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019

元春省亲时,曹雪芹已经埋下四个巨大伏笔,都会在八十回后发生

少读红楼少读红楼2024-02-13 09:05:560

所有关于《红楼梦》的探佚,都只是“我以为”,只能根据文本的伏线和脂批的暗示,力求接近于“曹雪芹以为”或“脂砚斋以为”。要想知道准确的答案,最好是能够穿越到两三百年前,问一问芹脂,或者是真正的佚稿能够重见天日,当然,那也就无佚可探了。

贾家无疑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家族,几乎所有重要的人事都发生在贾家。但是,文本中,除了贾家之外,还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江南甄家,脂批指出:“又一个`真正之家',特与`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因此,贾家的故事艺术再现了作者的“真”家史。

但贾家在艺术再现作者家史外,还具有非凡的隐喻,其中的宁国府拥有贾敬(雍正)和秦可卿(胤礽),因此,贾家同时也暗喻了清朝皇家。但是,曹家和清朝皇家毕竟有天壤之别,两者不可能永远搅和在一起,而贾家也不会一直既扮演曹家,又演绎皇家,否则作者另外设置江南甄家岂不就成了画蛇添足之举?

脂批指出,江南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而且,元妃归省点了四出戏,其中第三出《仙缘》,脂批指出:“《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乃通部书四个“大过节、大关键”之一。“真事尽显”的八十回后的“迷失无稿”部分,江南甄家和甄宝玉一定会登场,承担起扮演文学版曹家的任务。

曹家败落在前,清朝灭亡在后,从第七十四回,甄家被抄送入京中治罪开始,贾家内部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将心无旁骛地隐喻了皇家内部的正统与非正统之争,而最终贾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意味着清朝的终结。当然,曹家最后繁华落尽主要也是因为政治因素,因此,贾家走向最终的败落过程里,也可以看出曹家最终败落过程的影子。本篇拙文试图从正统与非正统之争的“九十春光”出发,探佚脂批所谓的四个“大过节、大关键”。那么,何为四个“大过节、大关键”?第十八回,归省庆元宵的元妃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脂批指出:“《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脂批指出:“《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脂批指出:“《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脂批指出:“《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很明显,脂批所谓的四个“大过节、大关键”都是发生在八十回后。宝玉、黛玉、元妃都是文本中正统之象征一一大观园中人,而贾家一败涂地则意味着贾家中的正统一方早已被非正统一方取而代之,而获胜的非正统一方所得到的不过是末世之利,最终也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因此,四个“大过节、大关键”中,贾家之败是最后发生的事情。元春加封开启了正统之象征一一大观园的建设,大观园里的时光隐喻了正统的“三春”和“三秋”。当“虎兕相逢”、元妃赴黄泉路之时,正统之“三春”就彻底结束了,因此,黛玉之死应该先于元妃之死。

黛玉是贾宝玉一生的心事,贾宝玉永失他最挚爱的黛玉,相当于失去他的命根子一一“通灵宝玉”。后来,“通灵宝玉”最终到了甄宝玉手里,这样才有了“甄宝玉送玉”。第十六回脂批指出,江南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因此,作为甄家最重要的、“以真为幻”(脂批)的甄宝玉之登场,应该在黛玉、元妃先后死亡之间,并且有极其关键的故事情节,否则,到了基本结束的时候再登场,又何谈什么“大关键、大节目”?第七十一回贾母庆寿,问及寿礼中的围屏,凤姐提到江南甄家,脂批指出:“好,一提甄事。盖真事欲显,假事将尽。”第七十一回真事就欲显了,因此,此前所有的“草蛇灰线”,八十回后就会先后到达“千里之外”的终点,正统非正统之争的“危险”“甄事”将尽显无遗。第四十二回回前总批指出:“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因此,八十回后的佚稿不过只有三十回左右,真事尽显的佚稿将会以四个“大过节、大关键”为中心,加快节奏,不会有太多的旁枝末节[注1],而是直奔正统与非正统之争下一败涂地的贾家结局。从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开始,正统之象征一一大观园就已经进入了解散的倒计时,相应地贾家中隐喻非正统的一方声势就开始上来了。“虎兕相逢”,元妃“大梦归”,贾家中的正统一方完败,正统之“三春”结束了,大观园诸芳“各自须寻各自门”。贾家中非正统的一方,如贾环、赵姨娘、邢夫人、贾赦、贾珍等似乎大获全胜,但他们所得到的不过是末世之利,因为贾家在不断的内耗中,已经元气大伤。第一回葫芦庙炸供事件殃及甄士隐家,脂批指出:“写出了南直召祸实病”。“南直召祸”发生在雍正六年元宵节前,而文本以隐指雍正的贾敬为非正统,葫芦庙炸供事件过后,甄士隐在投他岳丈之前,原本打算安身于田庄,但“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一派荒凉末世的情景。第二回脂批指出:“写假则知真”,因此,知真亦能知假,非正统管制下的贾家的情况也是可想而知了。

前八十回暗示,导致贾家最终一败涂地的是大抄家。获胜之后的非正统一方,得意忘形,恣意妄为,第三十八回,宝钗作的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被众人叹为食蟹绝唱,并赞其小题目寓大意,其实就是对他们入木三分的写照。很快,最后的大抄家[注2]就降临了,最终贾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既然贾家隐喻皇家,那么,大抄家又是怎么回事呢?当贾家隐喻皇家时,贾家的兴亡都与天意有关,正如第十三回脂批所云“'瞬息繁华,一时欢乐'二语,可共天下有志事业功名者同来一哭。但天生人非无所为,遇机会、成事业、留名于后世者,亦必有奇传奇遇,方能成不世之功。此亦皆苍天暗中扶助,虽有波澜,而无甚害,反觉其铮铮有声。其不成也,亦由天命。其奸人倾陷之计,亦非天命不能行。其繁华欢乐,亦自天命。人于其间,知天命而存好生之心,尽已力以周旋其间,不计其功之成否,所谓心安而理尽,又何患乎?一时瞬息,随缘遇缘,乌乎不可!”因此,下旨抄没贾家的朝廷和天子,都隐喻天意,在文本中,偶尔出现的朝廷和天子就扮演了天意的角色。宝琴的《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暗示将会有多个家族一起“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因此,与贾家“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是为下半部伏根”(脂批)的史家、王家和薛家,应该会和其他家族,在贾家内斗过程中,各自站队,一起奔向最终的大结局。

在贾家最后被抄家的过程中,曾受贾家百般眷顾的贾雨村就扮演了“汤勤”的角色。第一回甄士隐解注跛道的《好了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脂批指出,是“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脂批指出,是“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脂批指出,是“潇湘馆、紫芸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脂批指出,是“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因此,雨村将取贾家而代之。当贾家隐喻皇家时,雨村取贾家而代之,即意味着清之终结,新的王朝诞生,而雨村就是这个新王朝的统治者。但雨村也好景不长,甄士隐解注的《好了歌》中有“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批指出,是“贾赦、雨村一干人”。在文本中偶尔出现的朝廷和天子,就再一次扮演了天意的角色。其实,贾家隐喻皇家时,贾家就是朝廷,当贾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文本中作者总是歌功颂德的朝廷就已经灭亡了。因此,在贾家、贾雨村之后,作者很可能也会安排朝廷灭亡。作者通过不同方式,一再强调“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的文本,只是“大旨谈情”,只是描述一个除了清朝以外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一个世家大族盛衰兴亡的历程,完全不涉当朝,更不敢冒犯当朝朝廷,又对文本中的朝廷总是歌功颂德,力求增加安全系数。当文本到了结局阶段,作者营造的所有文学假象之“水”都落下去,真实之“石”逐一显现,连那个总是歌功颂德的朝廷也灭亡了,在“文字狱”最为酷烈的乾隆盛世,是不是应该让它“迷失无稿”,或者让它沉默地呆在时间的某个角落,静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对雨村知根知底的葫芦僧向春风得意的雨村献殷勤,出谋划策,乱判葫芦案,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脂批指出:“至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因此,很可能最终葫芦僧、贾雨村和甄士隐会出现,文本也将在与葫芦庙有关的文字中收结。第一回脂批又指出:“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一轮空洞的圆月照耀空旷的大地,相信曹公所作的中秋诗苍凉中又蕴含了空灵的禅意,一段关于“贾”的红尘幻境旅程结束了,又一段相似的关于“贾”的红尘幻境旅程必将开始,周而“复”始[注3],如年年如斯的中秋月。但文本并未真正结束,结束的只是“以幻作真”(脂批)的幻境部分。第五回脂批指出:“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但“沉酣一梦终须醒”,第十八回回前诗批云:“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生。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贾宝玉和钗黛等梦之幻影消失了,繁华旧事如南柯一梦,“云自飘飘月自明”,只有史湘云(脂砚斋)和麝月陪在甄宝玉(相当于真作者)身边,以“薛宝钗”式[注4]的智慧,在与现实保持清醒距离的山野之间,面对艰难的非正统之末世[注5],活出诗意的人生,而那块给作者灵感的石头也在身边。注1、有探佚者认为,宝钗将嫁给贾雨村、黛玉和北静王将会有交集,甚至认为,黛玉将随探春远嫁,但我认为,首先篇幅不够,其次宝黛钗三人一体,这样的探佚似乎有违作者本意。注2、第二回,文本介绍林如海家世,提及封袭制度,“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因此,贾家从第一代贾演、贾源到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这一辈就已经是第四代了。当贾家隐喻皇家时,封袭的结束,其实也就意味着王朝的终结、皇家的败亡。注3、根据第二回贾雨村言,他与贾家同宗,系出东汉贾复,应该有此寓意。注4、所谓薛宝钗式的智慧,即以出世之心入世,不为物羁,不为媚俗,而自成高格,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宝钗系列注5、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88一93《现实版的“金玉良姻” “甄史”的结局》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