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663

“楹联”一词疏理

昵称29604659昵称296046592024-02-07 09:09:030

楹联源流的研究是中国楹联学最基础的课题。因此对 “楹联”一词进行疏理极有必要。

何谓楹?楹是指堂屋前部的柱子。据《说文解字注》:楹,柱也。最早在楹上记载的文字有文学,有历史。于是就有了楹文化。

在楹上记载历史的称为“楹书”。在楹上记载的文学作品有两种体裁,一种是文。在楹上记载的最早的文体是“铭”,称为“楹铭”。另一种是诗。在楹上记载诗歌一联的,后来发展成“楹联”。

综上所述:楹文化包含“楹书”、“楹铭”和“楹联”;楹文学是指“楹铭”和“楹联”。使楹文化大放异彩的是楹联。

楹联,顾名思义是指将联题刻在楹柱上。“联”最早是指诗歌的一联;后来是指诗歌中含有对仗的一联。现在一般是指对联。楹联还写成书帖的称为“楹帖”。必须说明,楹帖的着重点是对联。

楹联、楹帖融合成一股巨流,以后又和桃符、春联、春帖、柱联、门帖、对语、联语、对联等一起统称为楹联(或对联)。

1 楹铭

蔡邕 《铭论》云“ 武王践祚,咨于太师,而作席、机、楹、杖杂铭。”于是有“楹铭”,以及“杖铭”等。

·楹铭

“楹铭”一词见于清代陈梦雷((1651—1723))主编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第一百三十五卷之梁柱部艺文一的《楹铭·周武王》条目。铭文是:“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胡伤,其祸将长。”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驾齐驱的中国古代文献。因为由康熙钦赐书名,雍正御笔题序,故称钦定。其中,经济汇编考工典是极具价值的建筑经典。。

《楹铭·周武王》源出《大戴礼记·武王践阼》。其中云:“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於席之四端为铭焉,於机为铭焉,於鉴为铭焉,於盥盘为铭焉,於楹为铭焉,於杖为铭焉,······” 铭文是:“······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胡伤,其祸将长。’杖之铭曰:'恶乎危?於忿疐。恶乎失道?於嗜欲。恶乎相忘?於富贵。’······”铭文都是警戒语,类似于后世的座右铭。

《大戴礼记》是西汉后期戴德编著的礼制著作。现代学者研究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可以看出,清人“楹铭”一词是由汉代“楹之铭”改定的。

铭文重视对仗,从隋代就出现。1981年陕西西安出土的隋代《灵山孕宝团花镜》,其镜铭可看成由四副对联组成。铭文是“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月,光清夜珠,玉台希世,红妆应图。千骄集影,百福来扶”。铜镜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

“楹铭”一词最早或出于《太平御览》。钦定四库全书所收《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七》其“居处部十五·墙”条目下有云:“李尤楹铭曰'干强体正,虽重不移;上下相安,髙而不危。’”这个“楹铭”的铭文与对联相近。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

以后,又有 “铭于楹”一词。据赵东山《潜溪集后序》:“潜溪宋太史归田之日,铭于楹曰:'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潜溪宋太史指宋濂。宋濂(1310---1381)号潜溪。官至翰林学士,是元明之际的文学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杖铭

杖铭用对语,宋代也有例子。据《尧山堂外纪·卷五十七·宋》记载:“张紫岩(张浚)谪居零陵,一日慨然作几间九墨并常支筇竹杖二铭以寓意。···杖之铭曰:"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危不持,颠不扶,则焉用彼!"或录以示当路,大怒,以为讽己。将奏之,会病卒不果。后陈俊卿言于孝皇,亲书一铭于御杖焉。”

·座右铭

明代思想家吕坤(1536—1618)的《去伪斋集》,原书第八卷有“联句类”,载有一副联语:题目是“座右”,联文是“神明七尺体,天地一腔心”。铭文俨然演变成了对联。

2 楹联

楹者,柱也。楹柱通常有两根,也有三根,四根,乃至八根。对应两根的通常称为楹联;对应三根的称为三柱联,也称为鼎足联;对应四根的称为四柱联;八根应称八柱联。除了楹柱外还有亭柱等,因此广义地说,题写在亭柱上的对联,也属于楹联。再放宽了,写在竹杖上的对联当然也归于楹联。

·楹联

最早的关于楹联的记载是出于明代蒋一葵撰《尧山堂外纪》。.蒋一葵,字仲舒,号石原居士,南直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万历甲午进士,历官至南京刑部主事等。《尧山堂外纪》一百卷,收录上起古初,下迄明代“正集不录”的1223名作家诗赋词曲,间或加以评述,缀其本事;且附一小传,或详或略,一目了然。史料价值极高。郑振铎先生说,此书“有丰富的史料,对研究文学史的人特别有用”。谢国桢先生亦称此书“最可以推荐”。

据《尧山堂外纪卷十五·六朝(梁)》云:“润州甘露寺在北固山,榜曰"天下名山第一"。乃天监中武帝御书。寺趾有大佛殿,楹间刻一联云:"北固山,北固好,北固山,真个好。上林花,上林早,上林花,真个好。"

文中所谓“楹间刻一联云”,其实是刻诗——题诗歌中没有对仗的一联。其时诗的格律和对仗尚未定型。-------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楹联源于诗歌。

在楹上题诗,唐代也有。唐末吴融(850---903)有一首七言律诗《富水驿东楹有人题诗,笔迹柔媚,出自纤指》。这是吴融见到有人(女子?)在楹上题诗有感而发。诗云:“绣缨霞翼两鸳鸯,金岛银川是故乡。只合双飞便双死,岂悲相失与相忘。烟花夜泊红蕖腻,兰渚春游碧草芳。何事遽惊云雨别,秦山楚水两乖张。”富水驿在何处?诗中有“秦山楚水”,晚唐诗人杜牧有《商山富水驿》一诗,两者所指或许相同。

北宋史学家刘攽(1023~1089),江西临江人,官至中书舍人。刘攽也有题楹的诗,诗题是《怀信驿亭晚望题其楹》。诗云:“吴樯东风晓来入,楚客齐桡暮去急。行人西,行人东。逢迎送归景不同,夕日春烟一望中。”

题联于楹柱出现在南宋。据《万柳溪边旧话》中云“庄定公(尤煜)尝筑圃临安之西湖,花木不繁而萧洒。宋度宗(1240---1274)游湖上,幸其堂,御笔题楹间曰:五世三登宰辅,奕朝纍掌丝纶。盖实录也。朝绅荣之。”------这当是楹联的最早记载之一。然而依旧没有出现楹联一词。尤煜 (1190---1272)无锡人,大诗人尤袤之孙,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尤煜累进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大学士,卒谥庄定。

《万柳溪边旧话》是宋元之际的尤玘所撰。有关资料称:(尤)玘字君玉,号知非子。自称尤袤之后,不知其世次。

楹联一词出现在明代。据刘若愚撰《酌中志·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云:“祖宗旧制,司礼监,第一层门向西,与新房门一样。门之内稍南,有松树十余株者,内书堂也。先师位供安向南,其楹联曰:'学未到孔圣门墙,须努力趱行几步;做不尽家庭事业,且开怀丢在一边。’圣人位之北一间,则教读书词林先生所憩之所也。”

《酌中志》不仅出现楹联,同时也出现对联。据《酌中志》记载,明代中期以后,太监不仅允许读书而且还学习写对联。其中云:“皇城中内有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鉴节李》、《千家诗》、《唐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

《酌中志》明代宦宫刘若愚著。此书是刘若愚系狱时,从崇祯二年(1629)起至崇祯十四年而陆续写成,书成释免。此书颇有效太史公发愤著史的意味。

· 柱联

在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故事》中,关于 “柱联”,有五段记述;最早的一段是“契盈属对”。文曰:“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吾闽人也。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亭柱云:'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

“契盈因题亭柱云”这一句是梁章钜据北宋·陶岳所著《五代史补·契盈属对》改写添加的。原文云:“僧契盈,闽中人,通内外学,性尤敏速。广顺初,游戏钱塘,一旦陪吴越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望之不见其首尾。王喜曰:“吴越国地去京师三千里余,而谁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契盈对曰:“可谓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时人谓之佳对。” 所以契盈之对是“属对”,而非“题亭柱”。

联句作为一种诗歌形式,虽然很早就有,但是用于题柱,而且全用对仗句,一直到晚唐才出现。晚唐诗人段成式(803~863)、张希复有《游长安诸寺联句· 靖恭坊大兴善寺·圣柱联句》。诗云:

天心惟助善,圣迹此开阳。——段成式

载恐雷轮重,縆疑电索长。——张希复

上冲挟螮蝀,不动束锒铛。——段成式

饥鸟未曾啄,乖龙宁敢藏。——张希复

一人一副联,二人交互作联,四副联对仗各自工稳,还按起承转合组成一首律诗并有完整的意义,当然还押韵。虽然联句一直有,可惜用这样的方式作对联却没有传承。

最早的柱联是诗歌摘句联,据宋元之际的《万柳溪边旧话》:“关侯祠凡三易,后定筑于青枫岩下。祠后潭水清澈可爱,另立一方亭对潭,扁(匾)曰'云留亭’,题两边柱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皆待制公手笔。”

这一联出于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柱联一词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清代褚人获所著《坚瓠集》云:“万历辛丑九日,焦弱侯先生招同人登谢公楼。一友曰:“尝见钦天监柱联云:'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 《坚瓠集》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之间。联中“一友”指谁?

又据明代人马大壮《天都载》云:“钦天监柱联作:“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吴人谓“有风”、“无雨”,当是“酉逢”、“戊遇”之误。” 两相佐证,或有一问,“一友”指马大壮吗?马大壮尝筑天都馆读书,因以名其所著。

《坚瓠集》又云:天启中,一巡按为逆珰魏忠贤建生祠,题楹柱云:“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允文允武,并日月以常新。”录其辞以献魏忠贤。

3 楹帖

帖,在古代将字写在布帛上称为帖。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就有了写在纸上的字帖。将对联书写在纸上就自然称为楹帖,将楹帖贴(刻)在楹柱上,于是就有了楹联。楹联与书法一开始就联系在一起的。

在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故事》中,关于 “楹帖”的有三段:

○ 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这一段说明:楹帖始于桃符;“余庆”、“长春”一联是桃符不是楹帖。

○《朱子全集》卷后所附载联语尚多,谨摘录如左,以见南宋时楹帖盛行,虽大贤亦复措意于此矣。这一段“卷后所附载联语尚多”但很多与朱子无关;重要的是联语与楹帖是两个概念;将联语与楹帖混用是以后明清人的习惯。

○ 客有诵王衍宫词云:“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及明福王楹帖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以为“荒亡之言,如出一辙”是也。然福王楹帖是王孟津铎所书。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谓二语乃吴中老儒朱野航诗,孟津亦书旧句耳。

这一段“福王楹帖”是梁章钜所述,但未说明出处。当然也不是楹帖一词最早的出处。

楹帖一词清初即已经盛行。比梁章钜更早些的有查慎行(1650~1727)和宋荦(1634~1713)。查慎行是诗坛“清初六家”之一。他的《立秋后一日召游行宫后苑赐宴恭纪十二首》其五云:“煌煌禁扁丽中天,楹帖分题两两悬。” 宋荦曾官至吏部尚书,是著名清官。其《康熙乙酉扈从恭纪七首》其五云:“楹帖勖出处,双箑光陆离”。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1594~1658 )所著《枣林杂俎》中有关楹帖的记载最多。

○ 在“宸翰”条下,记载崇祯皇帝所书楹帖,“戊寅六月,御书楹帖赐扬州盐曹太监杨显名:'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熏’(私第);'台上清霜凌草木,军中杀气动旌旗’(公署)。每对用玺六颗,遣官驰赐。”

○ 在“楹帖”条下,记载楹帖约25副。所记大都是明代中晚期人联语。最早的有:

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顾清(?~1527),弘治进士,曾官南京礼部尚书。其楹帖云“直也如弦,纵道边夫复何憾?比而得兽,虽邱陵亦奚以为。”

青州府诸城(今山东诸城)人翟銮(1478~1547年)曾任首辅,武英殿大学士。皇帝曾亲赐“清谨学士”匾额。其楹帖云:“静亦静,动亦静,五脏克消夫欲火。荣亦忍,辱亦忍,平生不覆于危机。”

翟鹏(1481~1545年) 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曾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其楹帖云“徒有寸丹献帝阙,竟无尺素达权门。”

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申时行(1535年-1614年)是嘉靖四十一年状元。曾任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其楹帖云:“无毁无誉,三代直道而行。知止知足,四时成功者退。”

晋江人李廷机(1542年-1616年),差一点中了三元。他是隆庆四年(1570)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1583)礼部会试会元,殿试榜眼。李廷机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其楹帖云:“见故人而一笑,自有馀欢。念生平之百为,亦无可恨。”

福建泉州人李贽(1527~1602)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我读过他的《史纲评要》。其楹帖云“少作书生,未见升堂入室。老为庙祝,粗知扫地焚香。”确确实实说明李贽是明朝的一个扫地僧。

明代思想家吕坤(1536—1618)作有《去伪斋文集》和《呻吟语》,其中都记载有同样的联语,而又表述不同。

据《呻吟语》 卷五·书集·治道,则载有“楹帖”四则:

○铨署楹帖:“直者无庸我力,枉者我无庸力,何敢贪天之功;恩则以奸为贤,怨则以贤为奸,岂能逃鬼之责。”

○公署楹帖:“只一个志诚,任从你千欺百罔;有三尺明法,休犯他十恶五刑。”

○公署楹帖二:“皇天下鉴此心,敢不光明正直;赤子来游吾腹,愿言岂弟慈祥。”

○按察司署楹帖:“光天化日之下,四方阴邪休行;大冬严雪之中,一点阳春自在。”

《呻吟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呻吟语》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此书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成书付梓;推其著作年限,或始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

这些联语又记载在《去伪斋文集》第八卷之“联句类”,但全都没有“楹帖”字样。《去伪斋文集》另有其特别的意义,即其 “联句类”下还记载有:

○春联

“心无一事累,物有十分春”。

○岁联

“新德随年进,昨非与岁除”。

再往上推,有楹有帖还有墨的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诗。诗云:“清晖亭畔吸光亭,入眼湖光分外明。岂是荷花似云锦,都缘宝墨照檐楹。”

周必大(1126~1204)是诗人丞相。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这是一位“九流七略,靡不究通”的政治家,其功业亦比美前代名臣。至于诗词歌赋“皆奥博词雄”。书法也“浑厚刚劲,自成一体”。

(此文入围第六届中国对联甘棠奖十佳论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