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同诸公登楼》:秋天里的思念
人们有千百个离家远行的缘由,却只有一个归乡的理由,那里是故土家乡啊,是每个游子最牵挂的地方。唐代诗人刘长卿登高远眺,引动思乡愁绪,因而写下了《同诸公登楼》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
北望无乡信,东游滞客行。
今君佩铜墨,还有越乡情。

“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秋天的野草即将枯萎;登上高楼使游子感到心惊。又是一年深秋时,诗人触目所及,只见离离野草正由青转黄,使大地呈现出一派萧疏苍茫,令人伤感惆怅。在这样的季节,诗人与诸公登上高楼,放眼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沧桑肃杀,在这一瞬间,引动了潜藏在心底的乡愁,使人暗暗心惊。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千家万户都在明丽的晴空之下;一声大雁的鸣叫宣告着寒秋的来临。眼下,正是秋雨初晴的天气,天空湛蓝而高远,阳光灿烂而明丽。在这种天气下,诗人的视线不受阻碍,可以望见大地上的炊烟人家,在明艳的阳光下,令人向往。然而,当雁阵掠过,几声雁鸣报告着寒秋将至的消息,又使人感到萧索寂寞。

“北望无乡信,东游滞客行”,向北眺望却望不到家乡的消息;向东漂泊却滞留在了异乡。诗人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站在城楼上,即便尽最大努力,依旧望不见家乡的踪影,这些年来,更盼不到一封家书。内心的乡愁无可抚慰,却又要远行,他一路向东,与家乡渐行渐远,再回首,却找不见归路,异乡的城楼上却多了一个伤怀的游子。

“今君佩铜墨,还有越乡情”,如今你佩带了铜印黑绶的官印;还是有远离故乡的愁思。“铜墨”,也即铜印黑绶的官印,是县令的印绶,在这里代指县令。当年远行,是为了寻求出仕的机会,而今,他的朋友已谋得县令的官职,但当他登高远眺之时,仍会和诗人一样,怀着深深的乡愁。这一刻,无所谓身份与官职,诗人与朋友们都是思乡的游子。

世界很大,家乡很小,然而,却占据着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人一旦离开家乡,便成了游子,纵使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却依然无法忘记那个时时牵挂的家乡。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谦虚能使地位尊贵者更加有光彩;也能使地位卑下者,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君子始终要保持的一种品德。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4-03-07 16:14:24
0000杜甫五律《庭草》读记
杜甫五律《庭草》读记(小河西)庭草楚草经寒碧,庭春入眼浓。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江湖诗人戴复古的十首唯美古诗,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人。戴复古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1、《江村晚眺》戴复古〔宋代〕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紫网2023-10-14 15:04:420000张籍《送枝江刘明府》:明天会更好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确,离别使人黯然神伤,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人能够从伤怀中超脱出来,为彼此送上祝福。唐代诗人张籍在送别友人之时,写下了《送枝江刘明府》一诗,其中既有伤怀,更有祝福,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墙头草说2023-08-08 10:06:4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