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二十四节气(三)
联话二十四节气(三)
张项学
(接上期)
本期刊发联话秋季的六个节气,它们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因今年现在还没到秋季,所以刊登的对联是去年或前年创作的。

13、立秋
【节气简介】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立秋是秋季的起始。气候特点是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物候现象为“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联话】
谁分公母秋,凉难入室,汗不离身,何堪恋夏翠环岸;
天惜浅深色,荷已辞塘,菊犹伸叶,怎不思陶酒梦晨。
2022/08/05
14、处暑
【节气简介】
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接近尾声。气候特点是闷热,民间有秋老虎之说。物候现象为“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民俗有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联话】
暑气渐消时,虽荷残粉面,叶减翠妆,已临收稻自堪喜;
清风方起日,且慢拨焦桐,闲斟老酒,纵使入秋何所愁。
2022/08/18
15、白露
【节气简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气候特点是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物候现象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民间习俗有收清露、酿五谷酒、饮白露茶、吃番薯等。
【联话】
送雁传书将去,七夕过风,三秋飘雨,漙露晶晶思蔓草;
举杯望月欲圆,婆娑桂影,婀娜娇姿,清光皎皎落城门。
2022/09/02
16、秋分
【节气简介】
秋分的“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一是平分昼夜,二是是平分秋季。气候特点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物候现象为“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秋分的民间习俗有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风筝、送秋牛、祭月、竖蛋等活动。
【联话】
催季只缘秋过半,叶欲挂黄,树争减负,各领风骚天意定;
调和但见日分平,夜星来早,晨露悬长,已留妩媚自心安。
2022/09/18
17、寒露
【节气简介】
寒露,顾名思义,寒生露凝。气候特点是气温下降,少雨干燥,晨露更凉。物候现象为“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民间活动有赏红叶、吃芝麻、喝菊花茶、吃秋蟹等。
【联话】
大雁空中频顾,留连凝露挂晶,白云化影霜铺地;
陶潜篱外高吟,慨叹散香佐酒,金缕飞花菊漫山。
2021/10/05
18、霜降
【节气简介】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是表示一定降霜,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气候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较热,秋燥明显。物候现象为,“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民间活动为登高远眺、赏菊饮酒、扫墓祭祖等。
【联话】
菊开篱外诗,已吟青女降霜,可有白衣传酒,无边秋色下疏木;
月洒床前韵,浸湿心花一半,带来绮梦几回,满地银光思故乡。
2021/10/19
霜降
黄叶凋恰遇风来,正月怜衣薄,云念影稀,一声归雁总牵梦;
深秋冷怎教霜落,幸金菊迎晨,红枫陪暮,几盏流光亦慰心。
2022/10/20
日历里的名胜联——2023.5.6
浙江西湖彭刚直祠(清·高鹏年)南岳西泠,大地茅庐两个;吴头楚尾,中流砥柱一人。杭州西湖于忠肃祠(清·杨鹤于)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杭州西湖九曲桥亭(清·俞樾)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西湖葛岭洪忠宣公皓祠(清·李卫)文山书院2023-07-31 11:33:36
00004副特定地点的极品对联,对仗工整,妥帖切合,让人拍案惊奇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许多地方都悬挂着对联,如果一副对联能够切合地点,那就会锦上添花,赢得人们的赞誉。我是真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今天我给大家分享4副特定地点的极品对联,对仗工整,妥帖切合,让人拍案惊奇。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吧。第1副对联:得大解脱;有小便宜。这是挂在厕所的一副绝妙对联,让上厕所的人会心一笑。紫网2023-10-14 10:36:290000【联都对联之星】石钧2022年诗作选
石钧近照【作者简介】石钧,湖北大冶人,网名龙角生。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各级诗联学会会员。著有《诗联话名著》,多次获奖并有作品入集。石钧2022年获奖诗词作品选1.依韵李林森老师《自嘲·七十初度》稀龄初度虎年秋,敢搏洞庭千里流。斧钝砺磨光闪闪,林森润泽碧悠悠。岳阳曲赋为佳酿,云梦诗联作庶馐。健笔写天尤健步,期颐此去占鰲头。联都空谷诗钟社2023-07-28 15:43:59
0000秀才刁难寡妇,出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寡妇巧对下联
中国的对联文化博大精深,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字形式,言简意赅、对仗工整,一切精髓都在玄妙的汉字之中,像谐音联、方位联、拆字联等,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在古代,对联不仅能展现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学,还能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在明朝万历年间,却有一个秀才把对联当成了卖弄文采的一种方式,经常出些刁钻的上联让人对,若是对不上来,他就会百般嘲讽。文史馆2023-07-30 15:29:0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