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容?

Hi,我是发发~上周在知识星球分享了【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容】这个话题,稍加整理,在公众号也分享一次。这个问题来自学员的提问,我猜也是很多人的痛点。我有3个方法来解决。1/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输出。今天在微信读书读到粥左罗一段话,讲得很好:“没有输出的输入是没有价值的,输出是一个提炼,归纳,总结,重新演绎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将别人的知识变成你的知识,否则你只是读过,看过,仅此而已。”“输入”,不仅能和“输入”构成闭环,也是“学会知识”的第一步。输出有3个关键点需要注意:①不是抄句子,而是写笔记。最简单的结构就是:一句抄写 一句启发。多写一句话的好处有3个:铭记当时的触动,方便未来回顾摘抄的句子时能够想起当时摘录的原因;加深印象;避免“无脑”搬运。②公开输出,比如分享在加入的付费社群、朋友圈、发给你想分享的人。我的年度社群里有学员每天都会分享读书笔记打卡,她跟我说,这样的做法,让她每天都会看书,阅读量翻倍。主动公开输出,不仅是分享知识,也是在帮自己建立影响力。③与自己关联,不说空话。某段知识对自己有什么用,在抄写知识后,顺便写出关联节点,方便记忆(关联可以是:我可以怎么做)。///2/将知识进行实践,变成经验然后输出经验干货书、干货文章的方法,不是用来“知道”的,而是拿来用的。亲身实践后,把“方法 实践心得 收获 怎么做”,写出来,就是一篇包含干货和人设的好文章。《一年顶十年》书中很有名的2句话:▪用,是最好的读▪不要写读书笔记,要写践行清单 都是关于“实践”。不要满足于知道方法,而是要真正掌握方法。只要开始行动一次、一天,你就有了一次经验。实践多久之后才能分享经验呢?我觉得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时间维度,实践一周或一个月,有了心得和收获后就可以分享,最好能够有“数字”收获,说服力更强。第二个是数量维度,比如累积实践10次、20次后来分享。无论是哪一个维度,其实都可以不断积累和迭代。做到10次,有10次的体会,做到50、100次,肯定又有更好的收获和反馈。每一次分享,对自己是梳理经验,对外则是利他。///3/“学想做”模型学习知识学习课程或者阅读书本,都可用“学想做”模型记录笔记:▪学:学到了什么知识▪想: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做:要做什么 本文的第一个方法“输出”,也可以用这个模型。使用模型的好处是,让自己不会止步于“看过”和“读过”,逼自己进行思考,开始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放在常用的软件里,做成一张行动清单,在制定计划时,就可以打开这张清单,挑选合适的行动,列入本周计划。

这个是我在滴答清单app做的清单。因为是近期才用,所以行动清单还比较少。有了这个清单,平时我看书、看文章时搜罗到的好东西,我未来有空时想做的事,就可以直接扔进去,不会四处零散。///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容,最关键的步骤其实还是“做点什么”。
无论是思考后的行动,还是行动后再思考,只有去做了,才能把知识内化。今天在觉醒合伙人群里,有一个体制内退休的姐姐问,她要怎么开始学习。阿猫老师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能做就别写,能写就别读,能读就别啥也不干。反过来说,就是想要开始学习,就是:读、写、做,这三个步骤。而且,三者的权重是:做>写>读。想要改变自己,想要真正地掌握知识,一定要真的做点什么。想一万次,不如行动一次。一起坚持行动~
西游记和封神榜中的十二圣母之四----后土圣母
作者:潘长宏2023年4月25日后土圣母又称:后土娘娘、后土皇地祇。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卿/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传说,她分管生死权、造化权、美化人间的权利,又被称为“美神”。溱湖之恋2023-07-28 17:43:50
0000袭人和贾宝玉发生关系,到底有没有勾引之嫌?
贾宝玉在梦里被警幻仙姑教授以两性之事,当他醒来以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了。此时,贾宝玉刚刚进入青春期,发生了梦遗,而他此时所见到的最亲近的人,便是袭人。袭人为他整理衣服,发现了他的小秘密。事后,贾宝玉拉着袭人,就要领那警幻所训之事。贾宝玉想要尝试一番,这是他的想法,而袭人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少读红楼2024-02-09 16:05:45
0000《机器情感研究:情感计算、情感编程与情感芯片》
机器能思维吗?人工智能。机器有意识吗?人工意识。机器有情感吗?人工情感。机器有生育吗?人工生命。机器有梦想吗?人工梦境。一、引言在当今的科技时代,我们见证了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领域之一就是人工情感。这个领域涵盖了情感计算、情感编程和情感芯片等多个方面,旨在探索和理解情感的复杂性和人类对情感的表达。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人工情感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其内在价值和潜在挑战。武松打虎:不怪我,是他先动的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文/大圣我们今天说《水浒传》。整部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武松。看得出来,作者施耐庵也一样,对武松颇为偏爱,虽然不是男一号,但在他身上用的笔墨可真不少。首先,武松一出场,就显得非同寻常。大圣的小宇宙2023-07-29 14:53: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