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632

一代雄主,后人称他为大帝,二十年政通人和,最后却死于太过仁厚

北雁寄南书北雁寄南书2024-02-06 14:11:160

在西晋末年,天下陷入混乱。在这时,蒲洪被甘肃泰安一带的氐族共同推举为部落首领。他先后归附了前赵、后赵和东晋,凭借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赢得了众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永和六年(350年),根据“草付应称王”的谶语,蒲洪改姓为“苻”,并自称三秦王。相传,苻坚背上有“草付巨又土王咸阳”的字样,这似乎是天命的预示,预示着苻坚将在咸阳称王。这个传说不仅增加了苻氏家族的威望,也使得人们对苻氏将出天子多了一份热切的期待。

独眼皇帝

预言很美好,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符氏家族似乎被上天选中,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的王者。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未知,谁也不知道谁将是苻氏家族中那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天选之子。正当苻洪打算逐鹿中原时,却被后赵降将麻秋毒死,儿子苻健继位,在永和八年(352年)正式脱离东晋而称帝,定都长安,史称前泰。由于当时流传着“三羊五眼”的谶语,意思是三只羊中有一只是独眼,苻健不敢违背,于是将自幼独眼的苻生立为太子。

苻生是一位极其雄壮且勇猛的皇帝,他不仅有着与猛兽徒手搏斗的勇气,而且其奔跑速度甚至超过了骏马。他的击、刺、骑、射技艺冠绝一时,无人能敌。然而,这位前秦皇朝第二位皇帝却生性残暴,对酒有着近乎病态的嗜好。按照常规,新帝即位后为了表示孝道,要到第二年才能更改年号,然而苻生在父亲病逝的当天就宣布即位,并更改年号。这一举动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他们认为更改年号按照惯例,否则就是对先帝的不孝不敬。但是苻生哪管这个,对于劝谏反对的大臣们是一通大骂,并下令将带头劝谏的段纯立即处死。

这种残暴的行动震惊了所有人,但大臣们很快发现即位和年号更改事件只是皇帝残暴统治的冰山一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苻生不断展现出他对权力和嗜酒如命的狂热。他对待臣民如同对待奴隶一般,任意妄为,毫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和尊严。他的行为引发了朝廷内部的动荡和民众的不满,也为自己被废黜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作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苻生对待杀人就如同儿戏一般。在他的宫殿里,随时备齐刀矛弓箭等武器,只要他看谁不顺眼,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杀掉。对于大臣们的劝谏,他往往视为诽谤,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甚至当场处死。即使大臣对他说的是奉承的话,也被他视为献媚,同样难逃一死。这可就真是不讲理了,哦,说你不好,你跟人急,说你好,你还跟人急。你是皇帝,手握生杀大权,想杀谁就杀谁,想让谁死就让谁死,真是一点儿活路都不给大臣们留了!就这样,在苻生的恐怖统治下,朝中的大臣们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成为的下一个被解决的目标。

《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为寇仇”,苻生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了大臣们的反抗之心,而这次首先发难是东海王苻坚。苻坚从小聪明过人,八九岁时的言谈举止就已经像大人一样成熟稳重了。有一天,他主动向爷爷苻洪请求给自己找个家庭教师,苻洪欣然答应了。苻坚学习刻苦,潜心研读历史和文化典籍,逐渐树立起经世济民、一统天下的远大志向,成了朝野上下享有盛營的人。但苻坚的优秀却被皇帝视作威胁,被视为眼中之钉,欲除之以防后患。

先发制人

公元357年(寿光三年),姚襄图谋关中地区,并联合前秦境内的羌人。苻坚与苻黄眉、邓羌等人率兵抵抗。最终,邓羌成功诱使姚襄出击,由苻黄眉率领主力将姚襄击败,并擒杀姚襄,迫使姚襄的弟弟姚苌率领其部众归降前秦。然而,当时前秦皇帝苻生赏罚不当,凶残好杀。苻黄眉等人因立大功后未受褒奖,反而受到侮辱而谋反。虽然苻黄眉的谋反失败了,但苻坚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羌族首领姚襄的旧将薛赞和权翼也欣赏苻坚的才能,私下对苻坚说:“如今主上残忍暴虐,搞得全国人心离散。常言说得好,有德者昌,无德者亡。神器业重,不要让政权落到外姓之人手中。希望殿下早作打算,行商汤、周武王之事,以顺应天意民心。”强汪、梁平老等人也劝苻坚取而代之。

苻坚感到自身实力不足,不敢轻易动手,而在暗中谋划。或许苻生也听到了风声,在夜晚对身旁的侍女说:“苻法和苻坚兄弟也不可信赖了,明天我就把他们都除掉。”侍女等苻生熟睡后,秘密报告了苻坚。苻坚兄弟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采取行动。他们召集了一群亲兵,分两路冲进了苻生的王宫。此时,苻生正喝得烂醉如泥,他们把他拉到另外一个房间幽禁起来,废为越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云龙门之变。

废除苻生后,苻坚将帝位让给了他的庶兄苻法。然而,苻法自认为自己不是嫡出,不敢接受尊号。在群臣的劝进下,苻坚最终即位,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随后,苻坚派遣使者将处于幽禁之中的苻生处死,并谥其曰厉。

苻坚的行动让满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再需要整日胆战心惊。苻坚诛杀暴君的行为得到了臣民的支持,也最终印证了自己背上“草付臣又土王咸阳”的谶语。至于他的背上的那个谶语究竟是真是假,我只能是呵呵了,因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的史书上实在是有太多的例子了。只要你是开国帝王或传奇人物,要是不给你弄个什么谶语或弄段神秘的经历,好像不足以说明你的能力或卓越不凡。

圣君贤相

苻坚登基后,他深知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进行深远的改革。因此,他急切地寻找一位得力的辅政大臣,以共同推行改革。经过多方搜寻,尚书吕婆楼向苻坚推荐了隐居华山的王猛。是的,就是那位和桓温相见于灞上,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的,才能堪比诸葛的王猛。

苻坚在十六国时期,是一位不世出的杰出政治家,此人虽是氐族人,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却对汉族的先进文化心怀敬仰,少时就拜了汉人学者为师,潜心研读经史典籍。他很快就成为氐族贵胄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无人能及。在他决定采取行动,除掉苻生这个暴君时,他向尚书吕婆楼请教计策。而吕婆楼则向他力荐了王猛,十六国时期另一位不世出的杰出政治家,一位有着杰出智慧和谋略的汉族学者,王猛。

当苻坚与王猛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就像平生知交一样,谈论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这就像刘备当年遇到诸葛亮一样,一切都进行得如此顺利。于是,王猛留在了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努力。寿光三年(357年),苻坚成功地诛灭了苻生及其帮凶,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在这个过程中,王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与苻坚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国家的挑战。

苻坚和王猛的合作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用事实证明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之间是可以和谐共存的,这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尤为难得,弥足珍贵。

王猛为人严谨刚毅,胸怀大志,有着宰相的气度。尽管他曾多次拒绝他人的入仕征召,但他一直在等待一位知人善任的伯乐。当见到苻坚那一刻,他马上意识到,这个人就是他苦苦寻找的,他们谈论国家大事,意见十分投合,宛如诸葛亮遇到刘备。因此,王猛决定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并担任前秦的丞相、大将军。王猛上任后,开始全面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他下令抓捕经常酒后行凶的皇太后的弟弟强德,以示惩戒。随后,他又下令彻查害民乱政的权贵,整顿各级机构。他一口气将20多名为害一方的权贵全部正法。从此,皇亲国戚不得不老实守法,社会秩序大为好转,百姓拍手称快。

十年生聚,国富民强,经过君臣二人的改革和发展,前秦的国力大大增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的百姓传唱有这样一首歌谣,足以说明苻坚和王猛二人的改革是成功的:

“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后记

建元五年(369年),前燕吴王慕容垂受到慕容评的排挤,感到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为了自保,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归附前秦。这一举动对前秦的苻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苻坚早就有吞并前燕的想法,但是一直忌惮慕容垂的威名而不敢出兵。现在,慕容垂主动来投,苻坚自然是喜出望外,亲自出城迎接,并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尽管王猛曾提醒他要防备慕容垂的反咬一口,但苻坚此时已经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并未将王猛的话放在心上。

在消灭了长期与自己东西对峙的前燕之后,前秦开始逐一剪除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建元九年(373年),邛、笮、夜郎等国纷纷归附前秦。三年后,前凉和代国也相继被灭。到了建元十八年(382年),前秦派骁骑将军吕光率10万大军出兵西域,最终征服了30余国。

当时朝鲜半岛由高句丽、百济、新罗分裂割据,但它们都派遣使者与前秦建立关系,并接受册封。前秦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然而,苻坚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有意南下攻灭仅存的对手东晋。南北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对于苻坚来说,这场战争既是他的野心所驱,也是他的实力所使。在前秦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东晋已经处于了明显的劣势。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未知数,谁也无法预料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苻坚和他的将士们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历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