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村雨》:夜听秋雨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严武再次镇守蜀地,杜甫结束了近两年的漂泊生涯,又回到了浣花草堂。在严武的推荐下,出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在一个秋雨绵绵的秋天,他写下了《村雨》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挈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
松菊新沾洗,茅斋慰远游。

“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一连两夜都有雨声传来;在深秋季节物候悄然变化。时序流转,又是一年深秋,万物萧瑟,心境肃杀,诗人辗转难眠,又恰逢秋雨连绵,一连两夜都能听到雨打茅檐的声响,一点点,一声声,都使人更觉沉重。在这雨声中,自然的物候也在悄然变化着,秋已深,冬将至,时光为何如此匆匆?

“挈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我握着衣带看着红色的官服;打开衣箱望着紫貂皮制成的衣裘。在秋雨潇潇的夜晚,诗人彻底失眠。于是,他就着烛火,翻检从前的衣物,握着红色官服的衣带,想起了当年“致君尧舜”的理想;望着貂皮黑裘,忆起当年“激扬文字”的意气。可是,如今只有满地萧索,一腔愁绪。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面对冷暖的世事只适宜睡觉;盗贼蜂起哪里敢忘记忧虑?这些年来,诗人体验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世冷暖,经历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世事动荡,而今,暂居草堂,深感无力,只有满心无奈。虽然如此,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又怎敢忘记忧虑呢?

“松菊新沾洗,茅斋慰远游”,松树和菊花新近被沾湿洗涤;简陋的茅斋抚慰了天涯游子的心灵。诗人夜听秋雨,他想,在这绵绵秋雨的洗涤之下,松柏和菊花一定会绽放新的光彩,那么,生而为人,又何必畏惧人生的风雨呢?如今,身居于浣花草堂,漂泊的身心终于有了安定之地,又何必对着秋雨而哀叹呢?要做就做雨中的松菊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几百年后,陆游的诗句与杜甫的遥相呼应。两人面对着难解的时局,即使人微言轻,也依然心怀家国,有所期待。这份精神品质,值得你我学习。
杜甫七律《覃山人隐居》读记
杜甫七律《覃山人隐居》读记(小河西)覃山人隐居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此诗或作于永泰元年(765)至大历二年(767)间某秋,时杜甫客居夔州。覃(qín)山人:一位隐士,名不详。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历年填《鹧鸪天》词79首合集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钦定词谱小山正律,上片末两句,下片首两句多用对仗。◎◎⊙⊙◎◎△,⊙○⊙●●○△。◎○⊙●⊙○●,⊙●○○◎●△。⊙◎●,●○△,◎○⊙●●○△。⊙○◎●○○●。⊙●○○◎●△。------------------历年填《鹧鸪天》词58首合集(2010.5-2017.2.7)另:补遗(一)21首2017.8.20集1、闲作2010.5.5一首词,看透世情,蕴含人生智慧,读完顿觉释然
文/绿窗花影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正好,案头闲置着一本《豪放词》,是十多年前买来的。趁着秋日闲暇,这两天偶尔翻阅。其中有一首《满江红》,写得格外独特,字字句句击中内心。一番细细品读,发觉这首旷达之作,充满了人生智慧。一起来欣赏: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满雪,又兼明月皎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紫网2023-10-16 09:44: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