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边风行》:决胜千里之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军帐中做出正确的部署,决定着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这样的统帅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和平安定的基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边风行》一诗中就赞美了一位这样的将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边塞的马匹萧萧地嘶鸣着;边地的寒风吹过大漠。在开篇,诗人先总写边塞,还未至边塞军营,就已听到萧萧的战马的嘶鸣,使人感到振奋,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军营中的兵强马壮的情景。这里,朔风凛冽,终日不息,黄沙漫天,不辨天日,然而,守军却岿然不动,枕戈待旦,以待来犯之敌,可以想见边塞驻军威武的军容了。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黑夜增添了弓箭的力量;星斗升起后军营中响起了战鼓声。诗人拉近视角,近距离描写军营,当黑夜降临,视线更为模糊,但军士们毫不懈怠,值哨的士兵引弓待发,在夜幕的掩护下,更增威力。星斗升起,但军营并没有沉睡,而是有节奏地击打战鼓,时刻警惕着。从此,可以想见边塞守军极强的战斗力了。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遮挡月亮的云彩使周围泛起寒冷的光晕;寒云仿佛组成了夜晚的军阵。诗人转而写边塞军营的夜色,边塞的夜幕之下,云随风涌,不时便会遮挡住月亮,使月亮周围泛起银色的寒光。而夜幕下的云彩则变幻着形态,望去,仿佛是在演习军阵。此时此刻,夜幕之上仿佛也有一支精锐的部队,与夜幕之下的军营相得益彰。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将军根据夜晚云气的变化;发出号令在夜晚整军出征。诗人将视角拉回到军营,这时,将军走出军营,仰头查看云气,心中已经有了破敌的良策。于是,他下令连夜拔营,整队出征,只见军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各个士兵,在沉默中,一支大军悄然出营,衔枚疾走,去迎接属于他们的胜利。

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每个时代,总有一批最可爱的人,克服艰苦的环境,守望万家灯火。这些守边的将士,正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啊。
人到中年的刘过写下一首词,开篇即是千古名句,后三句直接让人破防,抚慰世人上千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杜甫晚年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举目临眺,映入眼帘的是萧瑟的秋江景色。诗人杜甫触景生情,引发了寓居飘零的身世感慨,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临诗。登高赋诗,是一个传统登临诗即诗人登高临远时所感所吟的诗,以登楼、登城、登台内容居多。紫网2023-10-16 12:13:560000《秋夜月》余生晚秋
《秋夜月》余生晚秋图文/格林天高疏爽。柳梳风,蕉沐露,楓林披绛。菊蕊东篱繁盛,芰荷悲怆。雁南飞,鸦影乱,寒蝉息响。恰是、三夏九春收榜。余生无恙。罢功名,休苦恼,抱怀晴朗。得意含饴捉笔,弄孙开唱。韵悠悠,音袅袅,适情舒放。且干、一盏晩秋心酿。紫网2023-10-13 17:18:330000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才能积聚、积累知识;通过发问,才能辨决疑难问题;君子胸怀宽阔,才能居于适当之位;“仁者爱人”,心存仁爱,才能推己及人,从而施诸一切行为。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4-03-07 09:07:51
0000『律诗撷玉』同来唯你我,此去共悲欢。
律诗撷玉第961期律诗撷玉律诗撷玉悬空寺作者/古木翠屏朝露浥尘埃,弘法玄机令费猜。栈道飘浮云里棹,蜃楼悬吊壁中栽。人将静谧寓三教,风把清幽洒九垓。山外晴霞吻秋意,横空一寺垛莲台。烟雨楼作者/东方泽华甲子长思欲作愁,聊将世故写春秋。东风若笔千年画,南寺如云一望收。自许冰心人寂寂,空教铁骨恨悠悠。红尘点检来时路,多少泪成烟雨楼。自遣作者/童心诗摘词选2024-01-30 08:12:00
0001杜甫七古《引水》读记
杜甫七古《引水》读记(小河西)引水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沽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时杜甫一家刚到夔州。夔州俗无井,以竹筒引山泉作日常水源。杜甫也依俗在仆人帮助下接筒引水。(参见《杜甫七律“示獠奴阿段”读记》。)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沽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