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夕思》:在失眠的秋夜里
你我都曾有过辗转难眠的时刻,在失眠的夜晚,或许会忆起纷繁的往事,或许会担忧茫茫的未来,这些都会使我们觉得长夜漫漫。而唐代诗人贾岛在失眠的秋夜里,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进了《夕思》一诗中,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
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
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

“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秋夜漫漫难以迎来曙光;计时的滴漏才刚刚指向二更时分。在某个秋夜,诗人辗转难眠,越是这样,他越盼望着天亮,然而,长夜漫漫,似乎没有尽头,不禁使人怀疑,清晨的曙光还会不会来临?于是,诗人去看计时的刻漏,却发现才到二更时分,天明尚早,还要独自咀嚼失眠的味道。

“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我枯坐着回忆着山水的风景;在寂静无声的秋夜里听着唧唧虫鸣。在寂静的秋夜里,诗人枯坐着,他忆起了往日的游赏,徜徉于山明水秀之间,是何等的逸兴飘飞。如今,在寂寞的秋夜里,所听闻的,只有唧唧虫鸣,只让人觉得,夜更加空旷,人更加孤独,如何让人不心伤?

“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秋风吹落洞庭湖畔的树叶;天姥山上的月亮在云彩间徘徊。夏去秋来,万物萧瑟,秋风乍起,黄叶飘飞。有感于秋日的肃杀,诗人觉得人生荒凉萧疏;望着天姥山之上的月亮在云彩的间隙忽明忽暗,他觉得就像自己捉摸不定的人生。诗人并不能同时见到洞庭的落叶,天姥的月亮,他以这两处地名对举,是在暗示自己飘零的现实。

“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我应该会乘月向东而去;却该如何实现辅佐国君的理想呢?从洞庭到天姥,诗人乘舟一路向东,距离都城却已越来越远,距离实现理想又更远了一步。要知道,诗人的理想是要辅佐明君,成就一番功业,但如今却与理想渐行渐远,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去实现它,怎能不感慨系之呢?

当初的理想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从古至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人惆怅。或许,你我都曾像诗人那样心怀理想,甚至觉得可以手到擒来;然而,你我追寻半生后再回首,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早已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又美又暖的冬日诗词,适合朋友圈置顶!
【1】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忍他寒。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宋·朱敦儒《鹧鸪天》一年的日历又将翻完了,岁暮天寒,风雪将不期而至。“且插梅花醉洛阳”的朱敦儒,他喜欢冬天,即使冰天雪地,寒风瑟瑟,他也不太在乎。竹杖芒鞋漫步于村舍之间,或坐着一顶轿子四处转悠。有酒有闲有梅花,这样的冬天,在诗人眼里是相当可爱的。【2】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绿窗花影2024-02-01 11:08:26
0000杜甫五律《熟食日示宗文宗武》读记
杜甫五律《熟食日示宗文宗武》读记(小河西)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松柏邙山路,风花白帝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或已移居赤甲。熟食日:即寒食日。寒食节禁火,只吃预备的熟食。《荆楚岁时记》(梁-宗懔):“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xíng)大麦粥。”刘商《滑州送人先归》:流浪的人在天涯
“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在春秋的轮回中,游子的脚步遍布天涯,心中的愁绪却无处诉说。唐代诗人刘商有感于此,写下了《滑州送人先归》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河水冰消雁北飞,寒衣未足又春衣。自怜漂荡经年客,送别千回独未归。墙头草说2024-03-07 12:08:07
0000皇甫曾《寄张仲甫》:人生唯有别离多
所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海海,相逢是缘,但在这一生中,终究是聚少离多。在离别之时,我们便会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有感于此,唐代诗人皇甫曾写下了《寄张仲甫》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悲风生旧浦,云岭隔东田。伏腊同鸡黍,柴门闭雪天。孤村明夜火,稚子候归船。静者心相忆,离居畏度年。墙头草说2024-02-24 08:08:5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