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了解毛泽东,这三本传记必读

我写过一篇书单文章,收集了《毛选》主题阅读的完整清单,从影视剧、传记、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辅助读物等几个方面,列了一些影单和书单,有兴趣你可以去了解。
这个月我又读了一本不错的毛泽东传记,就补充到这份书单当中。不过对于只想了解毛泽东,不想深入读《毛选》的朋友,我就选出三本必读的传记,也就是下面这三本。

一、《毛泽东自述》
从传记的真实性来看,自传或者口述更可靠,因为其中加入夸张的成分不多,作者也没有必要美化自己,这样的书读起来自然更加亲切、真实。这本《毛泽东自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我在读的是最新的修订本,目前已经修订了三版,这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由毛泽东口述,讲述他童年、青少年以及带领中国革命的历程,其中还有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美国记者对毛泽东的采访实录。
书中的谈话内容对我们今天认识毛泽东及其思想都有参考价值,比如1936年他与斯诺的谈话时,就辩证地讲述自己是如何从封建帝制统治下的黑暗社会走过来,并成长起来的。这种自述背后还原出的人物历史,是一般传记很难做到的。

二、《毛泽东传》
你一定见过不少人推荐罗斯·特里尔这本《毛泽东传》,认为它才是客观还原毛泽东的传记。当你读过之后,就发现它名不副实,不能因为作者是西方人就说的是真话,他只是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去评价毛泽东而已。
不过这本书有它的可取之处,就是用真实的史料来写,尤其在涉及到历史背景时都比较谨慎,而且还侧重去解析毛泽东的性格和心理特征,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伟人,这是其他流水账一样的传记所没有的。书中还有大量的毛泽东诗词和书信收集,以及不少珍贵的历史图片,让人读起来非常可信。不过你第一次读毛泽东传记,还是建议读其他更详细的版本,比如金冲及的《毛泽东传》六卷本。

三、《毛泽东传》
这是逄先知和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六卷本,也是目前最详细的毛泽东传记,假如你只想读一部书的话,强烈推荐你读这一部。它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来写,即“1893—1949”和“1949—1976”两部分,你想了解的毛泽东生平和思想,都在里面了。
这套书的篇幅之大,在于它引用的原始资料非常丰富,但它又不是资料的罗列和堆积,而是经过两位作者的细致甄别,你不必担心阅读时夹杂太多的主观臆断和揣测,这一点就胜过同类传记了。还有一点极有价值,就是讲到毛泽东在每个历史关头做决策的过程,不是简单介绍而已,还写他为了决策做了哪些准备,以及他为什么要那样做,怎样去做等,很有说服力。读这样的传记,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上面这三本传记,都是了解毛泽东必读的,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就从头到尾读一遍,这些书一定让你收获满满,因为你得到的不只是了解一个人伟人的一生,还有更多做人做事的智慧。

我是韦海生,已读1000 好书,写过近1000篇与读书相关的文章。
书单 | 中国历史入门书,读这三本就够了
有一位读者问我,能不能帮她找几本适合女生读的中国历史入门书?我知道女生一般对历史不太感兴趣,我身边的女性朋友80%都不读历史书。不过我找的三本入门书,并不是针对男女的,只要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可以读一读,至于经常读历史名著的人就不适合了,因为这些书都比较基础,分别是《治史三书》、《中国通史》和《中国史学入门》。一、《治史三书》韦海生2023-07-30 09:46:48
0000《红楼梦》:迎春被家暴,为什么贾府不管?
作者:青灯贾母最是疼爱贾府的女儿,或许贾府繁荣男子有嫡庶的分别,可是女儿全部一起教养。按照贾母疼爱的前后,进宫的元春是头一份,剩下的迎春和探春,贾母都是一样的。贾母给她们最好的教养,用她们的婚姻给贾府最好的助力。看似不近人情,其实这是那个时代的共性。所以在贾赦将迎春嫁给孙绍祖的时候,贾母知道孙家和贾家是世交,所以便明白这段婚姻,虽然不是上上之选,可是凭借迎春的性子,未尝不是紫网2023-10-16 10:21:460000悲情谢晋:父母双双自尽,4个子女3个低智,还两度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中国的百年电影史上,谢晋执导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老人与狗》等经典之作,陪伴了观众整整半个世纪,早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80年代还流传着一句话“想红就去拍谢晋的电影”,这句话当然不是夸张,毕竟谢晋的电影捧红了朱时茂、丛珊、陈冲、刘晓庆等一大批演艺圈的中流砥柱。晓读夜话2024-01-31 11:06:50
0000《向上一步》:不内耗,不后悔,人生可以有多爽?
这是无聊读书会的第574篇原创。艺术家:AdamBaltatu玛格达琳娜·耶希尔在她的《向上一步》中说过,在土耳其她的家乡有个习俗,如果要出门,邻里街坊会拿着水桶朝他泼水,寓意为:“希望你能像水一样,可以轻松地流过每个障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是最为柔弱的,也是最为强大的。像水一般,穿透一切,而天下莫之能胜。无聊读书会2024-02-21 13:06:37
0000谁害死了林黛玉?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前八十回中有伏笔
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悲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十七回);妙玉在中秋联句中也提到,“木怪虎狼蹲”(第七十六回),因此,林黛玉在贾府中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并最终导致她夭亡,绝不像我们在风月宝鉴正面所看到的那样,林黛玉是为了注定无望的“木石前盟”流尽最后一滴眼泪。那么,贾府中,又是谁如此残酷压迫黛玉,以至于她最后泪枯夭亡?少读红楼2023-07-29 08:52:5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