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容忍公主出轨,公主为驸马争家产,导致3驸马2公主2王爷被杀
唐高宗时期,发生了一件谋反大案,案件的主角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公主驸马,这就是房遗爱谋反案,导致3位驸马、2位王爷、2位公主被杀,诸多重臣被流放,一时之间,朝野震动。
这件事的起因得从唐太宗时期说起,唐朝开国之初,为了拉拢功臣,唐太宗让皇室子女与功臣后代进行政治联姻,唐太宗把自己的第十七个女儿高阳公主嫁给了功臣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房遗爱。
房遗爱放荡粗野,学识不多,很有武力,高阳公主性格强势,骄傲放纵,仗着是唐太宗的女儿肆意妄为,两人结婚后,性格不和,高阳公主不喜欢房遗爱。
房玄龄去世后,其嫡长子房遗直有意把其父爵位让给弟弟房遗爱,但唐太宗不允许,高阳公主想帮助房遗爱争夺爵位与遗产,诬陷房遗直,唐太宗让人查验这事,证明高阳公主是诬陷,唐太宗责备了高阳公主。

房玄龄次子房遗爱
后来朝廷的御史查验一件盗窃案,得到了辩机和尚的一件嵌满珠宝的枕头,这个枕头不是民间的物品,后来查出是高阳公主赠送给辩机和尚的。
御史把这事报告给唐太宗,唐太宗让人继续查,结果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通一事,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在打猎时遇到了辩机和尚,据说这个和尚长得很帅,又有文采,高阳公主喜欢这个辩机和尚,与其私通,然后公主派了2个女子给房遗爱以补偿,还补偿了很多钱。
唐太宗得知这事后大怒,杀死了辩机和尚,还把高阳公主身边的十余个婢女全杀了,高阳公主于是产生怨恨,唐太宗去世的时候,高阳公主没有悲伤的表情。
唐高宗继位后,高阳公主还想着把房遗直的爵位和财产给抢过来,于是再次在唐高宗面前诬陷房遗直,唐高宗派长孙无忌查验这件事。

高阳公主
房遗直也不甘示弱,向朝廷告发了房遗爱与薛万彻私底下说过的一句话:
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
这句话不得了,意思是:如果国家发生变化,我们当奉司徒、荆王李元景为皇帝。
薛万彻这个人也不得了,是唐朝初年的开国名将,参与过讨伐窦建德与刘黑闼、灭亡东突厥、吐谷浑与薛延陀,东征过高句丽,战功赫赫。
薛万彻的妻子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五个女儿丹阳公主,他也是唐朝的驸马,而且是征战多年的武将,当时担任右武卫将军、驸马都尉,手中有兵权。
长孙无忌将这件案子定性为谋反罪,然后继续追查,发现驸马都尉柴令武也参与其中,柴令武是柴绍的儿子,柴绍是李渊的女婿,娶了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为妻,柴令武是李世民的女婿,娶了李世民第七个女儿巴陵公主为妻,他家就是驸马世家,连续两代人都是驸马。

辩机和尚与高阳公主
长孙无忌又从荆王李元景处追查,李元景是李渊的第六个儿子,李世民的异母弟,李元景曾经对人说过一件事,说做了个梦,梦中手里抱着太阳和月亮。
长孙无忌以此为证据,荆王李元景被定性为谋反,在古人的眼中,手里抱着太阳和月亮只能是皇帝,李元景就是谋反。
李元景的女儿又嫁给了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房遗则也被涉及其中,房遗爱为了减轻罪状,举报吴王李恪也参与了此案,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唐高宗李治的异母兄长。
就这样,3个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2位王爷(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2位公主(房遗爱之妻高阳公主、柴令武之妻巴陵公主)都因为参与谋反而被判处死罪。

长孙无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重臣被流放,李渊的侄子、江夏郡王李道宗被流放象州,在途中病死,唐太宗的第六个儿子蜀王李愔被流放到巴州,贬为庶人。
宰相宇文节、驸马都尉执失思力(李渊女婿、东突厥执失部酋长)、安西都护柴哲威(柴令武的兄长)、左卫将军薛万备(薛万彻的弟弟)、中散大夫房遗则(房遗爱弟弟)等人皆因连坐被流放。
高阳公主原本是看唐高宗李治仁弱,想为房遗爱争家产,结果被房遗直告发,引发了3驸马、2王爷、2公主参与的谋反大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那么这一案件的真相就是这样吗?
回过头来看整个房遗爱谋反案,根本没有确凿的谋反证据,只有那句“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的话,这话确实说的有点过,但这明显不是证据。

唐高宗
这句话最多只能算失意的人聚集在一起说的牢骚话,发发牢骚而已,被人有意上升到谋反的地步,房遗爱作为驸马,一无大志,二无对唐朝的仇恨,干嘛要谋反?他没有谋反的动机。
就连高阳公主出轨,给房遗爱戴绿帽子,房遗爱对公主都没有恨意,照样生活在一起,也没有跟唐太宗或者唐高宗抱怨公主强势,说明房遗爱软弱,这样的人谋反只怕高阳公主都不相信。
柴令武、房遗爱曾经支持魏王李泰参与夺嫡之争,他们算是李泰的旧臣,现在皇帝是李治,也许这也是他们被杀的一个原因。
再说薛万彻,妥妥的唐朝名将,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状告薛万彻在军中恃才傲物,盛气凌人,唐太宗的处理手段是:将功诋过。薛万彻因此有怨言,又被其副将上告朝廷,唐太宗把薛万彻流放到象州。

薛万彻
以唐太宗的为人,他不会冤枉薛万彻,一定会查清事实真相再作处理,显然这是薛万彻的问题,薛万彻对朝廷有怨言那是他的问题,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有功劳,就能肆意犯法,唐太宗的做法是对的。
薛万彻不会理解,他就是失意的人发几句牢骚而已,史书没有记载薛万彻任何谋反的实证,除了那句话,这就是因言获罪。
不过在封建朝代,说这种话的人基本上都会获罪,就看如何处罚,可重可轻,但是负责审理此案的长孙无忌明显把这件案件扩大化,并且利用这种案子来打击政敌。
房玄龄是长孙无忌的政敌,两人生前是不和的,长孙无忌大权独揽之后,一直在排挤政敌,房遗爱谋反案给了长孙无忌一个绝佳的机会,长孙无忌逼房遗爱把吴王李恪拖下水。

吴王李恪
唐太宗时期,太子李承乾因谋反案被废除之后,唐太宗一度想立李恪为太子,因为李恪最像唐太宗,但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唐太宗只能放弃。
长孙无忌把李恪当成唐高宗李治皇帝之位的威胁对待,把李恪卷进来杀死,李恪跟房遗爱谋反案毫无关系,但一样被处死,还有李恪的弟弟蜀王李愔被贬为庶人并流放,都是为了唐高宗稳定皇位,也为自己打击政敌。
江夏王李道宗是李唐宗室中为数不多战功赫赫的人,参与了唐朝从开国到平定周边的诸多战争,能够独挡一面,算是当世名将,只因为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不和,就被牵涉到这起谋反案中,被流放,病死于途中。
至于高阳公主,虽然对唐太宗有些怨恨,但她同样没有谋反的动机,虽然整件事因她而起,但高阳公主并没有权力欲望,她只想帮助房遗爱争夺爵位与财产,却一不小心丢了性命,巴陵公主则更可怜,只是连坐被杀。
长孙无忌逼死3驸马、2公主、2王爷
房遗爱谋反案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朝臣用来打击政敌的工具而已,这就是一起冤案,被长孙无忌肆意扩大打击面。
吴王李恪临死前曾经大骂长孙无忌,印证了这起冤案,同时也印证了长孙无忌将来的结局。
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印度尼西亚迁都实锤,新首都努桑塔拉在哪?
早在荷属东印度时期,雅加达就是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印尼独立之后又一直作为首都存在。印尼素有“万岛之国”的别称,境内较大的岛屿有五个,分别是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其中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和爪哇岛为印尼独有,剩余两座岛屿则与马来西亚、文莱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共享。在诸多岛屿中,爪哇岛的开发程度最深,首都雅加达正位于该岛之上。地图帝2023-07-28 14:21:08
0000老照片:祖鲁王国的末代国王塞奇瓦约,年轻时候的老布什与小布什
清朝时期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是几个账房先生正在算账。站在后面抽大烟的应该是主人,这几个账房先生都是给他打工的。看他们穿的衣服都还挺好的,说明这是一个大户人家。需要这么多账房先生同时出马,看来他们的财务还挺大的。照片中这个老头叫胡燏棻,他是晚清时期的大臣。胡燏棻是安徽泗州(今泗县)人,他出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那一年。胡燏棻从小就见识到了清军的腐败无能,所以他比较倾向于洋务运动。紫网2023-10-14 09:38:440000发鸡毛战争债券啊?俄国不是越打越有钱吗?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主讲:三喵先生策划:三喵先生责编:马戏团长全文约3000字阅读需要8分钟◇直接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三喵先生的线下游活动◇直接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线下游活动循迹晓讲2024-02-18 15:07:49
0000一口气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42天的时间线
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总称,经过这三大战役,国军主力155万被消灭殆尽,自此,再也无力抵挡我军的攻势。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是辽沈战役。战役时间是: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历时52天。整个辽沈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9月12日至10月19日):攻克锦州、解放长春新刚读历史2023-08-08 11:12:14
0000为啥说吕布难成大器?看看他在徐州是如何自掘坟墓的就知道了
#文化历史解析#吕布这个人得益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包装与宣传,在历史上颇具名气,“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更是成为了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头禅。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人确实是乏善可陈,尤其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其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步一步地挖坑埋自己。其作死的级别堪比黑色幽默的袁术,果然是“卧龙三步之内必有凤雏”,这两人就是汉末政治低能的卧龙凤雏二人组。老易说史2023-07-29 11:29:3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