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历史上最懂科学的刺客和情报学家!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候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鬼谷子·揣》
读书心得:
1、释义:
怎样才叫量权呢?就是要计算一个国家地域的大小,考虑谋士的多少,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强弱,估算人口有多少,他们的贫富情况如何;考察一国的山川地貌的险要与平易,利于固守还是利于敌方进攻;考察一个国家的臣子谁擅长谋划长远,谁只看重眼前;推断君臣间的亲疏关系,知道哪些人贤德,哪些人不贤能;判断对方宾客中哪些足智多谋,哪些是平庸之才;观察国家命运的发展趋势,哪国有吉福,哪国有凶祸;考察诸侯间的结盟关系,谁是可以效力的,谁是不能效力的;考察民心向背和变化状况,哪国民心安定,哪国民心不稳,谁被人民热爱,谁被人民憎恨。对上述事态发展变化进行准确辨明,才能叫作量权。
2、感悟:
“量权”,强调要善于权量天下局势,即对一国的经济实力、兵源情况、地理位置、人才有无、诸侯国联盟、民心背向等进调查研究。其实和下节要讲的“揣情”相对应,一个是显性的,一个是隐性的;一个是权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一个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和隐形软实力,充分掌握,并将其为我所用。
以前经常听闻西方人说中国人不懂科学,但其实从鬼谷子关于何谓“量权”这段话的描述来看,我们的老祖宗不但懂科学,而且将科学中量化分析的一套方法论的东西可以说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甚至很是恐怖的地步:可谓是条分缕析、纲举目张,方方面面,尽在其中。从经济、地理、人文、兵源、人才、联盟、民心向背等各个方面的强弱、多寡、大小等方面进行衡量和收集情报和资料。
单从人才储备这一个小项说起,鬼谷子老先生具体考量的点就能够做到如此之细分:哪些臣子擅长谋划,哪些臣子眼光长远,又有哪些目光短浅,哪些臣子是贤德而无能的,哪些是有才能而无德的,以及臣子和君王亲疏远近关系等,还有就是敌对国家臣子中哪些是足智多谋,哪些是平庸之才,更进一步,敌国中哪些臣子可以被收买,对方的喜好是什么等等,如果我方都能掌握的一清二楚。说实话,鬼谷子老先生这一套分析方法,有点像当下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搜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和数据,就能把对方的个人家庭情况、工作薪资、喜好偏爱、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比你自己还更懂你。
其实如果一个国君如果能够详细掌握鬼谷子老先生“量权”中提及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就已经很是恐怖了。如果绝大部分都掌控在我的话,那么,让他去刺杀一个敌人,绝对应该是小菜一碟;往大了说,两国交战,打胜仗也就像过家家一样轻松了吧。当然话又说回来,这背后的情报收集工作也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
因此,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鬼谷子的话,他应该是算得上最懂科学的刺客和情报学家吧
封神第一部,洗白妲己?
▲纣王为何对妲己情有独钟?《封神第一部》给出的解释是:妲己是纣王的知己,她懂他的雄心壮志。千呼万唤始出来。压了好几年的《封神》终于开始点映了,这部号称“国民神话史诗“的电影究竟拍得怎么样呢,嗯,反正小编是已经看过了,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动。比如,妲己不再是红颜祸水的注脚,而是一心报恩的狐妖。这一点算是破除了刻板印象。身世:无辜牺牲大遗产2023-07-30 14:05:58
0000拔都:成吉思汗最出色的孙子,横扫半个欧洲,令西方颤抖几个世纪
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称雄的时代,蒙古人的王者成吉思汗的威名至今耀眼,而作为金帐汗国的实际建立者同时也是成吉思汗孙子的拔都,则靠着自己的血与剑带领蒙古人西征,一度打到维也纳地区,也将金帐汗国的疆土向西扩展到西斯拉夫人的定居地,令整个东欧和中欧闻风丧胆。拔都历史研究室2023-07-28 10:56:07
0000上官婉儿私生活比武则天还混乱,一块墓志铭揭开了历史真相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在大众的潜意识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女子不能做的,如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等。然而在唐朝,不仅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还有太平公主、韦皇后、上官婉儿等女性,在皇权之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历史上关于上官婉儿的记载并不多,只能在野史中寻觅到蛛丝马迹。文史馆2024-02-04 15:07:10
0000刘备不重视一谋士,被曹操挖走三代重用,后代还出了个新中国元帅
古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刘备。刘备也曾产生误判,而轻慢了一个高级谋士。结果,此人成为曹操的座上客,被委以重任。曹操死后,这个谋士继续受到重用。那么,这个谋士是谁?有什么过人之处?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东汉末年,汉室日渐势微,汉献帝成为橡皮图章,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在这个大环境下,群雄并起,名将如云,谋士扎堆。由于历史原因,三国的谋士,大多出自河南。历来现实2023-07-30 11:41:59
0000安市城之战,2万唐军迎战15万高句丽靺鞨联军,斩首2万投降3.68万
安市城之战发生在公元645年,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役,战争的起因是: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杀高句丽王荣留王,另立高藏为王,渊盖苏文独揽大权,然后联合百济攻打唐朝藩属国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救。唐太宗李世民要求渊盖苏文放弃攻打新罗,但渊盖苏文不听,唐太宗于是决定御驾亲征,于是第一次唐征高句丽之战爆发。紫网2023-10-15 16:5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