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有哪些诗人,这些处于同时代的诗人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根据《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等文献的统计,现流传下来的唐诗一共有5万多首,唐朝诗人共计2873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此多的唐诗能够流传下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存在289年的唐朝创造出如此众多的诗人。
提到唐朝诗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诗豪刘禹锡等人,实际上唐朝诗人很多,2873人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你知道唐朝哪些诗人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哪些诗人之间相互认识吗?
首先按时间把整个唐朝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诗人(公元618~712年)
1、王勃(公元650~676年)
王勃是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首,年少聪慧,王勃6岁能写文章,9岁做给《汉书》作注,10岁读完六经,16岁参加科试,成为朝廷最年轻的郎官,人生几乎一帆风顺,王勃因为帮沛王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逐出朝廷。

王勃
之后王勃在四川游玩了三年,后被举荐担任虢州参军,因为藏匿并杀死官奴而犯了死罪,遇到特赦而幸免于难,27岁在南海溺水而死,英年早逝,其诗有80多首流传下来,被人称为诗杰,其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杨炯(公元650~693年 )
杨炯是陕西华阴人,初唐四杰之一,9岁参加科举考试中选,被称为神童,在弘文馆等待诏命,这一等就是16年,27岁时,杨炯才当上校对文字的小官,33岁时担任正七品的太子府属官,因为其伯父参与徐敬业反武则天的叛乱而受到牵连,杨炯被迁到四川担任司法参军。

杨炯
41岁在回到朝廷仍然担任小官,43岁时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次年病逝于任上,杨炯一生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他一生流传下来的唐诗有35首,其代表作是《从军行》。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卢照邻
卢照邻是河北涿州人,出身范阳卢氏,10岁学习经史,20岁成为邓王府处理文书的官吏,后在四川担任过益州新都尉,官职任满后在四川游玩了一段时间,并因此结识王勃,卢昭邻因为写了《长安古意》这首诗,被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投入监狱。

卢照邻
后来朋友营救了他,卢昭邻来到洛阳,感染了风疾,曾向药王孙思邈学习医术。几年之后在太白山服药中毒,并落下久治不愈的疾病,因为不堪病痛折磨而投水自杀。卢照邻生卒年不详,其唐诗代表作有《长安古意》、《曲池荷》。
《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4、骆宾王(公元638~684年)
骆宾王是浙江义乌人,其出身寒门,7岁能作诗,早年落魄,喜欢与赌徒在一起,后来成为道王李元庆的属官,担任过武功、长安主簿,后担任侍御史因犯法而下狱,次年遇到特赦而幸免,还担任过临海丞,但始终不得志。

骆宾王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除唐中宗李显,骆宾王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并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失败后下落不明,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有108诗,其唐诗代表作品有《咏鹅》、《帝京篇》,尤其是前者,几乎每个三岁小孩子都会背。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陈子昂(公元657~700年 )
陈子昂是四川射洪人,代号诗骨,十七八岁时击剑伤人,后发愤读书,钻研经史,23岁到长安国子监学习,次年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几年之后,再次参加科举,仍然不中,直到公元684年参加科举才中选,后在朝廷担任谏官。
多次直言上谏,因多次反对武则天而下狱,后随军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40岁时随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两年后,卸任官职回家,公元700年,陈子昂被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迫害致死。

陈子昂
陈子昂的诗有127首、文章有100篇流传下来,其诗文风格苍劲有力、风骨峥嵘,故名诗骨,其代表作品有:《登幽州台歌》、《渡荆门望楚》。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沈佺期(公元656年~715年)
沈佺期是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公元675年参加科举考试中选,后担任考功员外郎,因受贿入狱,出狱后担任给事中,因依附武则天宠臣张易之,被流放越南,后被重新起用,担任中书舍人及太子少詹事,还担任过尚书,相当于宰相。

沈佺期
沈佺期作为诗人,应该是初唐时期官职最大的,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沈佺期做过三年的给事中,五年的尚书朗,最高品级是正三品,位列九卿,但是他的事迹很少,沈佺期的代表作品有:《驩州南亭夜望》、《杂诗三首》。
《驩州南亭夜望》: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7、宋之问(公元656年~712年)
宋之问是山西汾阳人,出身名门世家,20岁时科举中选,进入仕途,后因依附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兄弟而被贬,后因为告密有功,担任考功员外郎,与沈佺期齐名,合称沈宋,后分别依附于太平公主及安乐公主,被贬官。

宋之问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在广西桂林,时年56岁,其代表作有:《渡汉江》、《江亭晚望》。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除了以上之外,初唐诗人还有:虞世南、上官仪(上官婉儿祖父)、苏味道、杜审言(杜甫祖父)、刘希夷、张若虚等人。
虞世南是浙江宁波慈溪人,代表作品有《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上官仪是河南三门峡人,代表作品有《奉和颍川公秋夜》、《高密长公主挽歌》,苏味道是河北省石家庄人,代表作品有《咏霜》、《咏虹》,杜审言是湖北襄阳人,代表作品有《赠苏味道》、《送高郎中北使》。
王勃与卢照领是认识的,两人在四川游玩而相识,骆宾王肯定认识卢照邻,他有首诗的名字叫《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是骆宾王代卢照邻的相好郭氏痛斥卢照邻移情别恋的诗。

初唐诗人
杨炯肯定是认识宋之问的,两人同朝为官,又在同一单位-崇文馆充学士,武则天下诏让杨炯与宋之问掌管教习官人书算之类的工作。宋之问还认识杜审言,他们曾经一起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编撰过诗赋。
据说骆宾王兵败之后,到杭州灵隐寺出家,宋之问正好到灵隐寺游玩,一时诗兴大发,随口说了一句诗文,结果想不出下句,正好遇到骆宾王,但两人可能都不知道对方,两人讨论了一番诗文之后,宋之问做了一首诗,名字就叫《灵隐寺》。
沈佺期与宋之问肯定是认识的,两人同朝、同时间为官,同时依附张易之,又合称沈宋,杜审言肯定认识苏味道,他有首诗叫《赠苏味道》,其他人是否认识没有足够的证据。
离奇民间故事:乌鸦啼
乌鸦在我国十分常见,而民间关于乌鸦的说法却十分奇怪,有着正反两面。比如形容孝道的时候,就有乌鸦反哺一说。不过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是关于乌鸦反面的种种说法。乌鸦是腐食动物,出现就是不吉利的象征,也可能有人会去世;还有当人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时,也会被形容为乌鸦嘴。民间甚至还有一句顺口溜:“乌鸦啼,魂断肠!”书剑庸人2023-07-29 10:34:34
0000富豪离家三月,妻子却离奇怀孕临盆,和尚:你们有福了
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富豪娶了个美娇妻,离家三个月归来,却见妻子怀孕临盆,路过一和尚说她误食了野灵芝,怀的是灵芝精,以后必有福气。而后富豪却接连遇怪事,终察觉事情真相。宋朝时,太原有一户姓胡的大户人家,家主胡百海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在媒人的介绍下,胡百海娶了一个叫宋甜甜的姑娘。那姑娘活泼善良,天生丽质,是个利落大方的美少女。紫网2023-10-15 16:23:140000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有三个原因,其中第一个最重要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三妻四妾制,这是不对的,所谓的三妻四妾并不是说三个妻、四个妾,三和四是泛指,意思是妻妾很多,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合法妻子,但可以有多个合法的妾。一国之君历史2023-08-08 13:06:08
0000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盛唐名将王忠嗣坐镇西北时,独领朔方、河西、陇右、河东四镇,统辖万里,手下精兵强将如云,其中,最受他器重的部下是契丹人李光弼。王忠嗣经常说:“光弼必居我位。”史书评价,王忠嗣“工谋于国则拙于身”。这位天宝年间威震一方的大将,引起唐玄宗猜忌,在与吐蕃的石堡城之战后,遭到宰相李林甫陷害,被罢官,“几陷极刑”,多亏部下哥舒翰上书求情,才免于一死,但不久后暴卒于贬所。最爱历史本尊2024-03-06 16:10:24
0000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他们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二、盛唐诗人(公元713~755年)1、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李白5岁开始读书,15岁开始作诗,18岁时在四川各地游玩,24岁时开始云游四方。紫网2023-10-15 08:29: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