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为何叮嘱刘姥姥“再别求亲靠友”?作者另有用意!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夫人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这样大方,不是念及亲戚之情,而是对刘姥姥讲的那个信佛得子的故事的报酬:王夫人也是失去了“十七八岁”的儿子,也是“吃斋念佛”,也是“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所以这故事一讲出来,“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这一点,我在《面对贫困的刘姥姥,贾母送几件旧衣裳,王夫人却为何豪掷巨款?》里已经讨论过了,不再赘述。

不管是这个故事,还是后来游大观园闹的笑话,刘姥姥给荣国府带来一股新鲜欢乐之风,没有什么丢人的。所以王夫人赠银时叮嘱“再别求亲靠友”,也不是警告她“下次不许来找我”,不是嫌丢人。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么句话呢?
这话其实很平常,就是普通的套话,好像你给晚辈小孩子个红包:“买本书看吧,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用之材”,难道就是批评他现在不好好学习吗?这也太玻璃心了吧?王夫人给刘姥姥一笔钱,总不能说“拿回去买点儿吃的喝的,可别饿死了”吧?

为什么可能跟给小孩红包类比?因为“再别求亲靠友”之前,还有两句:“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建议刘姥姥投资买地或者做生意,这是正常的运营。王夫人虽然不擅长管家,毕竟是大家主妇,见过世面的,这样顺嘴的建议很平常。可是对于刘姥姥来说,就不平常了。

不,对于刘姥姥来说,也很平常。这次进荣国府,她得到一百零八两银子,还有无数衣料、果品、药材、甚至茶碗,价值不菲。除了不能久存的果子点心,她就是一件一件变卖着,也足够一辈子花用了。
可是,如果是这样花用起来,钱再多也是坐吃山空。何况刘姥姥已经老了,“老健春寒秋后热”,活不了几年了,她的女儿女婿可还年轻,还要活好几十年,还要给儿子娶媳妇、打发女儿出嫁呢。如果真的只是一笔死钱,女儿女婿可未必舍得一掷千金。

咦,刘姥姥王狗儿这样的家庭,能遇到什么事,需要一掷千金的?
除非是为了救巧姐。
贾家败落之后,巧姐失去依靠,被“狠舅奸兄”拐卖到娼寮。当初贾赦买嫣红,花了五百或八百两(各版本不同);巧姐是雏妓,又没经过歌舞等专业训练;虽然是败落的国公府的小姐,但“狠舅奸兄”和老鸨未必敢拿这个宣扬;巧姐身价当然值不了那么多钱。

但,如果需要拿出当年“打秋风”所得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来解救巧姐,恐怕王狗儿是不会愿意的,刘姥姥也会犹豫。
只有拿着那笔钱运营,或是做生意,或是买地收租,有了固定的进项,家资也更加富裕,王狗儿才会答应刘姥姥,拿出一笔钱来替巧姐赎身,然后给板儿做媳妇——既是解决了孩子的终身大事,也给巧姐一个归宿。

《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真不是虚言。王夫人的两句套话,却在遥远的八十回以后,得到印证。
专注和迭代是高手的护城河
在上一节内容中,我们了解了如何找到高价值且高优势的事情?那找到之后如何去做呢?其中提到了第三点:设立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然后对目标进行分解,制定计划,一步一步去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专注、迭代。而这两点也恰恰是当下的人们,也是我自己最欠缺的两点。熊红娟拆书家2023-07-28 15:20:19
0000女文工团员的最后下落
00024为“王熙凤”而生的乐韵:因爱拒演《红楼梦》,28岁含恨跳楼自杀,原因让人唏嘘
人说太渴望什么,就容易被什么限制,能给你海誓山盟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富书作者:加加;主播:苏芮菡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1995年,香江旭日东升,繁华依旧。然而,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某处破旧公寓前,一位貌美女子决然地从13楼一跃而下,草草结束了自己28岁的生命。在她离世后,近在咫尺的母亲,拒绝认领尸体。曾对她山盟海誓的男人,也销声匿迹。这个苦命的女子,究竟是谁?紫网2023-10-14 15:05:060000这3种钱不能省,越省越穷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钱是生活的底气,也是生活的动力,年龄越大,越觉得钱特别重要。会赚钱,才有能力过上想过的生活;会赚钱,才有勇气对不喜欢的说不。赚钱是人生的基本技能,如何花钱更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正如李嘉诚所说:“金钱用得其所,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些钱要省,有些钱却不能省,生活中这3种钱不能省,越省会越穷!01人际交往的钱钱债好还,情债难还。紫网2023-10-16 11:39: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