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李贺《南园十三首 · 其五》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腰佩利剑,去收复藩镇控制下的中原五十州呢?请您暂且走上凌烟阁看看,哪一个是文弱书生,被封万户侯的?
注释

南园: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畴平地。吴钩:一种头部呈弯钩状的佩刀。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暂上:一上,试上。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若个:哪个。万户侯:受封食邑达一万户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禄。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爱国诗。李贺,字长吉,因居河南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宜阳县),后世称“李昌谷”,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就在于融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于一体。面对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诗人一腔热血,却深感报国无门,“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之悲,正很好地道出了李贺之悲。“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出口就大气磅礴,气壮山河,正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样,直击人心。
“吴钩”,是一种特殊的意象,原指有弧形的剑,相传为吴王阖闾所作。古人喜欢用来寓意武力、武功、战争、男儿报国雄心。关于“吴钩”入诗,极为普遍,“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李白《侠客行》)“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李益《边思》)“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诗人的理想是消灭藩镇割据,重振大唐雄风。可是,现实却只能闲居南园,无所作为。当理想照见现实,在理想之下,现实之上,就存在巨大落差。这落差中间写着两个大字——无奈。他自己无能为力,是不是就不管了呢?不是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就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上战场报国,却写诗寄希望于天下有志之士能够都像凌烟阁上的将军一样,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胸怀。一般人隐居南园,只会写一些山水田园诗,可是诗人却心系天下,无法只关注自己的小日子。伟大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就是从伟大胸怀中喷薄而出的千古佳句。语言何其简单,气势何其恢弘。
这么大气磅礴的开头,又该如何收尾?如何才能压得住阵脚?诗人大笔一挥,一蹴而就,“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我”为什么没有能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因为“百无一用是书生”啊。盛唐诗人普遍主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我”何其不幸,只是作了一个书生,但“我”羡慕那些凌烟阁里的将军,希望天下男儿有朝一日都能建功立业。这就将个人的悲愤、无奈无限放大,化作动力,来鼓舞其他男儿。

诗人多么渴望能像高适那样弃笔从戎,通过高家枪,“一剑霜寒十四州”,最终也能“万里觅封侯”,功成名就,实现男儿梦。然而,他连进士都没有资格拥有,就是因为父亲名字中有一个“晋”字,与“进”同音,需要避讳。终其一生,留给李贺的尽是遗憾,满是辛酸,那种悲愤可能比任何一个诗人都要严重得多。一方面是报国的理想,一方面是仕途的无望,满腹才情,无处施展。两者叠加一块,便导致李贺的一生极其抑郁,最终英才早逝,令人心悲。“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样的结尾转折性很强,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不直说,却通过反问句,让你去思考人生。精彩的人生,理应奋斗。身处逆境的李贺,心比天高,壮志凌云,浩然正气,令人感动。这首爱国七绝,千载而下,不知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奋斗了一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理想献身,值否?想必每个人读了李贺的诗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愿大家都能沿着自己的理想去追逐,光明一定在前方。与其苟且一生,不如拼它一场,万一就实现了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辛弃疾水平最高的21首词,怎一个狂字了得?
首发2023-09-2223:00·包子有褶不在肉上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后在江西上饶筑带湖新居,内有一屋名稼轩,因自号稼轩居士。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自幼体格魁梧,膂力过人,“目光有棱,背胛有负”,就是到了晚年,他的精神依然还很健旺。紫网2023-10-17 09:21:450000因为没有完美,我们才会追求完美:这才是打开《汝坟》的正确方式
诗经中的《汝坟》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对一位在汝水岸边砍柴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无比思念和重逢之后的喜悦,全诗以女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一唱三叹,读来动人心扉,但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年之问——在家国大事面前,一个人到底该何去何从?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诗呢?请跟随小话诗词的解读,走进诗歌,在唯美动人的文字间感悟诗经时代的美好与纯真,守望与相思。诗歌再现汝坟小话诗词2023-07-28 09:56:02
0000杜甫五律《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读记
杜甫五律《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读记(小河西)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乱后嗟吾在,羁栖见汝难。草黄骐骥病,沙晚鹡鸰寒。楚设关城险,吴吞水府宽。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干。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影著啼猿树,魂飘结蜃楼。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