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182

慈禧养狗多疯狂?却反对光绪养羊,后世揭开罕见私生活爱好

紫网2023-10-15 11:00:550

作者:张洪文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从垂帘听政转为直接临朝执政,光绪帝成了幽禁在深宫的政治犯。让人鲜为人知的是,慈禧是个资深的养狗专业户,而光绪喜欢养羊,最终斗不过慈禧,他喜爱的动物“喜洋洋”也难逃被屠杀的命运。光绪未能得道,所以不能惠及自己的宠物,而慈禧养育的狗们却获得了空前绝后的专业待遇,仙及鸡犬。

慈禧,这位当时中国四万万人民的主宰,从操纵大清王朝权柄一开始,就把“吃喝玩乐”放在了重要位置。

据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在著书中说:皇太后一生便是为了“吃”而生存的。她的每天的两顿正餐,必须齐齐整整的端上一百碗菜来。而且她所尝过的菜,至多不过三四品,余下来的那些,或即弃去,或由她对心情的身边人员用。在慈禧太后用餐时,想尝试那个菜,由太监张德把菜恭恭敬敬地端近前来,请太后下箸。一举手,一移步,都得非常郑重,待太后餐毕之后,这菜便一齐撤下去。

不久的一天,慈禧太后与太监李莲英闲聊时,对京城里有的老百姓养宠物犬产生了极大兴趣。

李莲英马上对慈禧太后投其所好,组织能工巧匠在宫里修建“御犬厩”。说句实在话,这李莲英一开头就把建“御犬厩”定位在高雅、独特、宽敞、新颖八个字上。最终建成的“御犬厩”,与寻常百姓人家的狗房有着天壤之别。它的格式是仿照宫殿而造的,屋顶全是琉璃瓦,光线非常充足,院子很宽敞,给人有一种特殊气象之感。竣工后,慈禧太后非常满意,不由笑逐颜开,还特意拿出玉件、玛瑙等赏赐了李莲英。

慈禧太后把养狗这件事看得非常重大,又怕别人说自己外行。李莲英看透了慈禧太后的心思,安排人搜集了许多讲论怎样选择狗,怎样进行饲养,和怎样训练小狗等各项专门技术的书。局外人认为慈禧太后会研读这些养狗的专门技术书,其实她一本也没有看过。

“御犬厩”建成之后,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把京城里能够弄到的犬种全部整了进来,大约接近40条。与此同时,专门选派了一名负责饲养的头头,还有三名帮办。这四个人在宫内不问别事,只和那些小狗们做伴,因为他们是奉旨管理这些狗的。其实不能说是“管”,只能说是“侍奉”,他们从不敢打骂这些小狗,只能小心又小心地进行侍候。

与此同时,这四个人除了负责侍候小狗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就是平时训练小狗如何接人待物等。慈禧太后为了让宫内人员觉得自己有文化品位,还特意给每条小狗起了名字,诸如黑宝玉、龙儿、乌云盖雪、袖子、雪球、雨过天青、月光等等。刚开始时,小狗的名字用特别制作的小牌挂在脖颈上。时间久了,当慈禧太后认准了、认熟了,就摘了下去。

每每到慈禧太后想看狗之时,身边的太监、女官和宫女们便簇拥着她到“御犬厩”来。

当慈禧太后一群人快到“御犬厩”时,在那当差的太监看见后,便大声喊道:

“老佛爷驾到啦!”他的声音喊得很响很慢,差不多是一字一顿的。

当太监的喊声一落,“御犬厩”里狗儿们很快就跑了出来,一阵汪……汪……汪乱叫,一边都使劲摇着尾巴,显然是表示他们迎接太后到来的意思。

慈禧太后见了后,脸上完全是笑容,看上去比受到朝中大臣们三拜九叩还高兴许多。其中有几条大一点的犬,如龙儿、雪球、黑宝玉等还把身子直立起来,缩着前腿,象作揖的样子,能坚持3—5分钟,直是让人觉得很精彩。

当慈禧太后一群人看完之后要走时,那个太监又喊出一个最后口令:

“给老佛爷拜拜!”那些狗儿听到后,竟同时乱叫起来,并把它们的两条前腿合拢在一起,上上下下地摇着,又是想给慈禧太后告别作揖。

有一天,慈禧太后刚准备开早朝,一个太监禀报:老佛爷最喜欢的狗黑宝玉已经生了四头小狗了。太后一听,眸子里立刻闪出表示万分喜悦的光芒,马上欣然说:等一小会儿我下了早朝,马上就到“御犬厩”去看看那四头新产的小狗。

早朝开始后,丹墀下面的王公大臣们逐个走过来,一面唱着自己的名字,一面恭恭敬敬地望上叩头,慈禧太后面容焦灼,说话十分急促,所有的奏章当殿一概不看,只指派太监们先收起来再说。

当早朝草草结束后,王公大臣们私下议论:今天,太后肯定是身体欠佳,暂不便处理朝政。

其实,慈禧太后回宫后,马上换了一套比较轻便的服饰,立即到“御犬厩”,去探望黑宝玉生的四头小狗,并给这四头小狗题了四个名字:一名秋叶,一名琥珀,一名紫铜,一名斑玉。在慈禧太后的心中,这四条小狗也应是自己的一班倖臣啊!

探视完后,慈禧太后又下了命令,等这四头小狗眼睛睁开后,马上报给她,她要欣赏这四头小狗的眼睛。

对于慈禧的个人生活,其实相关细节不少,除了养狗,她还喜欢养花,这典型的女人天性,但是对于宫廷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慈禧虽然贵为大清最有地位的人,却处处彰显着女人的独有爱好。他喜欢花草,除了在宫中大量引进珍奇花草外,甚至外出都要带着这些东西。据曾国藩首席幕僚赵烈文记载,在他担任易州知州时,赶上慈禧带着同治去清西陵祭扫时,赵烈文这样记载慈禧的排面儿,“西太后重耳目之玩,沿途各行宫均自携花草、盆景、随处安设,随园花儿匠至八十名。”并且赵烈文还说:“如果按照过去制度拜谒陵寝如同丧礼,各行宫向无灯彩之设,今次特旨均用灯,每宫无虑白数十计。又旧时尖营帐房数架,前后腾倒而已,今次尖营二十余处,各设玻璃房六间及蒙古包等,先期支塔以俟,闻此一事,即费金至十余万。”《能静居日记》可以想到,养花尚且如此,养狗的专业队伍不知道养浪费大清多少银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