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黛玉、逼走宝玉、使得宝钗孤守的金玉良缘,真是一着好棋吗?
不是好棋。是万般无奈下的聊胜于无。

首先,“金玉良缘”并不是什么阴谋的结果。事实上贾政贾母王夫人,无一例外,是希望宝玉好,希望宝玉读书上进、振兴家业。没有一个人希望宝玉娶一个不喜欢的媳妇,“看着糟心,走了放心”,同床异梦过一辈子。——除非是赵姨娘贾环。他们不希望宝玉好,不过他们的能力太有限,做不了主。

八十回中,大家对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已经到了默认的地步,视之为“公开的秘密”。否则的话,二门外的小厮兴儿也不敢这样笃定“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可是,又有太多暗示和预示告诉我们,八十回以后宝玉会娶宝钗为妻。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能够影响上到贾母贾政王夫人人、下到宝玉自己的态度?
八十回后最大的事情,就是贾府的获罪抄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影响。

贾府衰败,最大的问题是后继无人。否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经过抄家的动荡,也可以东山再起、重振家业。这一点,宁荣二公已经说过:“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没有人才,衰败就只能衰败下去,做不到东山再起了。
可是,真的没有人才吗?宁荣二公说:“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道”:宝玉的天赋是可以“继业”的,但是“禀性乖张,生情怪谲”,不喜欢仕途经济。而唯一挽回的办法,就是有人“规引入道”。

这是宁荣二公在第五回就说过的话,也是贯穿《红楼梦》始终的基本人设。当贾府还繁华、宝玉还年幼的时候,“规引入道”这个问题还不是太紧迫。到了获罪抄家之后,急需要宝玉来“继业”、重振家门,对“规引入道”的人选需求,就迫在眉睫了。
谁会是“规引入道”的人选?当然是宝钗。黛玉和宝玉那么要好,前提就是“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不管是黛玉自己不喜欢仕途经济,还是尊重宝玉的选择,总之她是不会对宝玉“规引入道”的。

而宝钗呢,三观符合主流价值观,又最喜欢劝谏别人,以至于判词都把“停机德”、也就是劝夫之德,作为她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她就是天造地设的“规引入道”人选。
如果可以,我相信,除了赵姨娘母子以外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宝玉能够开心幸福。但是不行啊,家族已经衰败至此,作为唯一“略可望成”的继承人选,必须承担起家族责任。至于个人幸福、儿女情长,只好让位于家族责任了。

用“金玉良缘”来“规引”宝玉,让他“入于正路”,这是贾家衰败大背景下唯一的可行之策。这条路未必能够拯救贾府,但,除了这条路,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
总要试一试吧。
书单 | 了解有趣的冷知识,就读这三本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跟朋友聊天时,突然想聊点什么新奇有趣的话题,不能每一次都聊同样的话题,不是吃喝就是各种八卦。其实你可以找一些冷知识的书来读,一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二来也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更多话题可聊。下面我就推荐三本关于冷知识的好书,让你轻松解锁新的知识领域,成为朋友圈里的百事通。一、《人体简史》韦海生2024-02-09 11:06:02
0000哲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什么是最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
哲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为什么他们总是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开启人类的智慧?他们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思维方法和工具?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哲学思维方法,看看哲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并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如果要问什么是哲学思维中最根本,最不可缺少的方法,那应该就是:怀疑。怀疑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可能有人说,怀疑还不简单,就是否定和反对。你说对的,我就说不对,你要肯定的,我就非要否定。小播读书2024-03-04 13:10:22
0000《红楼梦》5个小人物,读懂真实的人性
《红楼梦》中很多小人物虽然出场不多,却也有血有肉,写得丰满真实,展现了复杂、真实的人性。01倪二贾芸是贾府的旁支,为了生活,想在贾府谋个营生,这要先巴结凤姐。他想向开香料铺的舅舅卜世仁(不是人)赊香料,但是舅舅不仅不帮他,还把他数落了一通。贾芸父亲去世得早,留下的家产被舅舅卜世仁侵吞,现在走投无路来求舅舅,却碰了一鼻子灰。儒风大家2023-07-29 14:17:23
0000天道:为何芮小丹脱光了衣服,丁元英却夸她如白玉般圣洁
#娱乐影视大赏#芮小丹回到古城,决定履行男女之间的过程,因为她觉得,她穷尽身心争取了,就可以无悔而放下了。所以,她将丁元英邀请到家里,做了一桌菜,然后问:“你怎么看女人?说心底的那点儿东西。”芮小丹问的问题实在不一般,因为一般情况下,女人既然准备了表白,那就一定会说:“我能成为你的女朋友吗?”或者“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思明居士2023-07-31 10:45:3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