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副极品结婚对联,男欢女爱结良缘,家庭美满到白头
结婚是人生大事,结婚对联是结婚喜事中重要一环。
历史上有不少极品结婚对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5副对仗工整的极品对联,流传千年真有才,赶紧来品鉴哦!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哦。
第1副对联:婿如羲之献之可耳;女为周南召南矣乎。
一对新人结婚,新郎官姓王,新郎官岳父的朋友特地送了这副婚联,恭维这桩婚事的圆满。
上联以历史上的著名女婿王羲之与王献之为例子,通过相同的“王”这个姓氏,称赞新郎官有才,是一个好女婿。
下联则采用了《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篇目,借此赞美新娘子行为堪称女子表率,是一个好妻子。
此联采用古典和虚词入联,意思却通俗易懂,符合结婚的美好氛围,水平相当不错。

第2副对联: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添科名,只为老年娱晚景;夫岂能刚,妻岂能顺,重谐花烛,幸邀天眷赐遐龄。
据说,有人把结婚60周年称为钻石婚,认为这是特别值得纪念的。
而在古代,人们会把结婚60年周年的夫妻称为“重逢花烛”或者“花烛重逢”。
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在结婚60周年的时候,老夫妻会再次举行婚礼,重新燃点花烛,重新夫妻交拜。
我们都知道,古人的寿命是比较短的,能够真正白头到老的夫妻并不多,能够结婚60周年而原配夫妻两人都健在的情况是比较稀少的。

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古人为什么对“重逢花烛”珍而重之,为什么会重新举办婚礼了。
此联的新郎官冯成修与妻子同岁,两人在20岁那年结婚,结婚60年后已经是80岁了。
上联说,结婚之后经历了人生的许多事情,儿子孙子未必能有很大的出息,但是儿孙们屡屡科举高中,却是一件值得老年人高兴的事情,让老夫妻两人的晚年生活多了几分娱乐。
下联的“夫岂能刚,妻岂能顺”典出《女论语》:“夫刚妻柔,恩爱相因。”
下联说,夫妻两人在一起,需要很多磨合,共同生活60年真不容易啊。现在两人重新举办婚礼,一起感谢天地恩赐,一起欢度未来时光。
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说出了冯成修结婚60年的感悟,可以说很有真情实感了。
第3副对联:旧姑婆学做新娘,迨将芦髻高蟠,脂粉何曾输少妇;老丈公重为佳婿,笑把虾须乱捻,风流真个胜檀郎。
此联同样是恭贺冯成修重逢花烛的婚联,区别在于写对联的人是冯成修老婆的娘家人。下联因而称冯成修为“老丈公”。
此联语言俏皮幽默,既是对老夫妻的调侃,也是对老夫妻的祝福,代表了人们对老夫妻60年风风雨雨一起过的真诚祝福。
此联最妙的是,把老夫老妻与年轻夫妻进行对比,“旧姑婆学做新娘”与“老丈公重为佳婿”这种不常见的很特别的现象,让人刮目相看,会心一笑。
“脂粉何曾输少妇”,论姿色,老夫人当然比不过年轻新娘,而此处的说法,则是一种善意的调侃,写出了重逢花烛的难能可贵。

同样,“风流真个胜檀郎”,80老头胜过20少年,在所有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在这样特别的结婚氛围里,宾客们与看客们却都同意这样的反常的结论。
也因此,这副婚联既具有趣味,也具有亮点,让人们感叹着老夫妻“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美好姻缘。
第4副对联:有父命存,变凶礼为吉礼;谙姑食性,知有家必宜家。
古代湖南某地有一个风俗,如果父母死了,还没结婚的适龄青年就要赶紧在父母的丧礼前结婚,名曰“完孝亲”。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父母去世的时候怎么能办喜事呢?然而这是当地的一个习俗,所以无可厚非。
当时有一家人,正是在丧礼前进行“完孝亲”,有人给新郎官送上了这副婚联。
上联巧妙安排,于习俗外又以“父命为大”的由头为新郎官做解释,足以打消旁人的非议。

下联则是用了两个典故来称赞新娘子,祝福这段婚姻。
所谓“谙姑食性”,出自唐代诗人王建《新嫁娘词》的名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里反其道而用之,赞美新娘子灵心惠质,能够照顾家庭,照顾好婆婆。
“有家必宜家”,典出《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顺便提一下,此联采用自对手法,凶礼与吉礼自对,有家与宜家自对,构思上颇见匠心。
第5副对联:传砚帛长,能读八千卷;作羹余暇,待写十三行。
这副对联粗看之下,似乎看不出结婚的氛围,但仔细一看,依然是称赞新娘新娘的珠联璧合,祝福新人的幸福美满。
上联所谓“能读八千卷”,指的是新郎丁家所建的“八千卷藏书楼”。八千卷藏书楼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传承了江南文脉。
传砚帛长,赞美新郎官继承了丁家的文化基因;能读八千卷,赞美了新郎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博学多闻。
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能够嫁入这样的文化世家,能够嫁给这样有才的新郎,新娘子肯定很开心了。

下联则是写新娘子持家有道,多才多艺。
“作羹余暇”同样用王建的典故,赞美新娘子能够善待老人,主持中馈。
此联最妙之处,在于将新郎新娘的姓氏巧妙融入,上联借“八千卷藏书楼”隐藏了新郎的“丁”字,下联则借“十三行”隐藏了新娘的“王”字。
所谓十三行,据说是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而新娘子正好姓王,“待写十三行”恰与“能读八千卷”类似,称赞新娘子兰心蕙质,与新郎官是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处 暑 · 赏 联
【处暑感怀】资北乞昨宵新巧,入明朝新服,几时岭峤凉生,宜叹龙茶,宜吹桂露;不数日中元,复一月中秋,千里阎闾热望,与询鱼醢,与共松醪。月光如水藕花落尽,竹叶凉生,谁询长夜所思,每自风起时,想授衣事;沙鸟眠深,露蝉声老,宜坐闲亭一默,试从山见处,会采菊心。半秒鱼记桐叶初飘,蝉鸣欲歇,凉飔平地生,先一阵已消暑热,复一阵又祛心疾,把酒酌流云,听松间鹤唳传来,送山外雁行飞去;紫网2023-10-14 13:36:520000岁末江城酬唱辑
癸卯腊月,武汉白雉山先生九十大寿,对联中国王永江、莫非从京、豫远来贺寿。其间,同武汉鄂州一行人览汉口江滩,游武昌东湖,登行吟阁。返京后,王永江以诗《登东湖行吟阁寄武汉诸友》为谢。武汉与鄂州诗友纷纷相和,共得和诗20首。武汉高寒撰诗《题王永江老师东湖照》,收到两地诗友和诗47首。情谊难得,吟哦同证。故此合为一辑,以记风雅。辑一别来三载人如旧笑指满城烟火深首唱王永江昵称296046592023-07-27 19:39:18
0000对 联 · 「醋」意大发
对联题醋本期评选嘉宾:莫非(中国对联甘棠奖组委会主任)小田盐以调鼎鼐,酒以论英雄,孰与谙天下儒生,嘲之酸腐;辛则补炎凉,甜则济苦难,倘若问坛中器抱,仁者饮和。点评:拉物作衬之法,此联最见妙法。上比落落大方,高格自具。下比转言本体,又兼顾英雄、儒生之器抱,笔力沉着,很是难得。UU不为酒烈,未作泉清,李笠翁避世熬姜,应悟人间存百味;昵称296046592023-07-28 17:07:08
0000【联集】湖南杨雪村2023年对联作品选
【个人简介】:杨雪村,湖南长沙人。网名雪里烟邨。号邨父、本园,别署大雪堂、小然犀室。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湖南省老干诗协、岳麓诗社、长沙市诗协、长沙市书协会员。湖南省诗协理事,湖南百侣吟诗社、城南诗社编委。自幼爱好传统文化。诗、联、书、画偶有参赛并获奖。湖南杨雪村2023年对联作品选1.联题2023年元旦潇湘妃子liandu2023-07-29 11:23: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