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的结局,生在帝王家,好好活着有多不易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成为千古一帝,开创了大唐盛世。
但在这盛世繁华背后,是残酷的勾心斗角,尤其是出生于皇室,看似歌舞升平,享尽荣华富贵。李世民有14个儿子,差点无一善终。

长子李承乾,母亲是长孙皇后,地位尊宠,很早便被李世民立为“储君”。
但李承乾在得知,四弟魏王李泰有意争夺皇位,性情变得狂悖骄躁,并试图模仿老爹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准备暗杀李泰。
但却没有成功,于是又联合了汉王李元昌等人谋反,最终事情败露。按唐律当处死,不过李世民不舍得,将其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后李承乾郁郁而终;

次子李宽,自幼过继给李世民的五弟李智云,早年夭折;
三子李恪,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是李世民诸子中最有能力的一位,文武双全,与李世民最为相像,如果李世民能传位给他,也许大唐会更加繁盛。
可惜血统不纯,后来受到房遗爱谋反之案的牵连,被长孙无忌所害后处死。直到神龙元年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爵位。

四子李泰,母亲是长孙皇后,也是嫡次子,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李泰才华横溢,李世民为其特设文学馆,曾主编《括地志》。
李泰与众多朝臣关系极好,再加上父皇的宠爱,便有了与大哥李承乾争夺皇位的想法。不过险些被李承乾暗杀。
后来李世民传位李治,李泰郁郁而终。

五子李佑,也曾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后模仿老爹起兵造反,事败被擒,被赐死于内侍省;

六子李愔,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氏,是李世民最不成器的一个儿子,典型的纨绔子弟。
曾六次被流放外地。后来因为五哥李佑造反被连坐,废为庶人,最终死于流放地;

七子李恽,熟读史书,颇有才华,可惜死得冤枉。
被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谋反,惶遽自杀。在唐高宗查明真相后,处死了张君彻;

八子李贞,擅长骑射,李治继承皇位后待其不错,不过后来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兵败后自尽;
九子李治,母亲为长孙皇后,与大哥李承乾、四哥李泰同为嫡子。后来继承了皇位,成为大唐第三位皇帝。

十子李慎,勤奋好学,擅长文史和星象。后来因为支持越王李贞起兵,被流放岭南,他的五个儿子被处死,自己也病逝于流放途中。
十一子李嚣,早年夭折。
十二子李简,早年夭折。

十三子李福,一生和名字一样有福,被过继给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不过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没有受到玄武门之变的牵连,仍被授予高官厚禄。李治继位后,依然被得以重用,最终平稳落地;

十四子李明,是李世民与弟媳杨氏所生,血统有点乱。在武则天当政时,卷入章怀太子李贤谋反一案,被流放于黔州。
后来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被黔州都督逼死。

综合来看,千古一帝的十四子,九子李治结局最好,继承了皇位。不过继承他皇位的是鼎鼎大名的武皇,差点杀尽李唐皇室,不知他作何感想。
十三子李福应该算是最有福气的,少了很多朝堂上的纷扰,富有且平淡地度过了一生。
民间故事:新婚洞房,妻子取出一把铲子,说:你用这个挖墙脚
万历年间,茅山有一个小道士姓张,一心修炼法术,想要长生不老。但事与愿违,有一个姓苏的姑娘上山烧香,看上了张道士。当时张道士也才十七八岁,正值血气方刚,最后还是动了凡心,和苏姑娘喜结连理,并且生了一个女儿。事后,张道士很是后悔,一个人搬到山上继续修炼。他的女儿名叫张千金,从学跟着他一起看道教的书籍,修炼道教的法术,并且决定一辈子不嫁人,早日成仙。0000甘肃金昌,有古罗马军团后裔?
甘肃金昌永昌县骊靬村,原称者来寨村,传说村民是古罗马军团后裔,有着与众不同的体貌特征: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珠、头发棕色卷曲、肤色深红。地图帝2024-02-04 13:11:14
0000都在骂她,却都在学她
一切准备就绪后,永昌元年(689)十一月,武则天君临明堂,发布诏令,改行“周历”。以十一月为岁首正月,所有月份都依次往前挪两个月。如此一来,永昌元年的十一月初一,就成了载初元年的正月元旦。天下,从此进入武则天时代。为堵住悠悠之口,武则天在改元的同时,也为自己取了个新名字——武曌。日月凌空谓之“曌”,这是想要借用“君权神授”说事儿。随后,她又将目光放在了科举制度上。最爱历史本尊2023-07-30 11:17:23
0000封神第一部,洗白妲己?
▲纣王为何对妲己情有独钟?《封神第一部》给出的解释是:妲己是纣王的知己,她懂他的雄心壮志。千呼万唤始出来。压了好几年的《封神》终于开始点映了,这部号称“国民神话史诗“的电影究竟拍得怎么样呢,嗯,反正小编是已经看过了,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动。比如,妲己不再是红颜祸水的注脚,而是一心报恩的狐妖。这一点算是破除了刻板印象。身世:无辜牺牲大遗产2023-07-30 14:05:58
0000掀起明末党争的导火索,妖书案到底是怎么回事,皦生光冤不冤?
并星标我们明代士子明末党争无疑是促成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而拉开明末党争帷幕的正是不在明朝三大案之列,影响却胜过三大案的万历朝悬案——续妖书案。广义上妖书案存在两次,但和万历二十六年的第一次妖书案相比,万历三十一年的续妖书案无论内容、波及范围、结果、影响都远大于第一次妖书案,所以史学家所谓妖书案,大多默认为万历三十一年的续妖书案。一、妖书案浩然文史2024-03-09 16:10:4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