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释文珦《秋分前三日偶成》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美好的清秋,微微的一点点增加。对于秋分物候来说,已听不见雷声。
秋分显现出来的凉气,夜晚已经凝结成白露。秋日的水稻,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
燕子将“余暑”的热气,轻轻一“衔”就捎走了。虫儿将“嫩寒”的凉气,轻声一“唤”就唤来了。
人生皆泡影,何必让浮名牵绊一生。功名利禄,皆过眼云烟,不能长久。美好的光阴又何必苦苦催逼,人生何妨走得从容一点。
注释

嘉禾:长茁壮的禾稻嫩寒:轻寒。泡影:泡泡和影子。比喻事物的虚幻不实,生灭无常。后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赏析

这是宋代诗僧文珦的一首秋分节气诗。“秋光”,美好的清秋。“几一增”,微微的一点点增加。“在候”,对于秋分物候来说。“已无雷”,已听不见雷声。秋分三候之一为“雷始收声”。古诗说,“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说明天气渐凉,秋冬已无雷声。“显气”,秋分显现出来的凉气。“凝为露”,夜晚已经凝结成白露。“嘉禾”,禾苗、水稻。“秀出胎”,夏天水稻谷苗秀而未孕,是为“秀”,秋日则孕育成熟,是为“胎”,这里意指稻谷成熟,即将收获。“燕衔”,这个“衔”字,用得极妙,轻盈而写意,将“余暑”的热气,轻轻一“衔”就捎走了。“虫唤”,这个“唤”字,对仗“衔”字,清新而脱俗,将“嫩寒”的凉气,轻声一“唤”就唤来了。虫唤嫩寒来,对应的是秋分物候之“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由于天气变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陆陆续续回到土里,提前告别秋天,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古人有诗曰:“草端无华滋,阴气已盘固。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嫩寒”来了,也意味着小动物们准确“坯户”过冬了。“泡影”,人生皆泡影,名利何曾伴汝身。诗人由秋光短暂,想起功名利禄,皆过眼云烟。“非能久”,不能长久。“流光”,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意。“又苦催”,美好的时光又何必苦苦催逼。及时行乐,还是继续追逐名利,诗人并没有明说,但通过 “泡影”二字,还是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价值追求的。人生就是一场泡影,不妨走得从容一点,正如程颢在《偶成》中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这才是大境界、大格局、大胸襟、大气度。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杜甫五排《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读记
杜甫五排《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读记(小河西)赠比部萧郎中十兄题注:甫从姑子也有美生人杰,由来积德门。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词华倾后辈,风雅蔼孤骞。宅相荣姻戚,儿童惠讨论。见知真自幼,谋拙愧诸昆。漂荡云天阔,沉埋日月奔。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宁纡长者辙,归老任乾坤。0000一首《望江南》词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9月27日这首词主要写拥有缘的情侣人儿,到哪里都能携手并肩向暖,无缘之人,对面而不相认,当缘份来临之时,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哪怕在天子山巅,哪怕在袁界之边。那东墙的蔷薇都会顺着情和理随蔓而爬上墙外,打破墙内墙外的阻隔,变成情感的通途。“蔷薇”会展现出自己的风韵,惹得世人在赞美之下情不自禁地采摘欣赏。(出墙的蔷薇)《望江南》紫网2023-10-15 12:53:580000《长安三万里》的主角是谁?是李白么?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长安三万里》的后面,当谪仙人李白经过半生奔波,直抒胸臆,读出此诗的时候,很多观众都纷纷落泪。三万里盛世长安,却让李白朝辞白帝城,李白是主角么?他甚至没能留在长安。真正的主角是高适。《长安三万里》时间跨度很大,导演为了展现这些盛世才子们的风貌,为李白设计了15个版本,从幼年到老年;页为高适,则设计了25个版本。翰林冷知识2023-08-09 08:23:00
0000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春秋战国时期说理文学迎来井喷
在我国文学长河中,先秦文学具有开宗立派的地位,其中,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范式之一。先秦说理散文指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和哲理。而先秦说理散文又是先秦诸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共同结果。所以说,他们共同铸就了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和成熟。小话诗词2023-07-27 19:33:43
0000杜甫五古《晚登瀼上堂》读记
杜甫五古《晚登瀼上堂》读记(小河西)晚登瀼上堂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黎民困逆节,天子渴垂拱。所思注东北,深峡转修耸。衰老自成病,郎官未为冗。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济世数向时,斯人各枯冢。楚星南天黑,蜀月西雾重。安得随鸟翎,迫此惧将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