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民间俗语【1-20】
作者:文学之都客
2023年8月25日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1、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遇上。敌:实力相当的。良才:好的将士。下棋时遇到本领相当的棋手,打仗时碰上实力差不多的将十。意为双方力量旗鼓相当。
2、棋争一着先
下棋时要争取主动权。意为办事要掌握主动权,切不可被动。
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意为错了一步,就会遭到全部的损失或失败。
4、干柴烈火,龙王难救
龙王难救: 即使主管兴云降雨的龙王,也救不了大火。指烈火一旦烧着干柴,火势越烧越旺,谁也无法扑灭。
5、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贵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人前去看望;贫穷人家即使住在闹市里,也没人问候一声。指人情冷暖,趋炎附势。
6、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
指当家过日子,有钱的容易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安排好,穷人无钱,持家就很难。
7、勤能补拙
意为认真、踏实、努力地干,能够补偿拙笨造成的不足。
8、千槌打鼓,一锤定音
意为先由大家发表意见,最后由一人拿主意,做出决定。
9、富从升合起,贫从不算来
富裕是从一升一合积攒起来的,贫穷往往是因为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积累,二要算计。
10、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富贵不是有种有根的,完全靠勤劳苦干得来。指富贵人人都有可能得到,只要勤苦就行。

11、 皇帝不急,太监急。
意思是指当事者不着急,胸有成竹,而旁观者觉得时间或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或相当意外。
12、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13、 天有阴晴,事有成败。
比喻人的做事与天气一样的,有着不可抗逆的情况,一件事做失败了,不要怕,可以重来,做事就如同天气一样,不可能天天都是阳光明媚。
14、 卖醋的说醋酸。
比喻自己的商品是一流的,所以在民间有卖瓜的说瓜甜,而卖醋的当然说醋酸了。
15、 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16、 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17、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18、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19、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个人如果你认真读了唐诗三百首的话,你就是不会作诗,也会朗朗上口吟出一首来。
20、 半截入土。
比喻一个人已经到了五十岁开外,过去民间说入土为安,是指一个人死总是要葬在土中的,人就是活百岁,五十岁就是半截入土的意思。

李培隽:杨振生题中国楹联大厦巨联赏析
杨振生山西万荣人1947年生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全国知名书画家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杨振生题中国楹联大厦巨联赏析——纪念党的百年诞辰【赏析李培隽】一印象起南湖,风雨百年,红浪千层连古海;联旗崇北斗,神奇两柱,黄河九曲对条山。逸◆远2023-08-07 11:18:47
0000《千字文》含注音、注释及译文的完整版
启功先生曾评价《千字文》说:“以'天地玄黄’为起句的《千字文》,名头之大,应用之广,在成千累万的古文、古书中,能够胜过它的,大约是很少很少的。”《千字文》由南朝周兴嗣编撰,其构思巧妙、内容丰富、音韵和美、且蒙童易记诵,自问世1000多年来,成为经典的蒙学教科书!全文共计250句,四字一句,字字不同,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丰富。温暖南方2023-08-07 13:43:00
0000六朝烟水待谁人——玄武湖对联大观
以下24联参与正赛积分李抱真疏钟未定,尘劫久迁,忆来船客箫声,千载风流沉璧月;王气已消,湖山犹在,吹散蘋花心事,六朝烟水待谁人。林杉震象久消沉,玉镜谁磨,鉴几回王霸兴衰,尽归诸史;元龟资意想,金瓯犹在,待一晌楼台烟雨,重遇六朝。偶拾红叶坐涟漪四象相呼,或为龙蟠钟阜,或为虎踞台城,或为雀落桥门,亦或为龟蛇缱绻,看几回兰棹春云,吹一片菱洲秋月;昵称296046592024-02-11 17:09:04
0000超级联盟第三期:昨梦乘风破浪去, 满山灯火是烟台
王懿荣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原籍云南,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生性耿直,号称“东怪”。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翰林编修。三为国子监祭酒。庚子年,义和团攻掠京津,授任京师团练大臣。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皇帝外逃,王懿荣遂偕夫人与儿媳投井殉节,谥号“文敏”。即事偶感王懿荣昵称296046592023-07-29 14:54:13
0000甲骨文演义“革”字:通过对古籍汉字的解读,破解华夏远古文明密码
革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象形字。本义是去毛加工好的兽皮。金文的字形像一张制好的皮革,头尾俱全,中间较宽的部分是皮革;两个点是指事符号。《诗经》:“羔羊之革。”引申为“更改”、“除去”义。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革”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汉字「革」字形演变字源演变。圆视阿域2023-07-30 08:53:18
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