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246

探讨:白崇禧和杜聿明,是否可能撬动淮海战役的走向?

兵说兵说2024-02-16 17:13:260

作者:相忘于江湖

淮海战役,是大决战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战。此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我军取胜,则南线战场基本上尘埃落定,蒋军在长江以北的主力集团基本上不复存在,我军饮马长江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此战若敌军取胜,我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必将遭受重创,不仅被大别山拖瘦的中野刘邓大军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的华野也将需要很长时间休养生息。更严重的后果,则是一片混沌的南线战场,未来的前景更加不明朗。

幸运的是,华野、中野倾尽全力集中60万大军,战胜了敌军徐州“剿总”、华中“剿总”东拼西凑纠集的80万大军,在近代军事史上书写了一个神话。但是,有些“事后诸葛亮”认为:如果武汉的白崇禧出山,或者有些本事的黄埔一期悍将杜聿明全权负责淮海决战(他们所说的“徐蚌会战”),中原战场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粟裕和刘伯承大概率会输掉这场生死攸关的大决战。白崇禧出山,或杜聿明指挥,真的可能撬动战局走向吗?

【淮海战役示意图】前一种说法认为,“小诸葛”白崇禧出山,敌人就能取胜。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白崇禧的华中“剿总”一旦投入全部3个兵团的兵力,中原战场两军角逐的天平,就会明显向着南京一方倾斜,因为华中、徐州两大“剿总”的总兵力超过百万。淮海战役打响之前,敌我双方的全国态势是这样的:

北线战场,华北军区25万大军,还不足以压住拥兵50多万的傅作义,华北敌军真正惧怕的,其实是刚刚打完辽沈战役,预计要休整一两个月的林罗东野百万大军。林罗麾下的东野固然是我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但在敌军看来,短时间还不会投入关内,几乎不可能马上和聂荣臻合力来围攻傅作义,更不可能进入更远的中原战场。所以,在敌强我弱、更靠近敌军中枢南京的中原地区,要完成粟裕在主席面前立下的“在长江以北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军令状”,的的确确有相当的难度和很大风险。在南线战场,敌我双方总兵力对比非常悬殊,陈毅、粟裕华野(华东)、刘邓中野(中原)倾其所有,总兵力也不过60万人,远远少于对手的上百万人马。

【白崇禧】为什么有白崇禧和没有白崇禧,敌军的实力就大不相同?在南线战场的中原地区,我军的总兵力是相对固定和有限的。这60万人几乎就是南线我军的全部家底:包括陈粟的华野16个纵队、4个军分区45万人,以及刘邓的中野7个纵队、3个军分区15万人。我军唯一的优势,是东北地区的炮弹可以通过大连,源源不断运送到胶东半岛,再通过小推车运抵淮海地区。

敌军在南线战场,配置了两个战略集团即徐州“剿总”、华中“剿总”。徐州“剿总”除了直属的3个军,还有2兵团(邱清泉)5个军,7兵团(黄百韬)5个军,13兵团(李弥)3个军,16兵团(孙元良)2个军,6兵团(李延年)3个军,8兵团(刘汝明)3个军,还有4个绥靖区的近10个军。除此以外,华中“剿总”也有14个军:张淦第3兵团3个军,黄维第12兵团4个军,宋希濂第14兵团2个军,第8绥靖区2个军,第13绥靖区2个军,第16绥靖区1个军。鉴于敌军实力强大,中野刚刚转出大别山,还没有进入淮河流域,所以粟裕在西柏坡斗胆直陈时,提出的“小淮海构想”,只是集中华野主力歼敌第7兵团黄百韬所部约10万人。

由于东北战场攻守易势,主席和蒋校长都不满足于“小淮海”。主席在送走粟裕以后,征求刘陈邓等南线主要将领的意见以后,逐步把“小淮海”构想发展为“大淮海”战略,那就是华野和中野不但在战略上相互策应。在战役和战术上也可以高度协同、密切配合。总之一句话,中原逐鹿正当其时!

南京的蒋校长因为辽沈战役痛失52万精锐,尤其是“五大主力”一家伙就损失了2个(新1军、新6军)。所以,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战略角度,都像牌桌上的赌徒一样,想在徐州蚌埠战场扳回一局,单靠徐州“剿总”显然不让人放心。在这个关键时刻,蒋校长所能想到的唯一有望“火中取栗”的大牌,就是桂系二号人物、“小诸葛”白崇禧。如果华中“剿总”的3个兵团9个军加入中原战场,何愁大事不成?实际上,一向视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的白崇禧,不但爽约辞了徐州战场总指挥一职,摆了蒋校长一道,还在黄百韬敌7兵团陷入危机时,仅仅派了黄维兵团4个军北上中原战场应付了事。结果,黄维和12兵团被同等兵力的刘邓大军包围。白崇禧是敌军最后一张王牌,也是压垮蒋校长的最后一根稻草,桂系从来就和蒋校长同床异梦,不会穿一条裤子。所以,寄希望于白崇禧这样的军阀给自己卖命,无异于痴人说梦。

【淮海战役总前委】下面说一说第二种说法:杜聿明来指挥会如何?让黄埔一期的猛将杜聿明担任淮海战役(徐蚌会战)的一把手,取代蒋校长“五虎将”当中无能的刘峙,会如何呢?

因为刘峙的愚蠢和无能,导致黄百韬敌7兵团5个军10万人马延误西撤,被粟裕的华野包围在碾庄地区。也因为刘峙的在其位不谋其事,导致增援黄百韬的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在一马平川的徐东地区被宋时轮3个纵队拦截。还是因为临阵跑路的刘峙,让赶鸭子上架的“救火队长”杜聿明临阵抓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在陈官庄兵败被俘。如果敌人的军事主官换成杜聿明,果真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吗?有人认为杜聿明担任敌军一把手,会彻底改变淮海战局,主要依据是杜聿明有一条异想天开的建议:当黄百韬被围后置之不理,采用评书里牛皋、孟良的搏命打法,集中邱清泉、李弥兵团20万精锐,合力围攻仅有12万人的刘邓中野。刘邓中野要同时面对邱、李两大兵团而全身而退,的确非常困难。

【杜聿明兵败被俘】但是,杜聿明这一“天才设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许这也是这个黄埔一期生,被陈毅粟裕生擒活捉一直到送进功德林都心有不甘的重要原因。可是,持这一观点的人大概忘记了,我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军事原则。

换言之,即便蒋校长、刘峙采纳杜聿明的建议,向来面和心不和的邱清泉、李弥会坚决执行这一命令吗?即便邱清泉、李弥或者华中“剿总”的张淦、宋希濂加入中原战团,就一定能歼灭我刘邓中野吗?杜聿明这种搏命打法的最好结局,就是刘邓中野12万大军被优势敌军所击退,被迫撤离淮海战场。但是,粟裕和华野主力依然能够全歼黄百韬的第7兵团10万人马。这样一来,华野和中野在南线战场和优势敌军又陷入一片混沌。东野大军入关以后,傅作义华北“剿总”的中央军也有机会南撤徐州,我军解放江北和渡江战役的进程会大大推迟。可是,如果敌军阵营真有这样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哪里还会有桂系、山西阎锡山这样的独立王国存在?

历史从来没有如果,所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淮海战役只能以、必须以我军的完胜而告终!别忘了,我军60万大军的背后,还有540万支前群众的坚强后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