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971

陶渊明:一生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反复纠结,最终顿悟,当官不如种田

紫网2023-10-14 18:05:580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一生不肯不为五斗米折腰,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躬耕于南山,自食其力长达二十余年,成就一段佳话,后世官员只要不如意就学陶渊明辞官,美名其曰“归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世人或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细细探寻陶渊明一生的经历,你会发现陶渊明隐居其实是无奈之举,这也是他这一生的宿命。

早年的陶渊明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抱着远大的志向进入官场,实现他兼济天下的抱负,但魏晋时期想要做官就得看门第,想要升阶就得是豪门,寒门子弟是不会得到重用的,进入官场多年后陶渊明发现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空有抱负却无力施展,在彷徨中选择了辞官,

陶渊明在《杂诗》中是这么写的: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可见青年时期的陶渊明真的想要有一番作为的,而且陶渊明比寒门子弟还要好一点,至少有人举荐,还有才气,因为他的曾祖是东晋的大司马陶侃,巅峰时期的陶侃手握八州之地,是实打实的实权派,可以与王导叫板。

陶侃是搬砖界的祖师

但可惜到了陶渊明这里,他没能成为陶侃那样成为可以影响朝政的大人物。

那么陶侃是如何崛起的呢?

陶侃是江东寒门庶族出身,早些年也和其他寒门子弟一样到处碰壁,被中原士族所轻视,被讥为“寒宦”和“小人”,哪怕是喜欢拔寒门的张华也因为他是“远人”而“不甚接遇”,如果没有意外,陶侃也会籍籍无名。

随着八王之乱愈演愈烈,在洛阳做官的陶侃回到了江东老家,被镇南大将军刘弘征辟其为南蛮长史,陶侃抓住这个机会,发挥自己军事才华平定张昌起义,击退陈敏进犯,这才开始发迹。

八王之乱的时候,荆州相对安稳

但随着西晋乱世加剧,荆州也不太平,各种民乱四起,几任荆州刺史都无力征讨,要不是陶侃击败杜弢,荆州就彻底乱了下去,也因此陶侃被王敦被荐为荆州刺史,成为地方实权派。

等司马睿建立东晋后,琅琊王氏实力急剧膨胀,王敦一路沿江而上讨平了其余不服从司马睿的势力,荆州的陶侃就成为王敦的眼中刺,一开始王敦想要杀掉陶侃的,但南渡而来的江左侨姓根基不深,加上陶侃与地方士族联姻,王敦并不打算和江南的实力派翻脸,索性打发陶侃去了广州。

逼陶侃离开经营多年的荆州后,王敦安排自己的族弟王廙为荆州刺史,杀了不少陶侃将佐,想要清除陶侃在荆州的势力,陶侃也彻底被边缘化。

但金子总会发光,到了广州的陶侃又接连平定了占据交州的杜弢余部杜弘与温劭,立下如此大功不能不加官进爵,陶侃被任命为都督交州军事,但依旧和王敦关系不睦,两个人之间发生了很多的冲突。

随着王敦势力的膨胀,他开始谋权,先后发动两次叛乱,两次叛乱让东晋门阀格局和南北士族的实力重新洗牌,第一次叛乱偷袭义兴周氏,族灭了周氏一门,而周氏正是和陶侃联姻的江东士族。

东晋初期

第二次叛乱则重创了吴兴沈氏和钱氏,至此江东实力最强的三家豪族全部遭受重大打击,再也无力抗衡外来的侨姓士族。

随着王敦的病逝,王敦第二次叛乱也彻底失败,虽然王敦造反,但王家却没有遭到削弱,在朝堂上仍然有很大势力,王敦的弟弟王导和外戚庾亮共同执政,庾亮出身于颍川庾氏,与琅琊王氏矛盾颇深。

早期与王家结怨,陶侃只能支持庾亮的支持,也因为庾亮,陶侃得以再次回到荆州,一来王敦之乱后,王导不敢也不能任命王氏成员出镇上游,其次就是朝廷也不愿再以士族强宗出镇荆州,避免第二个王敦出现,在庾亮的支持下,出身微寒且和朝中权力没有太多瓜葛的陶侃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说实话庾亮对陶侃也是不放心,在他执政的时候,对内翦除司马氏宗王,对外则针对寒门武将,他对温峤说过:“吾忧西陲,过于历阳”。

所谓西陲就是陶侃,历阳就是苏峻,他们都是寒门武将,但结果最先逼反的反而是苏峻,苏峻之乱爆发后,庾亮慌忙逃窜到温峤这里,共推陶侃为盟主,支持他扫平苏峻之乱。

苏峻之乱

而在陶侃平叛中,朝廷内外居然流传出陶侃要杀庾亮以谢天下的流言,吓得庾亮主动谒见陶侃,化解了这件事。

战后陶侃加侍中、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后加江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位极人臣(不过始终被排挤在权力中枢之外)。

陶侃镇守荆州多年,拥有强大的私兵和部属,有了成为地方豪强的实力,自然会提携陶氏子弟,随着家族势力的逐渐壮大,陶侃子侄相继出仕,多在荆州为郡守,也有人入朝为官。

可惜陶氏是将门出身,子弟中甚少学文,没有家学很难融入士族,子女也难以和这些豪门士族联姻。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在病重,临死前推荐庾亮代替自己镇荆州,他知道自己既非侨姓高门,亦非吴姓强宗,虽然极力在荆州拓展自己的势力,奈何自己子侄都没啥才能,也没法和其他豪门联姻提携,难以守成,只能寄希望于曾经放过一马的庾亮,希望他能够保全自己的家族。

但庾亮真的会如此吗?陶侃一死,两个儿子就爆发内讧,陶夏杀了陶斌,庾亮趁机废了陶夏,支持能代表陶氏家族的只有第二代的陶称,此前陶称积极介入庾亮和王导的权力之争,想要帮助庾亮推翻王导,这样庾亮就会回到朝廷中枢,自己就可以获得荆州的力量。

荆州先被陶氏掌握,后被庾氏掌握,桓温崛起后,被桓氏掌握

但他低估了庾亮对寒门武将的防范,门阀士族们是不会允许有一支强大的寒门武力威胁他们的统治的,助力庾亮的陶称很快就被庾亮给杀了,荆州彻底落在了庾氏手里,陶氏也进一步衰弱,到了陶渊明这里,老陶家的境遇其实和陶侃初期差不多了。

不过陶氏还有点余晖,至少起点比陶侃高了一点,二十岁的时候陶渊明就开始出仕,至于出仕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钱了,太穷了,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十分的贫困。

“少而穷苦,每以家敝,东西游走”

第一次出仕,陶渊明担任的是江州祭酒,主管一州之教育,但对于这个官职,陶渊明并不喜欢,很快就辞官了,当初老祖宗陶侃母亲割发换酒才给陶侃一个庐江郡主簿的小官,现在却被这个后辈轻易放弃。

当然除了这个官职无法施展他所谓的抱负之外,更多的原因就是顶头上司是陶氏家族老仇人琅琊王氏的王凝之,王凝之本身是庸才,妻子谢道韫(陈郡谢氏)经常鄙夷他:“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

谢道韫是著名的才女

就这么无才的人却因家族能担任江州刺史,因此陶渊明很瞧不起王凝之,耻于位列王凝之之下。

当然辞官之后意味着没有收入,陶渊明辞官不久妻子就去世了,生活陷入了困顿,不得已入了桓玄担任幕僚,当然之所以选择桓玄是认同桓玄整顿朝纲的政策,认为在桓玄手上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桓玄篡位建立桓楚

但随着桓玄势大,他发现桓玄居然有谋权篡位的野心,恰好母亲病逝,因回家守丧避免了这次政治冲突,直到刘裕击败桓玄之后,成为刘裕的镇军参军,但没多久刘裕也对帝位跃跃欲试,陶渊明再次辞官归隐。

可归隐无法填饱肚子,想要出仕却看到刘裕对篡位之路越来越快,不想和刘裕瞎混,只想找个“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的官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仕,这一次他担任彭泽县令,仅仅八十多天他就辞官,开始真正地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陶渊明一直归隐到去世

可以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长期的选择,他本来想积极入世的,但看到门阀子弟对朝政的把控,看到乱世里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转而选择了归隐。

很多人说陶渊明无法成为陶侃的原因就是“只想做大官不想做小官”,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之前说了,陶氏虽然落寞,但陶氏余晖还在,陶渊明前期辞官就是因为上司是自己家族的世仇并且昏庸无能,中期则看出了桓玄和刘裕的野心勃勃,不愿与乱臣贼子为伍,到了后期自称东晋遗臣,恪守士大夫礼义,虽然一度因为生活窘迫而出仕,但没能无视自己的道德洁癖,最终还是坚持辞官归隐

陶渊明就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反复纠结,最终顿悟,既然自己政治上无法做出成就,那不如学习颜回箪食瓢饮吧,于是写下了瞩目的《故去来兮辞》。

故去来兮辞

说实话陶渊明想要达到陶侃的高度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追随寒门出身的刘裕就可以,如果陶渊明尽心尽力地为刘裕服务,跟随刘裕征战天下,作为早期的从龙名士,加上刘裕对世家大族的制衡,陶渊明完全可以被当做制衡士族的武器得到重用,甚至可以达到陶侃的成就。

当然陶渊明不愿意出仕,也包含了对东晋王朝和刘宋王朝热衷于内斗而忘记北伐使命的消极对抗吧,既然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不了,没有希望,不如种地去,毕竟他当官是冲着政治抱负去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锦衣玉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