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一首诗写尽岁月流逝,读书的美好,颔联成了千古名句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就觉得面目可憎,语言乏味。
年终岁末,时光仓促。偷得浮生半日闲,让我们沉下心来,安静地读会书。
阅读令人内心笃定,一册在手,日子无限深意,美好纷至沓来。
浸染书香的光阴,寸寸都是素年锦时。
这期,我们赏读一首陆游的诗《题老学庵壁》。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陆游,南宋诗人。他一生作诗约一万首。留存于世的,也有九千多首,数量相当可观。
到了暮年,他仍念叨着“无诗三日却堪愁”。
看来他离不开诗书,无诗不欢。把读书写诗作为一生的爱好。
陆游自小就痴迷读书。父亲爱书,他亦耳濡目染。有一个藏书家的父亲,是他的幸运。
家中有楼名曰“双清堂”,用于安置万卷藏书,这可是得天独厚的条件。陆游比别人更有机会博览群书。
他在《解嘲》诗中云:“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可见他从牙牙学语时,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三四岁时,陆游读陶渊明的诗,觉得内心欣然,完全沉浸于书中,以至于废寝忘食。“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
看来,不仅“秀色可餐”,书籍也可饱腹。
十七八岁时,陆游熟读王维的诗书。等到他七十七岁时,闲来无事,再读王维,如遇良师益友。一别经年,再度相逢,感觉阔别已久,恨时光倏忽,匆匆而逝。
陆游在晚年的时候,退居故乡山阴,他有一处书斋,名曰:“老学庵”。那儿的环境清幽,布置得很雅致。
屋前屋后,遍植竹子,依依翠竹环绕,掩映着数间茅屋。
他还在窗前种下了几株梅。待早春之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恍惚如画。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人大抵浪漫诗意,擅于在草木自然当中发现美,享受美。
对于陆游来说,“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可裁剪入诗”。
在“老学庵”里读读书,写写诗,偶尔与朋友聚会,闲时观花赏草,怡然自乐。不再纠结于仕途沉浮,壮志难酬。
有书可读,有花可赏,有友可聚,日子过得云淡风轻,内心繁花似锦。

一起来赏读《题老学庵壁》,这首诗大约是书斋刚建成时,陆游一时兴起,大笔一挥,洋洋洒洒题于墙壁上的。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活了大半辈子,生活愈来愈窘迫,也就这样了,将就着盖几间茅草屋,权当书斋吧。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书中岁月静好。坐拥万卷诗书,可通晓古今,也可消磨漫漫时光。每每临窗而坐,读书累了,就看一看窗外的云卷云舒。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随着时光流逝,容颜慢慢衰老,睡眠也减少了,太平盛世里,有书可读,如此安度光阴,还有什么可忧愁叹息的?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叫一个南村的有些瘸腿的小孩子,让他来帮忙煎茶扫地,我过着随缘自在的生活。
陆游的这首七律古诗,意境悠远,富于情味,颔联成了千古名句,写尽岁月流逝,读书的美好。
读书随处净土,趁着韶华依旧,也让我们在阅读中享受精神的愉悦吧。
文字:绿窗花影
『词曲拔萃』清秋月怕闲时浅,挥袖将愁遣。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词曲拔萃』第641期组稿:黄梅桃苏颖制图:王淑梅词曲拔萃作品辑录长相思·新兵入伍作者/陈江别家乡,远家乡,胸佩红花泪闪光。村头鼓乐扬。爱戎装,着戎装,理想崇高为国防。九州优秀郎。浣溪沙·九一八作者/开心词人霸我家园屠我城,中华大地雨含腥。群山一夜退丹青。日寇嚣张留史迹,国民奋起吐心声。龙传儿女怨分明。浣溪沙·中国量子通信紫网2023-10-14 14:26:290000《盐角儿》留春(集雅诗社七月同题)
《盐角儿》留春(集雅诗社七月同题)文/格林桃蹊柳陌,李蹊柳陌,匆匆行色。谁能止驻,谁能禁步,挽留春客。水无能,山无策,聪明秀才没平仄。也者也、移星转斗,呈请放怀开魄。格林书屋2023-07-28 11:31:56
0000王勃《饯韦兵曹》:秋天里的分别
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个人一辈子能有一个知己就已足够了,这辈子我把你当做与我志趣相投的好友来看待。因此,当与知己分别时,就会感到十足的悲伤。于是,在分别之际,唐代诗人王勃写下了《饯韦兵曹》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紫网2023-10-14 15:22:230000杜甫五古《上后园山脚》读记
杜甫五古《上后园山脚》读记(小河西)上后园山脚朱夏热所婴,清旭步北林。小园背高冈,挽葛上崎崟。旷望延驻目,飘飖散疏襟。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勿谓地无疆,劣于山有阴。石原遍天下,水陆兼浮沈。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剑门来巫峡,薄倚浩至今。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黄金。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