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北郊著名古迹平山堂楹联
过江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与众宾欢。
这是悬挂于扬州北郊著名古迹平山堂上的一副名联,被誉为平山堂楹联之冠。 这副楹联为清代乾隆年间时任扬州知府的伊秉绶所撰并书,后因楹联木板毁坏,又由光绪年间黔南人袁韩重书。梁章钜称赞此联:“语特壮伟,至今不忘。”
平山堂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建。当时欧阳修因参与以范仲淹为首发起的“庆历新政”被贬。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41岁的欧阳修由滁州太守转知扬州。以一个文人的独特眼光和卓识,选择在清幽古朴的蜀冈中峰大明寺西侧修建了平山堂,并亲自在堂前栽花植柳因“伫立堂上,远眺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故名“平山堂”。
欧阳修还写了一首诗:“深白浅红宜相间,疏密还须仔细栽。我欲四时携酒往,莫叫一日不花开。”经过欧阳修精心打造,时人称平山堂为“淮东第一观”。此后欧阳修经常邀请宾客、好友在这里赏景、饮酒、作诗,互相唱和,一时成为佳话。
这副楹联就是再现当年情景的。上联指“江南诸山,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真实而又形象地呈现了平山堂前开阔高敞、一目千里的壮美景色。平山堂居高望远,不仅望到本地,还可望到江南,所谓“过江诸山到此堂下”是也。
欧阳修说:“平山堂占胜蜀冈,一目千里。”《避暑录话》云:“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也有版本作“隔江诸山”,但“隔”字显然不及“过”字来得积极、主动、形象、贴切。
下联源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太守宴”、“众宾欢”,生动活泼地刻画了当年欧阳修与众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作诗、相聚甚欢的场景。
欧阳修对平山堂偏爱有加,常在平山堂讲学、游宴,以诗传情、以文会友,平山堂成了他安顿心灵的驿站。九百多年前的平山堂,是文人雅集、诗酒唱和之地,也是扬州一处文化圣地。文人雅士,常步欧公之后尘,于堂上吟诗赏月,书画交友,大大提升了平山堂的文化品位。
欧阳修在扬州任职一年,离开扬州后一直对平山堂念念不忘。八年后,在他好友刘敞出守扬州时,曾写《朝中措
平山堂》一词相赠,词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表达了他对平山堂依依不舍的怀念之情。因他文中的词句,后人从此又称他为“文章太守”。
【联集】谢子潇2022年楹联作品集锦
【作者简介】:谢子潇,身份证名谢全恩,一九六八年生,初中文化,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三都镇石拱村农民。喜好诗联,是资兴市诗词楹联协会、郴州市楹联学会会员。一、题垃圾分类何最怡心?垃圾不落地,分类而装,乡村城市皆成画;此真惬意,花木正逢春,应时以放,碧水蓝天总是诗。二、做糍粑笼中凝白玉,亦寓团圆,一缕乡愁撩远客;室内聚村姑,犹添欢乐,十分年味醉农家。潇湘妃子liandu2023-07-28 12:55:54
0000旧联新读(四)
中国楹联论坛从2009年至2016年几乎每月都会评选十佳联作并进行点评,栏目取名「爱联者说」。很多作品已经过去十多年。现选择部分佳作旧联新读,应该能给当下创作者们一些新的启示。2011.7拙政园(试剑)拙者自宜闲,抱瓮引泉,春养清风秋养月;名园多好古,凭轩生色,唐时碧藻宋时莲。昵称296046592023-07-29 17:24:33
0000楹帖过眼录277 王福厂(21)
楹帖过眼录277王福厂(21)书弇山居士集宋人蒋捷《玉楼春》、张盘《浣沙溪》词句,应维奕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解箨新篁森媆玉;过花小燕带春香。书镜棠老人集白居易、张昱诗句,以应厚盦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笙歌犹听吟清句;天地忘怀入酒杯。书寒柯堂主集宋人王安石、陈师道诗句,应海珊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妙质不为平世得;高怀犹有故人知。花间醉任黄莺语;卷里诗裁白雪高。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否极泰来,置之死地而后生,天无绝人之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充满哲理的谚语,它们不仅激励人们积极向前,还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句话——'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否极泰来,置之死地而后生,天无绝人之路!',了解其含义以及如何应用在生活中。**第一部分:不破不立**莲花再生缘2024-02-14 12:05:56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