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柳宗元《夏昼偶作》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酷热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热得人晕乎乎的,像喝醉了酒一样。推开北边的窗户,凭着案几酣然入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感觉周围一点点声音也没有。隔着竹林,只听见山村儿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注释

南州:指永州。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隐几(yìn jī):凭倚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隐几,亦作“隐机”。北牖:北窗。 日午:中午。 敲茶臼(jiù):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大暑诗。“夏昼”,就是夏天的白昼。“偶作”,不经意而作。多用于诗词题中。“南州”,这里指永州。柳宗元33岁参与“永贞革新”失败,“二王”被杀,“八司马”被贬。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在永州一贬就是十年。每遇天下大赦,柳宗元却总不在量移名单之内。直到十年之后,好不容易回到长安,却因为刘禹锡牵连,又再次被贬柳永刺史。四年后,诗人即离开人世。年仅47岁。永州十年,无疑是柳宗元一生诗文的巅峰期。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被贬永州第七年。通过这首诗,可以读懂当时诗人的内心感受。有些人说,柳宗元是因为长期贬谪,抑郁而亡。但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却读到了一份豁达与宁静。至少,在这个夏天,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静谧与安宁。

“溽(rù)暑”,指盛夏时节,永州又湿又热的气候特征。“醉如酒”,指热得晕晕的,像喝醉了酒一样。第一句,诗人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道出了永州酷热难耐的天气特点。再看看诗人,却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隐几”,即凭倚着几案。诗人学习《庄子·徐无鬼》中的南伯子綦,隐几而坐,进入道家的世界。其实,这里的“隐几”,亦有“隐机”的深意。“隐机”应是一种打坐入静的功夫。隐机而坐,则可以修身养心。一个“熟”字,道出了诗人凭着案几,酣然入睡的样子。“开北牖”,即打开北面的北窗,让凉风进来。“日午”,指中午。“独觉”,独自感觉。“无馀声”,没有一点点声音。中午醒来,感觉周围一点点声音也没有。这一句可谓是诗人“清绝”诗风的代表之句。“山童”,山村儿童。“隔竹”,隔着竹林。“敲茶臼(jiù)”,指制作新茶。茶臼,即捣茶用的石臼。合起来意思是,隔着竹林,“我”只听见山村儿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一个“敲”字,以动衬静,更显得南州盛夏的中午特别的安宁与静谧。与上文的“熟眠”的“熟”字,相呼应。正因为安静,所以才能熟眠。纵览全诗,语言“清”绝,神思“清”逸,意境“清”美,格调“清”远,读来心境“清”然,如泉水汩汩,滋润心田,是为咏大暑诗中的绝妙佳作。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今人诗选 | 李梦唐七绝二十六首
李梦唐(1964年11月—2016年9月16日),原名宗金柱,河北任丘人,中国新闻社编委、摄影部原主任,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52岁。咏史高阁垂裳调鼎时,可怜天下有微词。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癸未仲春自京回乡二首(选一)十年孤旅偶还家,童子窥帘母递茶。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窗外有芭蕉,最怕秋雨落
芭蕉是南方常见的一种植物,叶大丰茂,常被用于种植于庭院中,窗户外。春夏之时,一丛丛芭蕉绿叶婆娑,生机盎然。只是到了秋天,芭蕉减了生机,却露出衰颓的景象。更不要说,秋日多雨,绵绵的雨,落个不停,打在芭蕉叶上,徒添几分愁韵。窗外芭蕉雨,窗内愁人心!似蔑身材无事瘦,如丝肠肚怎禁愁。鸣窗更听芭蕉雨,一叶中藏万斛愁。——宋·朱淑真《秋夜闻雨》紫网2023-10-14 11:06:290000中诗协湖北创作部:癸卯第十七期诗书画微刊(总第78期)
律诗教师节闲吟作者汤厚宽(荆州)又到教师节,满头皆白雪。江湖廿载惭,弦管一心悦。把酒觅闲悠,探书寻律绝。虽离三尺台,常忆当年烈。白露作者李翠林(松滋)节至仲秋初,风飚暑气除。吹翻荷叶瘦,扫落柳枝疏。菊桂昭花蕾,园田种菜蔬。晨窥朝露白,暮仰赤霞涂。国画(新韵)作者吴鑫珊(襄阳)巧借人间墨,心情正放歌。高扬云戒路,尽绘美山河。凤舞龙飞浴,花开树茂勃。紫网2023-10-13 16:21:110001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洛阳龙门的宾客在福先寺龙宫为“我”践行,“我”此行的目的地是东南方向的苏州。当年相聚,有无数妙龄佳人相伴,奏起欢快音乐;如今离别,依旧可以在同一片雪花世界中心心相惜。离去的宴堂,还亮着红烛;别后的曲调,带有晚风的凄凉。这两句点出离别的主题。才子们从此分散各地,让“我”把诗咏献给江南的才子们。注释新用户3167a8id2024-02-10 13:09:5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