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苏妲己的苦,才知秦可卿是只狐狸精:红楼里姓胡的人那么多
金陵十二钗里谁最美?秦可卿绝对是网友呼声最高的。
秦可卿字“兼美”,一人独得黛玉、宝钗二人之美,黛玉和宝钗啊,在十二钗中都是翘楚,秦可卿得二人之美,那得美成什么样?
美成什么样?原著送她两个词:一个“风流袅娜”、一个“鲜艳妩媚”。
一个人既“风流袅娜”,又“鲜艳妩媚”,不知您有没有感觉,反正我觉得哪里怪怪的。

中国四大美女中,有风流袅娜之美的,大概是西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比自然之花柳更风流,与花鸟共争春,是天然之风流。
而得“鲜艳妩媚”之称的,必是杨玉环。那是富贵和欲望堆起来的尤物。
西施和杨贵妃虽都是极品美人,但她们的美绝对不能融合,风流袅娜是瘦的,是柔弱无骨的;而鲜艳妩媚必是有肉感的,所谓胖美人是也。
这明明是两个相反方向的美人,怎么能合二为一呢?你见过又胖又瘦的人吗?
没有,除非……她不是人……
宝玉的艳遇
宝玉在太虚幻境第一次见秦可卿,网友都以为是一场绝世艳遇,细品其实是一场诡异的狐妖现形记。
1、【更可骇者】
注意宝玉见到秦可卿的反应,不是见到美女的眼前一亮 ,而是“可骇”。
“骇”,本意是马受到惊吓,此处引申为宝玉受到惊吓。
宝玉天生爱女孩,见到如此一位美人,却一反往常想要亲近的欲望,而是吓了一跳,是什么吓到他了?
2、【兼美】
宝玉梦中见到的秦可卿,就是一位既鲜艳妩媚,又风流袅娜的美人,所以字“兼美”。

网友都羡慕此时宝玉的艳福,遇到一个集中黛玉、宝钗之美的美人。
但宝玉的体验绝对不佳,因为秦可卿呈现出的状态,是忽胖忽瘦,一会儿是宝钗,一会儿又是黛玉。
一句话,她是会变身的。
会变身的,不是鬼就是妖,当然也可能是仙。
无论是哪种,对于落入凡尘的宝玉来说,都是非凡经历!所以才可骇!
秦可卿是狐狸精?
那么秦可卿到底是鬼,是仙,还是妖?
她是狐狸精!
红楼梦开篇说,红楼里出现的千百形象,都是神英侍者和绛珠草的化身。
秦可卿身上有黛玉的影子,而黛玉的化身晴雯,她的死就是因为落下狐狸精的骂名!
什么是狐狸精?
会勾引人,会媚术就是狐狸精吗?不是!

像秦可卿一样,一会儿正,一会儿邪,会变化才是狐狸精!
最怕狐狸精
给网友提个醒,红楼梦的一大出处,就是封神演义!
红楼中的娲皇氏,和封神中的女娲宫,红楼中的正邪两气的博弈,和封神中的冲天红光,高度重合。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姻缘,在南京民间叫骨(姑)血倒流,是一种婚姻禁忌。
但曹翁偏偏安排两大主角的姻缘是婚姻禁忌,其实在变相提醒,顺着林家的血脉往上追溯,看看林家祖上是谁,就能解开作者苦心隐藏的真心话。
林姓的来历,竟是商朝少师比干!那个被挖心的亘古忠臣,天下第一忠臣!

比干是死于谁手?千年狐妖苏妲己!大商王朝死于谁手?狐狸精!
宁国府的败亡,也是始于秦可卿是个狐狸精!
四大家族死于“胡”姓人
狐狸精的可怕之处,在于她魅惑的本领。
世上的好人不可怕,好人我们把她当榜样,供起来;坏人也不可怕,坏人把他当反面教材,评判她。
最可怕的是狐狸精披上了凤凰的外衣。
秦可卿就是苏妲己的处境。
苏沪之女苏妲己的魂魄,在恩州驿站已经被千年老狐吸去,原著说是“借体成形”。

苏妲己是名门之女,是知书达理的凤凰,被千年狐狸精借体后,成了狐狸精的代名词。
秦可卿本是秦业的女儿,因此她得到贾母和宝玉的喜爱和尊敬。
但在宁国府中沾染了尤氏的狐狸精味,名门女的身体,被尤氏贬低成勾引公公的扒灰女。
当真和假混合一体,真假不分,就成了胡,所以秦可卿死后,你看贾蓉的续弦妻姓什么?姓胡!
所以宝钗和黛玉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俩一义结金兰!
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姓胡的人,都不是好人!
给晴雯下虎狼药,把尤二姐的男胎打下来的太医,姓胡!
贾政的清客叫胡斯来,贾雨村是胡州人氏……

“胡”,是真假不分,混为一谈,是凤凰和狐狸精融为一体。
四大家族的败亡,正是死于胡姓人手里,没有正邪,没有信念,世上人只讲利益很可怕。
纣王命人把云中子杀狐狸精的松木剑烧了,最后不得不和摘星楼的大火一起,葬身火海,陪葬的还有大商王朝……
所以秦可卿死后,贾珍说家里灭绝无人了,贾珍说的不是假话,而是真话,秦可卿被成功变成狐狸精之时,就是贾家的安宁被打破之时……
四大家族最终走上败亡的罪魁,是胡姓人……
强烈推荐这本值得每年都刷一遍的好书!
每天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最近重温了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如醍醐灌顶。上一次读这本书,大概是一年前了,那个时候,懵懂无知,对于读书的理解是读读读,然后就没有了。所以,读这本书,也没有什么感触,只是读过而已。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是好朋友赠送。但当时的读,只是草草了之,并不明白,何为一年顶十年,并没有实践书中的内容,但经过大半年的成长,对于读书有了全新的理解。新用户37627uFC2023-07-31 12:15:30
0000《吸引力法则》:让你心想事成的秘密
这本书讲的是关于磁场和宇宙的秘密,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就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听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很多,但应用吸引力法则而受益的人很少。因为,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件特别可笑的事,只要随便想想,就能心想事成,这不等同于白日做梦么?但,真的是这样么,讲一个故事。紫网2023-10-14 17:49:110000《红楼梦》|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什么意思?多少人对它产生了误解?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宝钗的《柳絮词》,其中的“频借力”经常被误写为“凭借力”。这一字之差,结果大不一样。太多不读原著或不愿意用心读原著的人,用断章取义的理解,把这句词当成证明宝钗追逐名利的证据,认为她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有这种理解也不足为怪,毕竟没主见跟风的多,阅读理解能力低的也不在少数。作为“山中高士”,这首《柳絮词》其实正是帮助我们了解宝钗的绝好机会,看她到底“高”在何处。漫话红楼2024-02-29 15:07:1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