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138

孟子启示录070:老板越大越要当心身边的女子与小人

新用户17779036新用户177790362024-02-15 09:13:500

导读宋臣戴不胜想把一位善人安排在国君身边,引导国君向善,孟子为什么给他泼一大瓢冷水?为什么大老板的层次,就是他身边一群人层次的平均值?为什么企业做大做顺之后,老板就会慢慢远离真相?为什么暴雷的老板,失势的官员,大多死在喜欢的女子与小人手里?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黑色小三角我们今天一起精读《孟子·滕文公下》篇的第六章,先读原文。01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孟子对宋国的臣子戴不胜说:"你是想让你的国君能够向善吗?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如果这里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能够说齐国话,你认为是应该让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来教他呢?"戴不胜回答说:"应该让齐国人来教他。"02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03孟子又说:"一个齐国人在教他,旁边却有很多楚国人在吵吵攘攘地干扰他。就是每天用鞭子抽他,让他说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可是你把他带到齐国临淄庄街岳里的闹市里,住上个几年,就算是每天用鞭子抽他,让他说楚国话也应该做不到了。你自己说,薛居州是一位有德的善士,想让他居住在国君的身边。如果宫中国君身边的人,无论年龄大还是小,地位是高还是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那宫中国君还能和谁一起去做坏事呢?如果宫中国君身边的人,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善士,那国君又能和谁一起去做好事儿、善事儿呢?只有一个薛居州,又能把你们宋王怎么样呢?”04读完了、也读懂了这篇简短的对话,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与我心有戚戚焉,实在是太有共鸣了。二十几年和各种企业,各色的老板们打交道,这方面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一个老板,经常在一起交往的那些人是什么样的层次,往往也决定了老板企业经营境界的层次,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与生死。小时候在东北常听大人们讲: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一直活到了四十多岁,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力量。也眼睁睁地看着很多人因为交了损友,因为用了小人,让自己的家不像家,企业不像企业,走向衰败的境地。05多年做企业营销顾问的体会是,企业初创时期、遇到困难时期,老板们还是能够保持头脑的清晰,看人看事儿也会冷静,也会客观。可怕就怕,一旦企业有了大的发展,身边就一定会出现一大帮吹鼓手,专门捡老板爱听的话说,根本没有原则,甚至没有底线。时间一长,原先那些客观理性之人的话,就会让老板感觉到特别的刺耳,听不进去了,渐渐地,亲小人远贤臣的局面也就形成了。老板的眼睛被蒙住了,耳朵被堵住了,再也接触不到真相。别说一个老板,就是历史上的帝王,有多少都是因为枕边的女人和身边去了势的太监、小人而丢掉了江山。如果仔细去扒一扒那些失事的官员和暴雷的老板,身边女子与小人的影响一定都是有的,甚至是很要命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到一个国君,小到一个老板,如果身边只有一种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大厦将倾的日子也就不会太远了。06其实董事长就相当于是一企之君,只要是君,就一定会有明君、昏君之分。其实所谓明君,就是冷静、理性、客观,没有主观的偏爱,能够兼听则明的人。儒家的经典中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说话越是甜蜜的人,越需要提防他心中暗藏着的苦涩的毒药。一个人说话很冷、很难听,要有能力看见他内心的热心肠和他真诚之心。大老板们往往最后都死在自己最喜欢的人手里,或者因为自己最喜欢的人而死,齐桓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唐玄宗也是老板们的一面镜子。越是喜欢的人,越要看到他的另一面,越要加十二分的小心。点击下面#孟子可以阅读收听全部孟子启示录内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