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启示录032:最好的养生是顺其自然和减少欲望
导读庄子为什么告诫我们不要无限度地求知?怎样理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他认为养生的最高秘密是什么?想养生,为什么要少欲,行为要有底线,要有分寸感?人想要自己的寿命多,先要努力做到哪三少?怎样才能不刻意养生,却能更好地养生?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我们今天开始精读《庄子》内篇的养生主第三,先读第一小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01先用今天的家常话翻译一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是会到头的,而可以由自我去认知的外部事物与道理却是无限的,没完没了的。用自己非常有限的生命去向外追逐那些没完没了的认知,一定会把自己搞得很疲惫、很狼狈,甚至很危险。已经知道了这样去做很危险,还要拼命向外去求知,岂不是更加疲惫,更加危险了吗?去做世俗中所认为的善事,千万不要想着求个好名声。去做一些世俗认为不太好的事情,可千万不要触及到法律,受到惩罚。要守好自己的底线,把顺应自然的中虚之道,当成是修身养心的常法。这样就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可以照顾好父母双亲,让自己做到尽享天年。02读了这小段文字,我们就能知道“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从哪来的,这个话的版权应该属于庄子。庄子就用这么一小段话告诉我们,人都想活得长一点,都想活得轻松一点、自在一点,都想活得安全一点、健康一点。那非常简单,首先告诉我们不能够拼命地向外去求取。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追逐和索取,是对我们生命最大的消耗。求财是求,求知也是求,只要是有求,我们就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所以,要想活得长,要想身体好,要想心情轻松自在,先从减少自己的欲求开始,而且这也是养生护命的根本所在。吃再多的补品,练再好的功夫都不如清心寡欲更好。03第二,庄子明确告诉我们,在人世间做事情,就算是去做了好事儿,也不能够有求。虽然在布施、在帮人,但是假如有求名、求回报、求赞誉这样的想法,那自己的心还是不自在的,还是对自己身心的一种消耗和损伤。庄子的话和佛陀在《金刚经》中讲的“无住相布施”是一回事。可以做好事,但是不要刻意,不要一直放不下,一切随缘。还有,这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有些事情可能是不被世俗所认同的,去做可以但是必须得有底线。法律是刚性的,如果触犯了法律,你有再健康的身体,也会失去自由,甚至会会失去生命。所以要想养生,要想长寿,要想自在,先要有敬畏心,行为要有底线。04这段话当中的灵魂是“缘督以为经”,光从字面上解释不是特别好解释,就是顺应自然的中道。本质上就是,全然地接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存在,不去分别,不去计较,不去和已经发生的、已经存在的事儿做心理的对抗。顺应万物,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去想改变万物,想让这个世界围着自己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那是自讨苦吃,那不是养生,那是伤生。而且这个中道就是儒家《中庸》上讲的“无过无不及”,也就是想养生,要恪守中庸之道,做事要有分寸感。052021年8月28日精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写了一小段心得,小标题是《求知是塞东西,求道要丢东西》。求知欲也是欲,只要是欲望,得到了就想要更多,得不到就会难过。而且求知是六根洞开,向外求取,而外在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变化多端的。如果沉迷于外在的种种现象,自性就会迷失,离道就会更远。透过万变的万相,看到亘古不变的根本,知道所谓的好坏善恶,都是人着相以后的主观意见,在造物主那里,在大道面前,根本就没有这个分别。于是就不去一次次分辨好坏,也不用费心去取舍,更不会因为得失而心烦意乱,一切都随缘的提起,然后再随缘的放下。提放自如,没有了情绪上的起起落落,人自然就不需要养生,反而能够更好地养生了。想要此生得到的寿命多,那就要努力做到分别少、贪求少、计较少。
林黛玉到底有多聪明,你看这个难题,只有林黛玉能解出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是林黛玉第一次亮相,贾宝玉眼中的她:林黛玉外貌的清秀众人肉眼可见,但是林黛玉的聪明灵秀,只有贾宝玉一眼看出。比干因为有七窍玲珑心可以与世界万物进行交流,双目能破除一切幻术,看清事实的真相,贾宝玉认为林黛玉的聪明灵秀和比干可以一较高下,为什么他这么认为呢,我们看后边就知道了。木槿读书2023-07-30 12:42:19
0000三更半夜,宝玉将晴雯拉进被窝后,连续做了三件匪夷所思之事
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记载了一件“辣眼睛”的事情。袭人回家,晴雯和麝月负责晚上服侍宝玉。三更夜以后,宝玉起来喝茶。麝月起身,伺候宝玉喝茶后外出赏月。晴雯调皮,随后跟随捉弄她,被宝玉喊回来帮他掖被子。宝玉觉得晴雯手冷,顺势将她拉进自己的被窝里取暖。直到麝月回来,晴雯才从宝玉被窝爬出来。此事不仅不合情理,而且宝玉所做的三件匪夷所思之事让人不解。小涵读书2024-02-17 15:06:05
0000一起盗墓案揭开张献忠谜案,沉江秘宝存在吗?屠蜀得到验证了么?
张献忠在四川兵败,为了不让手中的金银财宝落入明军手中,最终选择“江口沉银”。百年来总有人为张献忠“屠川”翻案,直到2016年,眉山发生一起特大盗墓案,真相能否不攻而破呢?像大多数影视剧中关于藏宝的传说一样,当年张献忠退出成都时,在江口镇遭遇突袭,迫不得已将他积攒的宝藏隐藏了起来。为了待将来不至于找不到藏宝之地,还特意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为记号,若有人发现了它们,或许就能找到秘宝。紫网2023-10-13 17:34:500000《传统时间唯物主义:时间实体性,时间实在性,时间本体性》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统时间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与现代物理学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传统时间唯物主义将时间视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这种观念在现代物理学中受到了挑战。同时,本文也阐述了时间态唯物主义对传统时间观的批判和超越,并分析了时间态唯物主义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一、引言庄子启示录059:为什么奇丑的丑八怪却照亮了更多人的丑
导读庄子又借鲁哀公的嘴,讲了一个怎样奇丑无比又极有魔力的怪人?为什么要啥没啥的丑人,却拥有最好的人缘?庄子为什么又借孔子的嘴,讲了一个死母猪的故事?庄子用最强烈的对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为啥说越强调外在的美,就会越暴露内在的丑?新用户177790362024-02-21 15:06: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