师道说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在这首诗中,大概也有这样的意趣。

庭院寂然。诗人身闲心静,无思无虑,内心自然是一片清凉。

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以出世的心情,过入世的生活。这是人间清醒。

简单介绍下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北宋时期的大臣。

公元1044年,苏舜钦支持范仲淹推行庆历革新,在朝廷受到弹劾,被削籍为民。他因此退居苏州,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修筑家园,造亭设景。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舜钦因祸得福,远离了纷纷扰扰的官场,从而得以诗酒年华,安静度日。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静中光阴最好。静,是卸下浮躁,从容自在,放慢生活节奏。静,是回归内心,启迪智慧,不迷失本性。静,是远离尘嚣,修养身心,安于当下。

愿我们都能过上安静的日子。

感谢阅读,愿君安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