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陈曾寿《牵牛花》
紫网2023-10-14 08:39:160阅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迎风飘动的牵牛花,像一个个紫霞杯,很难得它们在秋深萧瑟之际日日相继绽放。
迟暮之年,面对牵牛花,怎么看都两不厌,就好像是风雨之中来访的老朋友。
注释

滟滟:飘动貌。
赏析

这是晚清诗人陈曾寿的一首咏牵牛花七绝。陈曾寿特别热爱牵牛花,一共写过十六首诗来赞美牵牛花,这是其一,也是最有韵味、最有风致、最深情的一首。陈曾寿诗学宋人,“沉哀入骨,而出以深微澹远”“深醇悱恻,辄移人情”“笔力瘦远”“志深味隐,怨而不怒”……这些评价都有益于我们解读这首诗。“临风”,迎风、当风。“滟滟”,写出牵牛花随风飘动的样子。“紫霞杯”,则道出了牵牛花的形状好看,如紫霞做的杯子。“难得”,是说牵牛花与众不同,在百花凋零的季节绽放。“秋深”,言绽放的时间,正是秋意渐浓的时候。“日日开”,多么惊艳、多么热烈、多么勇敢,在深秋中绽放,又多么让人满心欢喜,一扫秋之肃杀,而令秋日多了一份柔情。“迟暮”二字,可作黄昏解,亦可作暮年解。“相看两不厌”,出自李白《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对于牵牛花的感情,正如李白对于敬亭山的感情,早已将之视为知己,朝暮相对,也不厌烦。

“也如”,也当作。“风雨故人来”,出自清代学者孙星衍的集句,“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就是将牵牛花当作风雨之际来访的老朋友。最后二句“迟暮相看两不厌,也如风雨故人来”引用两位诗人诗句,却极其自然,不露痕迹,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牵牛花独特的爱。是啊,牵牛花牵绊了诗人的心,你有没有牵绊的花呢?陶渊明的“菊之爱”,周敦颐的“莲之爱”,众人的“牡丹之爱”,总要在一种花中找到知己,在一种花中绽放光芒。爱花,也爱平常的日子,一起共度岁月的现实与浪漫。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杜甫五排《东屯月夜》读记
杜甫五排《东屯月夜》读记(小河西)东屯月夜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天寒不成寝,无梦有归魂。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居夔州东屯。东屯:夔州地名。详见《杜甫五律<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读记》。夜合花 · 夜来香(词林正韵第二部/晁补之体)
黑夜降临,蕊花开放,醉人味蕾奇香。清风吹送,翠空四处飘降。感愁尽遗忘。醉心脾痴梦莲邦。蝶飞蜂舞,嬉娱采蜜,各自忩忙。馨瑶盖世无双。月盈圆,碎银霜洒冰凉。清风送爽,蚊母鸟唱声扬。好一曲歌章。正昂首穿屋钻窗。馥芬萦绕,陶神梦旅,辗转帷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诗句的意思是:夜半三更,细雨迷离;雨打桐叶,声声如泣。嘀嘀雨声一夜不停,似乎诉不尽绵绵相思之情。孤树、空阶、凄雨,无不衬托出主人的孤单凄凉;缠绵的雨声,如泣如诉,表示对离去亲人的无尽思念。该诗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原文入下: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紫网2023-10-14 13:47: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