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试探宝玉诗才,明明很满意,为什么还不停骂他?
很多人不理解一件事,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贾宝玉表现出彩,在清客相公面前,给贾政挣足了面子,为什么贾政明明很满意,还是不停地骂宝玉呢?从贾政斥骂的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宝玉题联的内容,比如说不好,更不好,胡说。一类是对宝玉的人身攻击和侮辱言辞,比如孽障、蠢物、畜生,总之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我一度怀疑,读书人出身的政老爷,为人一向正经,也算是红楼梦里难得的行得正的贾府子孙,这些难听的字眼怎么能从他的嘴里骂出来的?整部红楼,贾政唯一集中骂人的一次,大概也就是游园这次对宝玉的辱骂了。当爹的骂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今皆然,但像贾政这样把最难听的字眼都骂出来的,也的确少见。像贾赦、贾珍这样的自身不正的子孙,够无耻够没有底线了吧?但也没见他们训斥自己儿子时如此恶语相向,偏偏一向作风正派的政老爷,骂起自己的儿子是如此不留情面。

当然,我们知道,游园试才一回,贾政其实对宝玉始终是满意的态度,人到中年的他,看到儿子虽不喜读正经书,但到底有些歪才,外人面前也没给他丢人,所以他很欣慰。脂砚斋一句批语道出了贾政骂宝玉的根本原因:爱之至,喜之至,故作此语。俗语也说,爱之深,责之切。正因为宝玉表现很好,而贾政作为父亲,又不能跟着清客们一起放下身段公开赞自己的儿子,他赞的方式就是批评甚至辱骂。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父亲一样,从来都是吝啬于夸奖自己的儿女的,更多是批评教育式的认可和赞许,甚至下意识地说一句十分难听的口头语,但外人和做儿女的都知道,这是父亲十分满意的信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平时贾宝玉那么怕自己父亲,出门都要绕着他的书房走,这一回却敢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甚至不怕得罪了父亲。因为他知道,父亲一定是满意的,只是他的身份不允许他毫无保留的去赞赏自己的儿子,毕竟他一向是不苟言笑的严父,这也是不少人说贾政一本正经的原因所在。

就是你明明很满意,却还要装作一本正经,甚至很不满意的样子,然后恶语相向,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满意,来掩盖自己的欣慰。简言之,贾政一直在说反话,这也符合他一贯的性格,不只是对宝玉,他对任何人,都没有卸下过装备,而总是一副十分正经的表情,令人望而生畏。贾政对宝玉的满意和欣慰,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众清客对自己儿子的夸赞。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儿子呢?一个是宝玉的精彩表现,给他长了脸。人到中年的贾政,一切平平,没想到在一向看不上的儿子这里,挣足了虚荣心。再一个就是对宝玉有了新的认识,这个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儿子,没想到也学有所成了,虽然不是正道,到好歹也杂学旁收,知识储备很足。但他过去对宝玉十分严厉,也一直看不上,如今宝玉表现不错,要怎么奖励他呢?总不能自己放下身段跟他做朋友吧?那不可能。那样的话,以后他的威严何在?可宝玉确实不错啊,总要有所表示吧?所以贾政会微笑,会拈髯点头不语,这都是肯定的意思,但一直这样的话也不行啊,宝玉看到了还不得骄傲的飞上天去?

于是贾政就采取了两种办法,打一棍子给个枣吃。前面表示过满意,后面紧接着就是斥责。前面刚刚还风和日丽,后面接着就是狂风暴雨。让宝玉摸不着头脑去。其实大家细读会发现,贾政骂宝玉骂的越是凶恶,其实对宝玉也就越是满意啊。我想政老爷的心理,当时一定是有很多次都忍不住要给宝玉点个赞吧?宝玉知道父亲的爱之深责之切吗?他当然也知道,不然也不敢如此大胆逞诗才了。出来后,还笑着说要赏身边小厮每人一吊钱,可见宝玉这次大展诗才,也十分畅快,这大概也是他第一次在父亲跟前有这么优秀的表现,就连贾母知道了,都很欢喜。能让贾政满意,可知宝玉也的确是有些才情的。肚里没点墨水的话,就是清客们想捧也捧不起来啊,毕竟年少时的贾政,也是诗酒放诞之人啊。滥竽充数的话,如何骗得了他?其实,贾政对宝玉的赞赏和满意,又何尝不是怀念年少时的自己呢?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梁山好汉们下酒用的果子,究竟是面食,还是水果?
古人经常说:“食色,性也!”。梁山好汉们大都能抵御住美色的诱惑,但是若是让他们出家做和尚,远离美酒、美食,恐怕他们一个个地都会被憋疯。念叨着“口里淡出鸟来”的他们肯定会走出山门,痛快地找个馆子,吃上几斤牛肉,喝上几碗白酒。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心满意足。鲁智深就是上文中最好的例子,美酒的香甜早就使他忘记了长老关于三皈五戒的教诲。喝得醉醺醺的鲁智深没少在佛门净地撒野。贡子曰2024-02-16 13:09:01
0000普通人生存法则:实事求是,平常心,无为而为
陈小杰读书2024-01-30 08:10:31
0003石头记索隐①⑧:李紈结子一品兰,方氏三节晚韶华。
#大有学问#李紈也是有争议的人物,作者透露了信息如判词和晚韶华所言。但也隐含了一些真情。也就是风月宝鉴背面的故事。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住处:开始是荣府王夫人住处后院,出西面的西直门的西角园,管理着迎春惜春探春。“西”字在《石头记》也算敏感字,作者石兄闻此则泪流满面。因为灵河西岸,蓬莱弱水西方是作者魂牵梦绕的故里-桂林方,凤仪里。李紈住的西直院暗指她是作者老家人。方氏索隐石头记2023-07-27 19:50:45
0000没有激烈的字眼,却分明感受到了爱,南昌这对父子惊艳了北宋时光
唐有诗,宋有词,是华夏文明璀璨的艺术瑰宝。提起宋词,便会想起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这些鼎鼎有名的词人,那些遣词造句的文字,那些信手拈来的翰墨,便足以镌刻千古。在北宋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的佳作在词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们就是晏殊和晏几道。不过,这对父子的人生境遇却大相径庭,唯一的共同之处便是那风格相近的婉约词作了。一、毛笔之乡,晏殊故里雪忆柔2023-07-29 08:28:14
0000与其讨好他人,不如善待自己—评《可爱的诅咒》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如同“圣母”一样的“可爱的人”他们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世”。在他们的眼中“无条件的他人的需求”永远比“照顾自己的需求”更重要。向日葵美好生活2023-07-28 16:55:4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