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人生的归宿
少年时,我们追寻诗和远方,义无反顾地辞家远行;中年后,我们寻找心灵的归宿与安适,一心一意地寻找归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郢州白雪楼》一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归宿的追寻,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蔟蔟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蔟蔟水茫茫”,我站在白雪楼中向家乡的方向远望;只见蜿蜒曲折的流水映衬着连绵不绝的苍青山色。诗人思乡而又不得归乡,只好在乡愁涌上心头之时,登上白雪楼,凭栏而立,向家乡的方向远望,但入眼的只有连绵的苍青的山色、蜿蜒的渺茫流水,而家乡更在山川之外。他何尝不知,即便登高望远,也是望不见家乡的,可仍要如此,由此可见其思乡之深切了。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我在清晨的渡口处遇到了以为从京城来的使者;他告诉我说战火已经烧到了洛阳附近。在清晨的渡口,诗人遇到一位从京城来的使者,他禁不住向其打听京师的消息,以抚慰思乡之愁。但使者带来的却是黑色的消息,淮西一带的叛军北上,战火已经烧到了洛阳附近。这让他更加踌躇,动荡的时局,战火的阻隔,使他的归期更加遥遥不定,只能独在异乡思念故乡了。

诗人常年在外漂泊,乡愁在心中悄然生长。于是,他每一天都在盼望,盼望着能够归去,为漂泊的心找到归宿。可是啊,这样的期待却一次又一次地落空,只留下落寞的诗人,天涯飘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宋词三百首 : (276) 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
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注释】白居易《浦中夜泊》:令人沉醉的冬夜
在漫漫冬夜里,时光好像放慢了脚步,黎明似乎忘记了醒来。在这样的夜晚,如果能有一颗超然闲适的心灵,一定能够发现别样的美好。有感于此,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下了《浦中夜泊》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暗上江堤还独立,水风霜气夜棱棱。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墙头草说2024-02-09 17:07:42
0000十首经典的清江引,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清江引,曲牌名。又称“江儿水”,也偶称“崛江绿”。本为元代小令,尚不见元代之前对此曲牌的有关著录。此调多用于写一些闲置的生存状态,包含某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情绪。作为曲牌,“清江引”在南北曲中均有收入,南曲并收入仙吕宫与双调,北曲属双调。可单用作散曲小令,也可用在双调北套曲,或仙吕入双调的南北合套内作结尾的一曲。1、《清江引·咏所见》佚名〔元代〕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云端书馆2024-02-03 10:08:28
0000古诗词日历 | 苏轼《行香子·秋兴》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昨天夜里,霜风凄紧,最先感受秋风萧瑟的是梧桐。完全没有办法,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为何会这样,“我”沉默不语,在空中用手书写。但是,好在,人生,不必完美。有那么,“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也就够了。早上走进庭院,感慨光阴如箭,渐渐催人老去,身患一身病。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何必管它是,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注释紫网2023-10-13 17:07: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