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溪边白鹭,我来告诉你:“溪里鱼儿已经寥寥可数。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们大家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
在那个白沙远浦,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我说:“你呀,不如飞去那里随意觅食,吃饱了再飞回来。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注释

堪数:不堪一数,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汝(rǔ):你,指白鹭。物我:物与我,即白鹭和它的主人。这两句是说请白鹭勿食吾鱼,应和主人欣然相处。白沙远浦:远处的白沙岸边。青泥别渚(zhǔ):别处的青泥洼地。剩有:尽有,多有。听君:一作“任君”。一缕:指白鹭顶部的白色羽毛。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托物言志词。题中“鹭鸶”,即“溪边白鹭”。词人喜欢钓鱼,可是有一只白鹭很会捕鱼。要是再这么下去,词人可能就没啥鱼可钓了。所以,词人终于在白鹭逮鱼的时候,准备跟白鹭谈一下。这种想法,本身就充满浪漫主义,比较童趣天真。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喝醉酒,推倒松树的情形,十分风趣幽默。“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他说:“我来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们大家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词人为何爱惜鱼儿,一则为了垂钓之兴,二则劝白鹭不要赶尽杀绝,三则为了大家和平相处,彼此增添情趣。

鱼儿是自由的象征。词人赋闲在家,不就如同溪水中的鱼儿。原本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又何必要被凡尘俗事打破呢?在自由自在的世界里,做自己,为何不支持而要剿灭殆尽呢?每个人都有一个桃源。词人为了守护心中的桃源,劝谏白鹭可以去远一点的白色沙岸看看,“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你呀,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吃饱了再飞回来。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但请不要来打扰我的世界。如果你能尊重我,那么我也会尊重你,和平共处。在词人眼中,“溪里鱼儿”与“虾跳鳅舞”是有本质区别的。“溪里鱼儿”代表善类,“虾跳鳅舞”代表恶类。白鹭你若有鸿鹄之志,就应该惩恶扬善,而不应该怕软欺硬,甚至落井下石。如此,词人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固守理想与秉持正道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纵览全词,全程以对话入词,为千古之未有,极具开创新性,一扫铺陈直白之无聊,而极其风趣幽默,别出心裁,使人耳目一新,天然成趣,悠然心会,妙处自然遍知,是为托物言志词中的绝妙佳作。
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10首关于夏天诗词,停止内耗遇见万般美好!
昨天,三伏正式拉开序幕。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处于小暑和立秋之间,天气既潮湿又闷热。我国古人在诗句中就描绘了三伏的酷暑难耐,如“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等。夏欲诗文字坊2023-07-29 08:35:01
0000杜甫七古《夜闻觱篥》读记
杜甫七古《夜闻觱篥》读记(小河西)夜闻觱篥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歘悲壮。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杜甫五律《不离西阁二首》读记
杜甫五律《不离西阁二首》读记(小河西)不离西阁二首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地偏应有瘴,腊近已含春。失学从愚子,无家任老身。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西阁从人别,人今亦故亭。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此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时杜甫客居夔州西阁。这组诗写作时,杜甫已准备搬离西阁。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地偏应有瘴,腊近已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