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副文采过人的极品对联,让人刮目相看,让人津津乐道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好的对联流传广泛,穿越了时空,至今仍有韵味。
我是真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4副文采过人的极品对联,让人刮目相看,让人津津乐道。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第1副对联: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此联显然是歌颂诗仙李白的,作者是对联才子李调元。
长联往往采用自对手法,此联也是如此,即“力士脱靴”与“贵妃捧砚”对仗,“参军俊逸”与“开府清新”对仗。
上联用的是李白脍炙人口的一段风流韵事,展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慕富贵,豪放不羁,展示谪仙人的超凡脱俗。
下联则采用杜甫夸赞李白的名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夸奖李白才华出众,艳压群芳。
李白一生有太多内容可以写,而本联择取了脍炙人口的典故,借此展示李白的人格魅力与诗歌天才,以点概面,足以展示李白的魅力所在。

第2副对联: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杜甫的《赠韦左丞丈》:“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典故出自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下联出自苏东坡的《雷州八首》:“鹪鹩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典故出自《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是小鸟的意思,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表明没有过分的野心,表明安贫乐道,没有妄想。
此联作者有翁方纲和翁同龢两种说法。
翁方纲是清代乾隆时期诗人,主张肌理说。翁同龢则是咸丰时期的状元,乃是光绪帝师。
个人感觉此联的背景更适合翁同龢。

据说翁同龢写下这副集句联的时候,已经70岁了。那时候正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起用的关键时刻。
翁同龢写下此联,上联表示自己虽然年老,却依然想要为朝廷为天下做出一点事情,即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下联则是翁同龢表示自己之所以支持维新,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根本不带有个人的利益追求。
翁同龢举荐了康有为,被当时视为新派中人。但翁同龢与康有为等人并不站在一边,他反对了光绪与康有为的许多措施,因而也被光绪帝冷落。
在维新失败后,翁同龢又因为维新派的身份,被慈禧太后下令“永不叙用”,两头不讨好,可谓是“枉自担了虚名”。
如此看来,“鹪鹩足一枝”倒像是翁同龢的一语成谶,二朝帝师最后凄凉而死,葬事从简,相当憋屈。

第3副对联: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对联作者是明代文人陈洪绶。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他所画的《水浒叶子》遍传天下,堪称妙品。
这副对联显然是流水对了,而“心愈小”之说法,大可玩味。
大概少年轻狂,对于未来总有许多憧憬,总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总觉功名手到擒来,富贵轻易事耳。
然而,在社会上经历了许多后,便会感觉当年年少轻狂,便会忍不住充满愁绪,便会不自觉变得谨慎小心起来。

所谓“老成”,所谓“仔细”,固然可以说是成熟,却也可以说是对少年的背叛。
当陈洪绶说自己以往行事都是错的时候,他是真心实意的吗?他是后悔又或者是风流自赏呢?
仔细玩味此联,我们固然可以感受到陈洪绶的晚年小心,却也可以看出他的一种坚持。
也就是说,在事实上虽然遭遇了失败挫折,在心态上虽然承认以前的种种错误,然而,在内心根本上陈洪绶未必是真心服输也。这也是许多失意文人所共有的特质了。

第4副对联:曲栏杆外,看朝朝暮暮,等闲卷雨飞云,可咏可觞,人如天上;长板桥头,听燕燕莺莺,声唱晓风残月,此情此景,侬忆江南。
这是旧时位置在江西南昌的江苏会馆的对联,作者是清代才子江峰青。
所谓会馆,是古代同乡或者同业组成的团体。古代游子在会馆中结识老乡,扩大人脉,消遣时光,对会馆是很有感情的。
对联采用自对手法,如“卷雨”对“飞云”,“晓风”对“残月”。
卷雨飞云,化用了王勃《滕王阁诗》的句子:“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由于会馆所在地是在江西南昌,而滕王阁是南昌的著名景点,上联切合眼前之景,表达了异乡人在江西的愉快生活,表达了大家聚在江西“可咏可觞”的快乐,可谓妙哉。

下联则着重表达思乡之情,表达游子们对江苏老家的思念之情。
“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联主要是看,下联主要是听。燕燕莺莺是耳边之声,晓风残月之醉后之景,由眼前而思乡,由醉里而念旧,想到江苏老家与眼前一样的美景,得出“侬忆江南”的感慨,可谓自然而言。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深度解析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前言·】——»#历史开讲#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之一,出现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它是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那么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社会背景甲骨文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共历时约500年。紫网2023-10-14 16:22:170000第五届中国对联甘棠奖百佳联作品读十之十(吴文博)
花朝节(张文琼)花事曾看轻软梦;眉头犹锁过来人。吴文博:花朝一节,百花生日。花开易落,人事两非。难免忆及当年绮梦、曾经那人。笔触轻盈,颇有情思。短联更重对仗,此句更似诗中一联。鹦鹉(李颖尧)彀中多无奈身,剪羽于笼方饱食;林大有空言鸟,拾牙之慧便高谈。吴文博:借成句起笔,略加增润以为点染,进而直言胸臆,深谙铺陈之道。既是扣题言鸟,亦是言己言人。拣选老练,技法浑熟。冬至(张兰香)昵称296046592023-07-30 14:12:10
0000【联集】王来旺2022年楹联作品集锦
潇湘妃子liandu2023-07-29 08:52:57
0000对联中国二零二二联艺之星邓涛、闫春梅作品欣赏
邓涛,黔籍,浪荡江湖一野人。拟睢阳百姓挽张巡逢贼而泣鼓鼙,遇官则填沟壑,治乱总多艰,遑论今日域中,谁家天下;魏咎从容赴火,谯周委曲全城,黎氓亦有命,何忍舍余枯骨,殉汝令名?归有光故居颜子曲肱自乐,陶潜容膝易安,使得趣如斯,斗室亦宜供啸傲;半墙明月宛然,一屋人声渐杳,若多情似我,寸心不敢对枇杷。乐山大佛问众生底事奔忙?只为些衣,为些食,为些蜗角蝇头,便相求攘攘南来,熙熙北往;昵称296046592023-07-28 10:02:15
0000对联中国二〇二二联艺之星李云、陈灏作品欣赏
李云,网名一梦三十年,江西铜鼓人,诗词联爱好者。上海豫园壶天堪小隐,幽馆深亭,买断东南秀色;沪浦隔低墙,飞红浮翠,僭为山水主人。镜澹澹兮虚涵天地,泠泠也寂看浮华,所抱空明,过眼荣枯皆荏苒;尘堪鉴长共冰澄,刚不折终为玉碎,愿其孤峻,照吾肝胆以清寒。丛麻禅院法雨化三千相,看静默群峰,指开觉路;晨昏消百八钟,许清凉一念,与住慈航。螳螂昵称296046592023-07-28 11:43:1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