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这本颠覆我认知的好书!搞钱必看!
想成为富人的人很多,真正能成为富人的,却寥寥无几。
普通人和富人的差距到底在哪?是运气?思维?还是能力?
为什么许多人节衣缩食、穷尽一生也无法跨越阶层,成为富人?
读完这本《真富人,假富人》,我才发现,富人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只要会做加减法,懂一点经济思维,不用节衣缩食,不用担心失业断薪,轻轻松松就能存下钱。

这本书是韩国“会计之神”史景仁,写给普通人的理财逻辑思维课,也是一本拿来就能用的实用致富手册。
读懂这本书,打破“死工资”的天花板,给自己打造持续增加的收入!
分享书里3个特别颠覆我认知的观点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财富自由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财富自由等同于“有钱”,把“有钱”定义为有房有车有存款。但是,集齐这三个指标的人,都是有钱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中的许多人“荣升”房奴、车奴后,却离“有钱有闲”的幸福生活更远了,变得更加焦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源在于,我们把“财富自由”理解错了!财富自由的本质,不是财富,而是拥有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财务自由≠财富自由。我们追求的有钱有闲的生活,不应该以拥有多少钱、车、房作为判断的标准,而应该以“净资产”作为参考指标。净资产怎么计算呢?很简单,净资产=资产-负债。哪些算资产呢?比如,现金、存款(活期 定期)、押金、汽车、房子……哪些算负债呢?比如,车贷、房贷、信用卡透支额……我们可以罗列一张资产清单,将自己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对号入座,二者相减就能得到净资产额。把净资产额作为理财目标,就不会陷入财富自由的误区,变成看起来“很富”却活得很辛苦的穷人。2、利润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想理财,就从记账开始。相信很多人也跟当初的我一样,掉进过“记账理财”的误区吧。开始记账理财时,每天都要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盘点今天的收入和支出。月末还要再总结一下当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再计算出总资产额。实际上,这种操作方法在实操中存在很多问题:坚持记账,是一个很反人性的行为,枯燥、还容易激发负面情绪,很难长期坚持;操作过于繁琐,每天记账都要把各大消费app和银行卡翻一遍,容易错漏。(在各大app里查找消费情况时,还特别容易分心走神,不知不觉就刷起了种草视频……简直就是时间黑洞!)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更简单易操作的记账方法,只需要两个公式就能搞定:当月净资产额-上月净资产额=当月利润当月收入-当月利润=当月支出这就相当于我们每个月记账,只要月末盘点一次,算出当月和上个月的净资产额相差多少,再用当月收入减去差额,就能算出这个月的支出。如果支出金额很高,那我们直接查找刷卡金额、转账明细、现金支出情况,就能明确这一个月大概的消费情况,以及下个月要在消费支出上如何调整了。3、系统收入经常听到一句话:打工人做一辈子也很难发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打工人是拿固定薪资,如果一天没上班,那就一天没有收入,所以打工人必须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上班,才能确保收入。单一的收入渠道,就导致我们财务上抗风险的能力很差,一旦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比如失业,就会陷入被动境地。尤其是在叠加了房贷、车贷以后,只靠工资收入来维持,抗风险的能力就更差了,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想提高财务抗风险能力,一定要记得一句话: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钱不是靠省出来的,比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所以,要增加自己的收入渠道,而不是仅靠“死工资”来维持。有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的,可以运营自媒体、演讲、开发课程……丰富收入渠道,打造“系统收入”。“系统收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动收入”“睡后收入”。如果能做到“系统收入”超过“维持生计费用”,就意味着,即便我们不出去工作,每天能按时收到的钱,也足够维持生计,甚至还能攒下钱,根本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其实说穿了,我们羡慕富人的生活,是羡慕他们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可以不用为了挣钱维持生计,勉强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希望我们都能早日拥有自由选择人生的底气,为自己而活,不必拿宝贵的人生去换取金钱。
《不羁的灵魂》:痛苦是自由的代价
11痛苦是自由的代价要实现真正的精神成长和深层次的自我转换,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与痛苦和平共处。没有改变就不会有成长和进步,而不断地改变总是令人不快。改变意味着要挑战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并且要敢于对安全、舒适和控制的一贯需要提出质疑,而这通常被视为痛苦的体验。钱学森36岁没结婚,妹妹给他介绍女朋友,他却说:要不你嫁给我吧
1947年,钱学森从美国回到国内。36岁的他已经当了麻省理工的教授,但却迟迟没有结婚成家,这可急坏了家里人。钱学英张罗着给哥哥介绍女朋友,没想到他却说:“要不你跟我去美国,你嫁给我吧!”钱学英原名“蒋英”,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女儿。虽然她和钱学森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是他如假包换的“妹妹”。两人的缘分,还要从父亲一辈说起。晓读夜话2023-07-29 09:40:57
0000物的新理论:哲学不是科学中的女王。
摘自:《物的理论》作者:托马斯·内尔译者:蓝江一、物的新理论这是一本关于物和物出现的历史的书。它是一本理论书,但也认真对待科学知识的历史和新物的创造。我特别受到当代科学和数学的最新发展的启发,这些发展指向对物更多基于过程的理解。本书试图展示这些发现的一些更广泛的概念性后果。欧陆思想联萌2023-07-27 19:17:51
0000细读《金瓶梅》第七回(下):山东老头儿老婆儿大骂战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温馨提示:原文里出现的诗句用黄色或红色展示;值得注意的、谚语、俗话或好玩有趣的字词句原文,用黑色标粗展示。崇祯本回目: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词话本回目:薛嫂儿说娶孟玉楼杨姑娘气骂张四舅肃苑扫痕2024-02-12 14:09:03
0000《向上一步》:不内耗,不后悔,人生可以有多爽?
这是无聊读书会的第574篇原创。艺术家:AdamBaltatu玛格达琳娜·耶希尔在她的《向上一步》中说过,在土耳其她的家乡有个习俗,如果要出门,邻里街坊会拿着水桶朝他泼水,寓意为:“希望你能像水一样,可以轻松地流过每个障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是最为柔弱的,也是最为强大的。像水一般,穿透一切,而天下莫之能胜。无聊读书会2024-02-21 13:06:3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