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汇编: dxdr大写的人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一个叫王安石。
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向对方痛下杀手。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
风水轮流转。愤世嫉俗的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朝野一片骂声,逢朝必有弹劾。“曾参岂是杀人者,一日三报慈母惊”。皇帝本来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三人成虎,天天听到有人说王安石的不是,终于失去了耐心,将他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王安石既然已经被罢官,很多言官就跳将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一时间诉状如雪,充盈丹樨。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很多人都以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然而司马光并不打算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君子和而不同。我和你的关系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政治主张。我反对你执政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这是君子的做人原则。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不代表我不尊重你的人品,更不意味着我可以剥夺你的权利。彼此尊重不仅仅体现在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尊重并允许对方发出不同的声音。
司马光,
西方笔下的考古文明,有无刻意针对中国,事实改写我们认知
长期以来,西方以三个要素作为文明的判断标准,即青铜、文字、城市(或宗庙)。然后,西方以此为标准,去衡量世界各个地区的文明史,比如一度认为中国只有3500年文明史,即商代才进入文明时代。但问题是,西方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双标行为,那么他们眼里的考古文明,有无刻意针对中国?相信一些朋友认为,既然文明标准如此明确,而且西方学者秉性正直、作风严谨、讲究科学,自然不可能刻意针对中国,事实真是这样吗?百家杂评2023-07-28 08:08:39
0000明初禁止白银流通,为何还要大规模开采银矿?都赏赐给外国人了
明朝建立后,财政紧张,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选择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做法,那就是发行“大明宝钞”。为什么说“大明宝钞”在历朝的纸币中最特别的,因为明朝从未给大明宝钞储存“准备金”,而且还限制宝钞向朝廷的回流。“明朝实行钞法,只重视向外发钞,却不重视钞的回收。老百姓可用金银与国家兑换宝钞,却不能用钞与国家兑换金银。”——《中国经济通史》紫网2023-10-16 15:44:310000从杨坚上位看乱世的皇位传承
文/子玉在正常的继承秩序没有深入人心,失去政治强人掌舵的乱世王朝,一定会发生围绕皇权而展开的博弈,这是历史的铁律。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很好地验证了这个结论:魏明帝曹睿驾崩后,世家大族选了司马懿为他们的代理人;萧齐王朝被萧道成那些不成器的子孙各种折腾时,大家就选了坐镇雍州的萧衍为他们的代理人;石勒去世之后,侄子石虎凭借强大的军功肯定会向最高权力发起冲锋...紫网2023-10-15 12:26:520000江城夜话 | 武汉方言 “过江”“过河”“过汉口”“过武昌”“过汉阳”
大江大湖大武汉。身为武汉人,总免不了要过江,过河,过汉口,过武昌,过汉阳。但细究起来,在武汉话中,过江的“过”和“过汉口”的“过”,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先说“过江”“过江”的“过”,意思是“经过;渡过”,即用某种方式“渡过长江”。人文武汉2023-08-06 16:25: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