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深谋远虑,比刘伯温还厉害,只用9个字便让朱元璋坐稳江山
朱元璋,这位由一个贫穷的僧人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他的成功除了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决断,更得益于身边的一群英才。其中,刘伯温无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然而,史书的笔墨多少有些忽略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朱升。他虽然没有刘伯温那样耀眼的光芒,但他的建议却为朱元璋铺设了成功之路。
我们都知道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他的贡献被誉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但其实,朱升的贡献并不逊于刘伯温。

他为朱元璋提供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堪称深思熟虑,实际上,这九字之计不仅为明太祖稳定了政权,也确保了明朝的长久繁盛。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时期,朱元璋面临着强大的陈友谅、张士诚等敌人的挑战。这个时候,他非常需要一个人能够为他出谋划策。而朱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

他明白,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所有的敌人,必须要采取稳妥的策略。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他为朱元璋提供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这九个字,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丰富的战略思考。

高筑墙意味着加强防御,确保自己的安全;广积粮则是为了保证军队的物资供应,缓称王则意味着稳重,不急于一时之功,等待时机。而正是这九字箴言,为朱元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他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上风。

朱元璋虽然是个勇猛的将领,但他更是个明智的统治者。他听从了朱升的建议,耐心地等待,策略地进攻,最终实现了一统江山的伟业。不得不说,如果没有朱升的这九字箴言,朱元璋能够成就大明王朝的历史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功臣如刘伯温最后都没能逃脱朱元璋的怀疑和清洗。但朱升却是个例外。他的聪明不仅仅体现在对外的策略,更体现在对内的人事观察。
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后,他选择了告老还乡,隐居起来。正因为他的这份深思熟虑,他得以避开了历史的劫难。

回顾明朝的历史,朱升无疑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英雄。他的智慧和策略,不仅帮助了朱元璋稳定江山,更使得他自己得以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保全自己。与刘伯温相比,朱升或许更懂得如何在这场大历史的舞台上,为自己留下一个完美的尾声。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2016年,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调查后确认:他是志愿军功臣
2016年10月,一支在罗布泊探险的队伍,在扎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物体,他们走近仔细观察之后,才发现原来那竟是一具被黄沙掩埋大半的尸体。由于罗布泊的天气干燥,这具尸体虽然已经严重风化,但是衣物和外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轮廓还是非常清楚的。探险队的人在发现干尸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拨打电话向警方报了警。历来现实2023-07-30 08:05:17
0000李白与高适:好友如何走向陌路
大唐天宝三载,也就是公元744年,三个人生不如意的人相聚在一起,旅游了好几个月。他们是43岁的李白,差不多同岁的高适,和32岁的杜甫。时拾史事2023-08-06 14:48:43
0000天下大乱的十年:一文看懂隋唐英雄历史真相
隋大业七年(611年),当穷兵黩武的隋炀帝杨广即将发兵征高句丽时,本是一介平民的王薄在山东举起了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在长白山(在今山东章丘、邹平县境)号召农民起来反抗隋朝的繁重兵役,并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其中写道: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最爱历史本尊2024-02-16 09:09:21
0001军统上海锄奸,青年杀手一战成名,大汉奸陈箓被杀的秘密往事!
紫网2023-10-14 08:28: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