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出书能出哪方面的书?
图书是传承及弘扬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费出书成为展示自我成果,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个人品牌的一种趋势。自费出书的人越来越多。但出版社对需要出版的稿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出书首先要有书号,我国书号都是由出版社向国家新闻出版署分提出申请,个人不能申请。目前书号可分为单书号、丛书号、电子书号、国际书号。这里于老师就每种书号的特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出版自己的书。
单书号:
国内单书号是出版市场畅销书、评职称用书、出版专著等的最佳选择,甚至也可能是唯一选择。它可以对书籍进行单本定价和销售,销售渠道也没有限制,所有的书籍销售渠道都可以进行发行销售。但是费用高,审核严,出版周期长。
丛书号:
丛书号是一整套书使用一个书号,对于企业或者教辅类用书来说,丛书号很合适。丛书号也是纸质书,费用高,审核严,出版周期长,而且现在很多出版社不做丛书号。
电子书号:
电子书号也是正规的电子出版物,可以上市销售。电子书号的载体是光盘或者电子版图书。与单书号相比,电子书号费用低,出版周期短,缺点是但必须以光盘或优盘发行。

国际书号:
现在我们说的国际书号是指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书号,常见的是美国书号、新加坡书号、香港书号等,国际书号不能在国内发行,但是国际书号费用低,出版周期短,审核也比国内宽松。
作者出书选用哪种书号,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出书的目的。明确了目的,再选择适合的书号类型出书。作家出书网按照图书的用途,将自费出书可以分为,发行类出书与非发行类出书。
发行类出书:
以售卖发行为主要目的的图书,在出版时要考虑到发行,可以选用单书号、丛书号、电子书号。
单书号没有发行渠道限制,但费用是最高的;
丛书号适用于教材教辅类,或者系列科普类图书,因是多本书用一个书号,所以书号费用只需要出一个的就可以,但因是多本,后续的编审费用、排版设计费用和印刷费用,都比单书号要高;
电子书号出版的图书,在售卖时,需要以光盘或者电子版的形式售卖,大多在网上售卖。电子书号没有CIP,所以出版费用上比单书号和丛书号要便宜,光盘制作也相对便宜些。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电子书采用光盘 纸质书(赠品)的形式售卖,这样一来,批量印刷的费用也不低。整体下来与单书号图书差别也不大了。所以在出书时,作者要考虑清楚哪种形式更适合自己,再进行出版的下一步。

非发行类出书:
很多作者出书,不需要上市发行,只用于特殊需求或者特定场合。图书出版出来有几本样书就可以。这种情况,就要看书用在什么场所了。
比如需要评职称的作者,出书只能在特定时间内使用,这时候按照评审文件要求出书就可以。需要单书号就用单书号;电子书号能用就出电子书号,毕竟电子书号费用低一些。
一些需要图书赠送的场所,也可以用电子书号出版,直接将电子版赠送更方便;不在国内售卖,也可以用国际书号出版。
很多文学爱好者,要将自己的作品出版,赠送亲友或者自己收藏,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国际书号,费用低、审核宽松、出版周期短。
一些地方志、年鉴等,也可以选择用电子书号或者国际书号出版,预算充足就出纸质书,没有什么要求就用国际书号。预算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电子书号,做基本样书摆放。这种涉及比较广,还是得看各方面的需求。
其实自费出书也简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各类图书都能出版。只是展现形式不同罢了。
悲情倪萍:如果有来生,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更不要家庭
90年代,在中国男性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如果倪萍能嫁给我,我愿意扫一辈子茅房!”赵本山也在小品里说:“倪萍就是我的梦中情人,爱咋咋地!”作为十三亿人民心中的“央视一姐”,倪萍主持过13届春晚,她那知性大方的爽朗笑容似乎能够撑起各种场面,是一代观众心目中的女神。年轻时候的倪萍优秀美丽,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在个人情感上却跌跌撞撞,一路坎坷。紫网2023-10-16 10:49:160000过于固执,是一种灾难。
这是我写作日更的第11/300天你好,我是小何。今天这篇,用概念8问,思考一个问题。01这个问题是什么?最近,我在微信聊天时,发现一个问题,当我看到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想法时,不太容易认真倾听、接纳对方的观点。02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过于固执,是一种灾难。这反映的是封闭型思维,也就是面对异议时,不允许他人撼动自己的想法,往往希望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小何说书2023-07-29 11:47:04
0000读《矛盾论》5遍,我是如何从第一遍看不懂,到成为人中龙凤的
毫不夸张的讲,90%的人没读过《矛盾论》,我211毕业的大学生,身边都很少有人读过《矛盾论》。我第一次读《矛盾论》,是因为这个篇名。矛盾矛盾,不就是解决问题吗?我的期望很大,以为读了《矛盾论》,就可以解决赚钱,流量,恋爱等很多问题。第一次读很吃力,断断续续读完,有点泛读,结果读下来,感觉学到了什么,但很多地方懵里懵懂,在实际应用中,好像也没啥突破。于是,这篇文章就放了很久。昵称507126542023-07-31 08:26:11
0000令林语堂、陈寅恪都向往的“黄金时代”,到底长什么样?
有没有发现,一提到穿越,10个人就有8个人想回宋朝。林语堂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朝”。不光国人,外国人也如此。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美国学者罗兹墨菲称,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就连文艺工作者都非常喜欢宋朝:《满江红》《清平乐》《知否》《梦华录》《杨家将》《水浒传》……都在宋朝。阿布的书柜2024-03-06 13:09:03
0000央视顶级文案,不管读多少次,仍然那么惊艳!
你有没有,为央视的神级文案惊叹过?是什么样的笔触,能写出这样动人的词句,美极,心醉!人人都爱美的事物,我亦不例外。整理了21句特别喜欢的央视文案金句,愿我们都能遍尝人间烟火,又不流于世俗。1.你看你说话那么大声,这时候的山会记得,星星会记得。--《人生第一次》2.我们与万物同行,星辰指引方向,云与光铺展成大地的模样。--《航拍中国》南之南乔2023-07-30 16:05:5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