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青海湖是海?海东、海西、海南、海北在哪
青海省夹在新疆、西藏、甘肃、四川之间,地处高海拔地区,也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地区。青海省大部分位于雄伟的青藏高原上,人口并不多。2022年,青海省的总人口约600万,与东部一个较大的地级市相当。人口少,行政区划自然也不会多。青海省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也只有8个地级行政区。

青海省的地级行政区,大的非常大,小的非常小。最小的是省会西宁,面积只有约0.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海西州面积最大,达到32.5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总和,而人口只有约46万。

青海省8个地级行政区,分为2个地级市和6个州。除西宁市、果洛州、玉树州、黄南州,另外四个皆以“海”开头,分别是: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

四个以“海”开头的地级行政区,这个“海”当然指的是青海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4600多平方公里。青海湖,藏语称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青海湖的定名是在北魏时期,在北魏之前,这片湖泊称为西海或仙海、卑禾羌海等。在清朝的时候,“青海”的后面加一个“湖”字。青海省几个靠近青海湖的地级行政区,以青海湖为中心, 分别是: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
青海湖以东其实还不是海东市,而是省会西宁市,西宁市往东才是海东市。为啥西宁市不叫海东市呢?

汉武帝打通河西四郡后,又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3年)沿湟水谷地打通了现在的西宁,当时称为西平。北宋徽宗打败了盘踞在湟水流域的唃厮啰王朝,将其都城青唐城改为西宁州,时间是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 。从此这座“夏都”称为西宁,沿用至今。1978年设海东地区时,青海省已经有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就差一个海东了。
海西州占据了青海省西北大部分,以昆仑山脉为界,柴达木盆地就在海西境内。长江的发源地沱沱河也发源于海西州,只不过是格尔木市的飞地。格尔木是海西州名气最大的城市,海西州首府在德令哈。

在人口只有46万的海西州,德令哈是首府,是新疆通向西宁以东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没有修建高速公路之前,从新疆去西宁及以东地区,主要就是走315国道(青海西宁至新疆喀什),同时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也经过德令哈,战略地位非常突出。格尔木虽然没有成为海西州首府,重要地位丝毫不逊于德令哈。

海北州和海南州堪称是青海的湖北、湖南,但又和鄂湘有很大不同。鄂湘以洞庭湖为界,北岸是湖北省,南岸是湖南省,可洞庭湖都在湖南省境内。海北州和海南州则不是,二州以青海湖为界,各一半水面,而青海湖东岸的日月山,也是二州各一半。

有人担心我国有两个海南,会不会混淆。这个基本不会,海南省简称为琼,青海的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为海南州。就像河南省简称豫,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则称为河南县,弄混淆的概率很低。

青海省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1、南部的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人烟稀少;
2、西北部地势较为低平的柴达木盆地,人口也不多;

3、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谷地(含湟水谷地),集中了青海省的大部分人口。
青海湖区域较为适宜人类生存,秦汉以来,青海湖区域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羌人不断向山下拓展势力范围,五胡十六国几个凉国在这一地区疯狂厮杀,南北朝至唐朝前期还有吐谷浑在这里盘踞,战争不断。

唐朝和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相爱相杀,明争暗斗上百年。站在吐蕃角度看,如果控制了青海湖区域,北能威胁到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东能威胁到唐朝国都长安所在的渭水谷地(关中平原),东南可入川,西南可入藏。站在唐朝角度看,控制了青海湖流域,则可保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战略安全,又能打开吐蕃的大门,好处多多。

在青海湖区域立国的吐谷浑,就成了唐朝与吐蕃的重点战略目标。虽然唐朝多次出兵削弱了吐谷浑的军事力量,但最终占据青海湖的却是吐蕃,这让唐朝在与吐蕃的地缘较量中有时处于下风。自唐以后,无论是宋元还是明清,只要他们争夺西北,无不重视青海湖区域,青海的大部分人口多集中于此。
一口气看完金朝119年历史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疆域囊括了北方和东北地区,西与西夏、蒙古接壤,南与宋朝对峙。建立于公元1115年,亡于公元1234年,国祚119年,传6世10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金朝的历史。紫网2023-10-16 18:05:110000秦始皇的10个冷知识
第一、万里长城不是秦始皇修建的,而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是把六国之间的长城连起来了。第二、秦始皇被推为中国首位皇帝,但他对于自己的称号并不是满意的,他认为自己是"万世帝王",而非"皇帝"这一称号。第三,秦始皇拥有33个子女,32个子女都被肢解,却没一个是善终,结局死的都很惨。为何说驼峰航线是“死亡航线”也是抗战的生命线?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主讲:三喵先生策划:三喵先生责编:马戏团长全文约3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循迹晓讲2023-07-30 09:05:39
0000民间故事:寡妇遭遇鬼敲门,生活却日益富足,道士:她相公回来了
老话说得好,死者为大,我国自古以来,对逝者都怀揣敬意,一方面是道德习俗,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人死后魂魄尚在,自然不能太过放肆。明朝嘉靖年间,福建以南有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名叫康小基的年轻人。他是个普通的渔夫,生的人高马大,不过他不甘平凡,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仗剑走天涯,荡平天下不平事。书剑庸人2023-07-28 13:14:2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