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睡觉时,为何让丫鬟守在床边?
古代和现代的思想观念差别之大,难免会出现无法理解古人的行为。就好比,古代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夫妻就寝时,总会把妻子的贴身丫鬟叫到偏房,来守着夫妻二人入眠,现在看来是很别扭的举动。都说物质决定观念,而观念则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存在即合理,古代人反倒很重视这个丫鬟的安排。
古代重视等级观念,即使是丫鬟也有三六九等。有专门负责家务事、烹饪煮饭,而这些普通丫鬟都比不上那些守在主子床边的通房丫鬟。有时候正房带来的通房丫鬟,甚至是妾遇到了都要低头行礼。

通房丫鬟大多是小的时候就被卖给了大户人家,当小姐的贴身丫鬟。平日里和小姐的关系不错。而在小姐出嫁时,又作为陪嫁丫鬟,一并来到了男方的家中继续服侍照顾。
每天夜里,主子要睡觉的时,通房丫鬟都必须在一旁随时待命。而每当他们准备行房前,通房丫鬟的存在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古人行房前有许多规矩,布置房间、收拾床铺、事后打扫卫生……这些当然不可能由男主子来操劳,但女主子又是大家闺秀,过得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生活,对这些粗活更是无从下手,这时通房丫鬟发挥了作用。
从“通房”二字可以看出,为了更方便在夜间服侍主子,她的卧室一般会和主子的卧室相互联通,常常被迫窥见闺房之乐,因此也会比一般的姑娘更早熟些,更方便行些难以启齿的事了。
这便牵扯出了通房丫鬟存在的另一大原因,那便是代替小姐来服侍伺候男主子。能拥有通房丫鬟的家庭一般财力不弱,三妻四妾可能算得上标配,这些女子为了争宠无所不用其极,有时候为了能笼络丈夫的芳心,她们甚至会命令贴身丫鬟同自己共侍一夫,“通房丫鬟”的名头也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或者遇到自己不方便服侍,但又不希望丈夫去宠幸其他的妾室的时候,也同样会叫通房丫鬟来代替自己。

以《红楼梦》中的平儿为例,她便是在王熙凤身体不便时,会被唤去伺候贾琏的丫鬟。这便说明了,通房丫鬟在两位主子行房事时,不仅要贴身伺候,有时候还要应接主子的招呼,或者满足主子的奇怪癖好,一起行房。

这不是丫鬟可以拒绝的命令,但是一旦做了伺候的事,那么她们的社会评价便会变得十分尴尬,因为她们在性事上同有名有分的侧室无差,可在他人眼里却依然要卑微于侧室。
有时候,通房丫鬟也是能得到男主子的宠爱,从而可能会上位成为侧室的。但她们也会因此面临两类结局。
一是和曾经关系亲密的小姐产生间隙,即使共侍一个男人的要求是由小姐自己提出来的。小姐才是正妻,自然是要嫉妒的,为了发泄这种不愉快的心情,难免会想方设法折磨她们。甚至会用尽一切法子不让她们拥有孩子,借母凭子贵为由取缔自己。而男主子对她们也大多是一时热情,见着妻子折磨她们的时候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想而知,这些通房丫鬟的结局一般不会很好。

另一种则是十分幸运的。这种通房丫鬟向小姐表达了自己不愿成为小妾的心思后,小姐会以女主人的身份袒护她们,并且在她们的适婚年龄,替她们物色一户较好人家,并帮她们包办了嫁妆和婚礼。当然前提条件是她们服侍的女主子十分善解人意,但事实上,这样幸运的丫鬟少之又少。
通房丫鬟的存在,终究是尊卑有别的观念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古人多多少少觉得丫鬟是比自己低一个等级的人,过分点的可能还会认为丫鬟不过就是会做事的摆设存在,保持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又怎么会觉得在睡觉,或者行事时有丫鬟看着而尴尬害臊呢?在睡觉时,都能随叫随到在一旁伺候,这不是享受还能是什么呢?
现代人在这方面的思想终究是比古代人要保守一些,面对这样的习惯,觉得别扭和奇怪也是正常的。对此,大家作何所想呢?
张学良晚年时,说自己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能再见周恩来一面
张学良晚年时,曾经有记者问他:“这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张学良最遗憾的应该是九一八事变,让东北沦入日本人之手,或是西安事变,让自己被软禁了50多年。但是,张学良没有提这些事,而是说:“我曾想在有生之年再见周先生一面,可是没有实现,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没能再见到周恩来先生的夫人,也是我的终身遗憾。”由此可见,张学良对周恩来的敬重和思念有多深!历史客栈2024-02-03 15:09:36
0000宋、辽本质上是南北朝的关系
文/子玉宋、辽本质上是南北朝的关系,澶渊之盟只是对这一格局的书面确认。公元1004年,在数次小范围的南侵之后辽国终于发动了对宋的大面积入侵,辽军由皇帝耶律隆绪和皇太后指挥,很快就推进到黄河北岸的澶州,距离宋朝国都开封仅仅100公里左右。子玉史院2024-02-13 13:07:45
0000她三次从妓,三次嫁人,三次丧夫,一生传奇却飘零半生,孤独而终
赛金花是出身低贱的风尘女子,也是看尽繁华的公使夫人,但她最让世人铭记的身份却是侠肝义胆的护国娘娘。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三次从妓,三次嫁人,三次丧夫,多少富商显贵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她却飘零半生,孤独而终。-1-1872年,赛金花出生于安徽徽州黟县,14岁时被卖到了苏州"花船"上为妓。紫网2023-10-16 08:50:120000“三物不送人,后代一直富”,这3样常见物品,为何不能送人?
在中国,送礼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礼物都适合赠送。有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隐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寓意。其中,有一个古老的俗语:“三物不送人,后代一直富”。这三样物品是什么?为何它们被视为送礼的大忌?紫网2023-10-14 14:36:580000毛泽东:七个要点,将一件工作落到实处。
如何将一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彻底纠正“五风”(一九六〇年十一月十五日)》这篇文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原文内容:必须在几个月内下决心彻底纠正十分错误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而以纠正“共产风”为重点,带动其余四项歪风的纠正。guoxiongxin2023-08-09 17:01: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