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读这三本书,快速提升你的认知

有人说过:「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套在其他事情上一样适用,比如「你想不到认知以外的方法」等。那么怎样快速提升认知水平呢?
我认为还是阅读。像《穷查理宝典》、《思考,快与慢》之类的经典就不多说了,今天我就推荐三本国人写的认知作品。
这些书的某些观点你可能在不同的地方看过,甚至认为它们有抄袭和拼凑的嫌疑,但还是可以让你在短时间提升认知的好书。

01
《认知驱动》

周岭的这本书是写关于个体成长和实现价值的,他以自己的经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种新的成长理念——通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来实现个体的价值。

作者告诉我们,成长不仅是通过学习去积累知识,而是通过实践和创造价值去实现。
当然,我们的成长和价值实现,不应该只停留在自我提升和技能提升的层面,而是通过我们的行动和创造,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推荐理由:这本《认知驱动》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提升认知,读完之后你一定有醍醐灌顶之感。
如果让我来选一本简单易懂的认知作品,就少不了这本书,相信你读过之后就有了去改变自己想法和认知的冲动。

02
《人生算法》

这本《人生算法》我推荐过几次,也组织过共读活动,对它是非常熟悉的。它只要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概率性事件,以及我们是如何选择并做出有利决策的。

作者把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应对内心的不确定性,另一部分是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总共用了27个概念来分析和解释,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这项心法,快速提升你的认知。
推荐理由:《人生算法》是一本带你去理解和运用算法思维的好书。如果你自认为认知水平还有待提升,就认真读完这本书,只要你善于活用这本书里的方法,你的认知水平一定得到几倍的提升。

03
《了不起的我》

陈海贤的这本《了不起的我》是一本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作者以自己丰富的咨询经验和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你提供了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当然,书里并没有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引导你在对过去的自我反思与否定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发展的路径。
作者还说到我们的挣扎和痛苦是普遍的,也是必要的,正是通过这些探索的过程,我们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推荐理由:读了这本书,你就有了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尤其当你对以前的自己有诸多不满,甚至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太低,想恶补一番,那么这本《了不起的我》就适合你。
认知并不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当你了解自己之后就有针对性地阅读,不出一个月你就发现自己的认知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然这三本书算不上经典,很多人还看不上眼,但是你真的用上书里的内容,你一定比现在聪明得多,至少它们可以快速提升你的认知水平。

张爱玲《创世纪》(上):三个名字,几个男人,一堆女人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文本解读(十)《创世纪》是这本《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最长的一篇,而且还是个未完稿。我的文本分析也相应写得超长,所以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特意分成了长度不等的上中下三篇发表。紫网2023-10-15 10:08:230000书单 | 中国古代三本有趣的书,你都读过吗?
我发现网上很多书单文章,极少有推荐古代的书,原因可能是文言文的关系,读古书的人很少。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不少经典作品,那些家喻户晓的古籍经典就不多说了。另外还有一些书读起来也让人受益匪浅,还非常有趣。这类书有笔记小说,有随笔,有故事集等。今天我推荐的这三本书除了比较好读,还相当有趣,你都读过了吗?01《夜航船》韦海生2023-07-30 16:12:22
0000《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不让林黛玉吃薛宝钗送来的燕窝?
作者:小螃蟹林黛玉见薛宝钗第一面,就产生了敌意,因为贾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所以林黛玉因为贾宝玉不喜薛宝钗。这份感情一直干耗着,还是林黛玉病重,薛宝钗深夜探病,林黛玉才解开心结,终于认可了薛宝钗,此后两个人姐姐妹妹的称呼。就连贾宝玉,都用孟光揭了梁鸿案来形容她们的姐妹之情。这个典故指的是举案齐眉,互相敬重,本是指夫妻之间,却用在姐妹之间。写乎2024-02-04 15:06:55
0000凤姐的情商那么高,为什么会将黛玉比戏子?
“比戏子”就是情商不高了?那宝玉还把黛玉“比戏子”呢。难道宝玉也情商不高——情商高不高的先不说,宝玉会对黛玉有那么一滴滴的侮辱吗?什么?你不知道宝玉“比戏子”?那你是读书太不认真了。第三十回:“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像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黛玉之态”。栖鸿看红楼2023-07-30 15:36:07
0000谁害死了林黛玉?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前八十回中有伏笔
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悲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十七回);妙玉在中秋联句中也提到,“木怪虎狼蹲”(第七十六回),因此,林黛玉在贾府中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并最终导致她夭亡,绝不像我们在风月宝鉴正面所看到的那样,林黛玉是为了注定无望的“木石前盟”流尽最后一滴眼泪。那么,贾府中,又是谁如此残酷压迫黛玉,以至于她最后泪枯夭亡?少读红楼2023-07-29 08:52:5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