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776

李渊晚年生了30多个孩子,令李世民头疼不已,武则天用一招便轻松解决

文史馆文史馆2024-02-09 08:10:520

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因为他夹在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显得存在感很低。

在中国的大一统王朝里,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声名显赫,如宋太祖赵匡胤、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唯有唐高祖李渊很少被人提及,大唐盛世的丰功伟绩也都算在了他儿子李世民的头上。

李渊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逼退位后,只能安心做太上皇,本就子女众多的他,在退位后纳了年轻貌美的妃子,又生下了不少孩子。

李世民继位后,一直对自己的30多个弟妹,十分头痛,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他们。没想到几十年后,被武则天一招解决了!

-1-

隋朝末年,民怨四起,各路英豪纷纷起兵,都有灭隋取而代之的想法。其中唐国公李渊带领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在晋阳起兵,南征北战,最终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

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此时天下初定,仍需要四处征战,太子李建成常驻宫中处理政务,秦王李世民最擅长带兵打仗,便带领着军队征战四方,取得了很多辉煌的胜利,威望也越来越高。

太子李建成自知战功和威望都不及李世民,对他一直心有忌惮,于是联合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李世民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培养了不少猛将和谋士,都为大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这个功臣集团对李建成、李元吉早已心生不满,于是两股势力开始明争暗斗。

李渊优柔寡断的性格,对太子李建成的偏袒,都为这场手足相残的宫廷政变埋下了伏笔。

公元626年,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在长安城发动兵变,李世民靠着“杀兄屠弟、逼父退位”坐上了皇位。

-2-

李渊被逼退位后,只能安心做自己的太上皇,不再插手政务。他把心思都放在了享乐上,纳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妃子,又生了不少孩子。这让李世民十分苦恼,毕竟安置弟弟妹妹的责任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李世民杀兄屠弟本就受世人诟病,如今在处理其他兄弟的分封上,只能是小心谨慎,以免影响到自己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来的声望。

李世民打算给兄弟们分封亲王,这样不但可以彰显自己对兄弟们的情义和恩德,又可以直接把他们分散到各地,保障自己的统治。但他的这个提议很快遭到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重臣的反对,因为历史上早就有因分封导致战乱的先例。

但宰相萧瑀却支持李世民分封的想法,他认为:能使朝代长治久安的诀窍,莫过于诸侯藩王能守卫国家。秦统一六国,但舍弃分封、实施郡县制,所以导致王朝很快灭亡。

李世民听后,也有了底气,将自己的弟弟们都进行了分封,派去了不同的地区。

-3-

可惜分封的弊端没几年就显现出来了,滕王李元婴是李世民最年幼的弟弟,他荒淫好色,经常上街戏弄百姓,以至于老百姓看到滕王都避之不及,生怕招惹了他。他还喜欢大兴土木,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修建滕王阁。李世民几次处罚,他仍不知悔改,给他贬来贬去,他也只是换个地方修房子而已。

还有七弟李元昌怂恿太子李承乾造反,这让李世民十分痛心。他这时想起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当初对他分封的劝阻,是自己太急于安置这些弟弟们,如今却留下了更多的隐患。

后来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这些隐患也落在了他的头上。长孙无忌为了帮李治坐稳皇位,杀了不少蓄意谋反的李唐宗室。爷爷李渊留下的这些子女,整整困扰了李世民、李治父子两代人。

直到李治去世,朝政大权落在了武则天的手中,李唐宗室纷纷站出来反对她,武则天为了稳固帝位,任用酷吏扫除自己政治上的敌人, 结果李渊的这几十个儿子孙子,差点被武则天屠戮殆尽。

困扰李世民和李治几十年的问题,直接被武则天一招解决了,她也不怕担负骂名,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还有什么比女子当政更招人诟病的。

李渊、李世民留下的这些隐患,竟然就这样被武则天解决了,除了那个胸无大志,每天喜欢闯祸的滕王,几乎都被杀了。保住性命的李唐宗室,也被武则天加以限制,彻底杜绝了李唐宗室再度崛起的可能性。果然女人狠起来,都没男人什么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