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娇杏:做贾雨村的女人,是福还是祸?
娇杏者,侥幸也,这个出场不多的女孩,被作者曹雪芹赋予了命运无常的意义,又因为他和第一反派贾雨村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了解读贾雨村的一个密码。
作者说她“命运两济”,由人下人一跃而为人上人,从丫鬟变身为官太太,那么,以贾雨村的奸恶,迟早是要被清算的,娇杏的命运将会如何?

让我们走进娇杏,并通过她看清曹雪芹赋予贾雨村的结局。
一次小小的逾矩行为,改变了她的命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因此,人人都希望能成为人上人,拥有更多的权利。但是,希望和现实之间,隔着重重大山,不是努力就能达成的。
比如晴雯,太想成为人上人了,“身为下贱,身比天高”,最终为之丧命。
作为甄家丫头,娇杏应该是个安于命运安排的人,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因此,她才成为了甄家夫人最信任的人,落魄之际依然带在身边。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实,主子落魄,不得不打发遣散下人时,通常留下的是最得力也最值得信任的人。
娇杏正是这样的人,而且她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接纳自己人下人的身份,安于被主子安排。
但是,她又不是个迂腐的墨守成规的人,因此才有与贾雨村的相顾。
礼教规定,女子不能见外男,如果偶然撞见,也要迅速低头不去看对方的脸,当然更不能对视。
娇杏在这一点上逾矩了。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
娇杏是个憨实的丫头,对贾雨村的回顾,仅仅出于好奇,全无女孩对男人的那种心思。
顾者无心,被顾者却有意。贾雨村是个文人,文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看多了各种故事,因此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加戏,尤其是自视甚高又在落魄中的文人。

娇杏的这一回顾,贾雨村就开始给自己加戏了。
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不过,这贾雨村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人,他的自负并非盲目,确实有真本事,“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在甄士隐的资助下,果然一试即中,随即走马上任,成为甄士隐岳父所在地的知府。
这贾雨村倒是个不忘旧的人,街头偶遇买戏的娇杏,便用些银两收为二房。
这贾雨村虽然是奸恶之人,但在男女之事上,却比那个时代的很多男人都干净,在嫡妻染病下世之后,就把娇杏扶正了。
因此,作者说娇杏“命运两济”,从丫鬟到二房,已经是一步登天了,“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再过半年,又被扶正成为了正室夫人。
梦都不敢这样做,却无意中成为了现实。
这份逆袭,得来全不费工夫,娇杏没做什么努力,命运就给她安排好了一切。
从娇杏身上,我们会发现,曹雪芹信命,同时也支持小小的逾矩。娇杏的逆袭,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但是,有一个疑问,以贾雨村的奸恶,做了不少恶事,最终是要被清算的,娇杏能独善其身吗?

因为80回后的文本丢失,我们看不到结局,但从作者对娇杏的描写,我们能大致知道贾雨村的结局。
“命运两济”,是作者写给娇杏的判词,将贯穿她一生。
作者塑造娇杏这个人物,主要目的是用来衬托香菱。香菱的一生,可用“命运两不济”来概括,从人上人跌落为人下人,而且不得善终;反之,“命运两济”的娇杏,从人下人跃升为人上人,结局必然善终。

她的善终,主要还是因为嫁对了人。
贾雨村虽然奸恶,但却是个顾家的好男人。
第二回提到贾雨村官场失利,被上司参奏免职,他“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注意这句话里的细节:“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把家人安排妥当,把钱财全部留给家人,自己轻装上路,重新出发寻找新的机会。
即使在外面漂泊时生病了,也不找家里要钱,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正是在这种境遇下,他进入了林家,成了黛玉的家教老师。
从这个细节可知,雨村会把所有的风雨都挡在家外,让家人安稳度日。
那么,雨村复出后干了那么多坏事,最后被清算时,会不会连累到家人,让娇杏也不得善终?
读者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贾雨村十恶不赦。细读文本,至少在80回的文本里,贾雨村的手上并没有沾血,没有欠人命。
葫芦案中,他为讨好贾政和王子腾,纵放了凶犯,无非也是个渎职罪。
对石呆子的迫害,也没闹出人命来,也只能算是以权谋私。
因此,他最后的结局,很可能和第一次被免官差不多,严重一点就是被剥夺了进士身份,从此再没有机会入官场。这便符合他在智能寺看到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因为他的愿望是“重整基业”,只要剥夺了他的做官资格,他的路就断了。

另外,从娇杏“命运两济”的判词来看,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生阶段得到改变,配不上这样的判词。
因此,即使贾雨村再没有机会入官场,但凭他敛财的手段以及顾家的做法,他也可以回老家做一个地主,买房置地,像甄士隐那样,过着闲适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反而能让娇杏更安心,没有了起起落落的担忧。娇杏从来就没有过要大富大贵的欲望,能过上她曾经的主母甄夫人一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已经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因此,“命运两济”的她,应该得到的是这样的结局:和夫君贾雨村一起,与甄士隐夫妇交换了命运。而且,因为贾雨村务实懂经营,小日子会比甄家过得更好。
红楼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局限于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思想,否则就不会给毫无过错的香菱以悲惨结局。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的,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我们有多恨贾雨村,也不能主观地给他以恶报的结局,何况,他并没有恶到伤人性命的地步。
因此,娇杏的“命运两济”是贯穿一生的,她的“侥幸”是福不是祸。
1948年川岛芳子被枪决,遗体手握一张纸条,揭开其日本养父的兽行
1948年3月25日,北平第一监狱传来一声枪响。半个小时后,一位军官走出来招呼记者进入监狱拍照。只见一块破门板上躺着一个女囚,眉心有一个弹孔,满脸血污。死者的容貌已经难以辨认,军官指着尸体说:“她就是川岛芳子。”记者们一边拍照,一边窃语。臭名昭著的女汉奸川岛芳子就这么死了,结束了她罪恶又可耻的一生,时年42岁。晓读夜话2023-07-29 09:34:40
0000《红楼梦》:高攀的婚姻,背后是难言的代价
作者:小螃蟹自古就说女儿要想过得好,不能高嫁,只能低嫁。可是谁不想通过婚姻,一步跨越阶级,获得原生家庭无法带来的新生。可是命运早就给高嫁,设置了一个你买不起的价钱,等你嫁过去,就是一边享受,一边偿还。男女敦伦,自古有之,所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怎么嫁,才是最大的学问。写乎2024-02-04 09:05:22
0000这本书太绝了!想整本都发到朋友圈!
每天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眼前的迷局困住,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导致陷入焦虑之中。但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相反,它很美好,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星期六晚我们去散步吧》,以童真的视角,将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美好,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阅读这本书时,你会被书中的内容所治愈。01.阿浩读书2024-02-13 11:09:2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