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冬晓》:冬日的清晨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因为,清晨不仅在时间上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且清晨独有的清新宁静的环境会让人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但冬日的清晨却给人不同的感觉。在一个冬日的清晨,宋代诗人杨时写下了《冬晓》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著瓦霜华冷,暝空晓雾均。气昏难见日,风过易生尘。
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
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

“著瓦霜华冷,暝空晓雾均”,凝结在屋瓦之上的寒霜泛着冷色;昏暗的天空中晨雾均匀地弥漫。在冬日的清晨,诗人起床后向窗外一望,看到灰色的屋瓦之上凝结了一层白色的寒霜,与微弱的晨光相映,把天地映得寒凉。这时,仍不见朝阳的影子,在昏暗的天空下,弥漫着淡白色的晨雾,就像如影随形的寒意。

“气昏难见日,风过易生尘”,天色阴沉难以看到朝阳;寒风吹过卷起漫天尘埃。此时,诗人多么期待望见朝阳,但是,晨雾迟迟不散,东方的天色昏暝暗淡,灰白成了这个清晨唯一的颜色,使人们的期待落空。不时有寒风吹过,卷起干燥地面上的尘土,与晨雾交织,使天色更为昏暗,心情更加黯淡。

“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我冲洗掉砚台中的残冰;靠近如春天一般暖意的火炉边取暖。于是,诗人决定闭门不出,可是,他发现寒意早已无声无息地来到了屋内,那砚台里的墨水早已冻结。于是,诗人生起炉火,冲洗掉砚台中的残冰,就着如春日暖阳一般的炉火,写字作诗,打发这冬日的清晨。

“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不要以为现在的寒意还不够凛冽;一旦下起雨雪就更使人惆怅。诗人见识过冬日的威力,虽然心里期待着冬日早点过去,却也明白,要想熬过这寒冬还需要时日。于是,他安慰自己,要试着去接受这样凛冽的冬日,因为,如果要下起雨雪的话,就更加难熬了,或许,以这种乐观的态度,能更好地熬过这个冬日吧。

没有一个冬日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终将迎来最盛大的繁华。此时,诗人正面临难熬的冬日,但他以乐观的态度自我安慰,相信终将熬过寒冬,迎来春日。
杜甫五排《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读记
杜甫五排《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读记(小河西)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数语敧纱帽,高文掷彩笺。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客居逢自出,为别几悽然。寒露:天渐寒,秋已暮,绝美的诗词,写尽秋天的浪漫
文/绿窗花影“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十月微凉,日子美得恍惚。弹指一挥间,佳节匆匆而过。对于闲暇的生活,依然是心照不宣的向往,难怪有人说:“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时光如白驹过隙,悄然流逝。只觉得“无可奈何花落去”,唯默然接受,顶多报以一声叹息而已。紫网2023-10-16 14:05:580000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山上有泽之象,水润山,山托水,山泽通气,相互感应。君子效法山水相连这一现象,以虚怀纳物的精神容纳感化他人。赏析紫网2023-10-16 14:53:530000苏东坡诗词全集3301
3301《赠杜介(并叙)》元丰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几先自浙东还,与余相遇于金山,话天台之异,以诗赠之。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3302《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3303《送杨杰(并叙)》无为子尝奉使登太山绝顶,鸡一鸣,见日出。又尝以事过华山,重九日饮酒莲花峰上。3304《书破琴诗後》紫网2023-10-17 09:27:450000半生潦倒的罗隐,却写下一首最旷达的诗作,安慰世间无数失意的人
罗隐,晚唐诗人,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他的仕途很是坎坷,曾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罗隐十上不第的原因,除了有晚唐糜烂不堪的科场,自身愤世嫉俗的性格之外,就是长相问题了。虽然现在没有罗隐的画像资料,我们无法考证他的长相具体如何,但根据各种历史记载,他的长相确实不尽人意。就是这一位半生潦倒的唐代诗人,却写了一首最旷达的诗作,最后14个字安慰世间无数失意的人。云端书馆2024-02-06 09:13:4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