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82

李嶷《林园秋夜作》:在月光下的秋夜里

紫网2023-10-16 12:35:050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李嶷状元及第,官右武卫录事参军,他的诗风清静,有高格,其中《林园秋夜作》一诗被后人评价为“清彻到底,不减高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我高卧林泉以躲避残余的暑气;白色的云朵静静地浮在天空之下。在初秋时节,暑气尚未完全消失,诗人来到园林闲住,寻得了秋日的清凉,全副身心也随之松弛下来。所以,他能够以悠然的眼光看待世界,此时,白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幕之下,与诗人的心境相映照,让人体会到天人合一的玄妙。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自然风物这样令人赏心悦目;就不必枉然地面对酒杯了。身处初秋的风物之间,诗人体验到了极致的乐趣,这种乐趣来源于对自然的体验,无关乎尘世的悲欢。在这种时刻,小酌一杯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必再徒然地对着酒杯,搜索枯肠,而是以酒助兴,更好地体会这种最本真的乐趣。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月光洒在每一颗凝结的秋露之上;萧萧竹声伴着夜晚泉流的淙淙声。诗人仰望夜空,发现月色如纱,借着月光,可以清晰地看到凝结在草木间的露珠,它们映照着月光,晶莹剔透,映出最纯真的秋夜。此时,秋风拂过,竹丛发出萧萧声响,伴着夜晚泉流的淙淙声,奏出一首秋天的夜曲。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凉爽的秋风拂过我的襟袖;这种意兴该与谁分享呢?此时,凉爽的秋风拂过襟袖,令人通体清爽,刹那间,襟怀也变得开阔,高远而玄妙的思绪在月夜下飞扬,这是人生最自由的感觉。在诗人看来,这是自己的独特体验,其间的乐趣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么便独自享受好了。

在月光下的秋夜里,诗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这是一种极致而又难得的人生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专属于个人,不必分享,也无法分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