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那么疼黛玉,为什么只派了一个二等丫鬟服侍她?
嘿,别以为“一等丫头”就一定比“二等丫头”好。想想看,鸳鸯是一等丫头,见了贾琏、宝玉这些少爷,都“歪着”“坐着”不起身,敢跟当家少奶奶王熙凤叫板,敢直接拒绝大老爷贾赦。这么“托大”的丫鬟,给了黛玉,能处得好吗?

紫鹃就不同了,性格温和细致,最重要的是“无我”:从来不为自己谋利益,全心全意替黛玉考虑。这才是最适合黛玉的呢。
贾母是她的老练和睿智,看出了紫鹃与黛玉一定能投契,所以把紫鹃(开始时名叫鹦哥,“紫鹃”是黛玉改的名儿,和“雪雁”配套,又都暗示着黛玉的悲剧命运)给了黛玉。

另一方面,哪怕不考虑性格因素,贾母也只会给黛玉一个二等丫鬟,才算是疼爱体贴、无微不至。
为什么这样说?第三十六王夫人和王熙凤算丫鬟的月钱账:贾母有八个“一两的”,王夫人自己有四个,而宝玉“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连服侍他的袭人也只能算是贾母借调给他的。宝玉自己的丫头,有七个“月钱一吊”的,八个“月钱五百”的。

从月钱的高低,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丫头的等级分别:鸳鸯、袭人等“一两的”当然是“一等丫鬟”,晴雯、麝月这些“月钱一吊”的就是“二等丫鬟”,再小的佳蕙、芳官(这时还没来)等“月钱五百”的则是“三等丫鬟”了。

王熙凤还说:“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兄弟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

简短截说吧:宝玉、贾环这些少爷们,按照现在(第三十六回)的标准,是没有资格享受“一等丫鬟”的。
少爷们没资格,小姐们会有资格吗?当然不会。
也就是说,迎探惜三春,也没有资格使唤“一等丫鬟”。像迎春的司棋、探春的侍书、惜春的入画,也许还有绣橘、翠墨,也都是“二等丫鬟”。

好吧,宝玉三春都只有“二等丫鬟”,却给黛玉配置个“一等丫鬟”,合适吗?虽然说贾母对黛玉“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毕竟也只是“一如宝玉”吧?没有说疼爱黛玉“超过宝玉”吧?

在日常都是“一如宝玉”,却在丫鬟的配置上“超过宝玉”,这不是替黛玉招嫉吗?
黛玉自己都担心:“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难道贾母反而想不到?
《算符、算符思维和不确定性原理》
一、引言在当代逻辑哲学中,算符、算符思维和不确定性原理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在科学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在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探讨这三个概念在逻辑哲学中的重要性,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概念让世界可理解《底层逻辑》4: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挑战连更365天,这是第248天这是无聊读书会的第285篇原创。艺术家:WalasseTing作为社会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与别人打交道。理解他人,是良性关系的关键。《底层逻辑》的第四章,主题是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这个章节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这几点:1.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记得大学那会,传播学老师曾经讲述过一个5W1H的概念。无聊读书会2023-07-29 10:10:50
0000《认知觉醒》:反思与觉知,晚做总比不做强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这是《认知觉醒》序言中的一句话。作者周岭在序言中提醒我们:忙碌≠正确。一寸书2023-07-28 16:32:15
0000甄府和贾府的世交、老亲是种什么关系?
01江南甄府和贾府之间,是一直一假关系,互为镜像,这已是红楼梦常识。二者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在第五十六回有详细描写。它非常明确地指出甄府和贾府之间,以宝玉为纽带,形成十分密切的关联。相关描写也透露出甄府和贾府所影射的对象,但这种透露又隐隐约约,不甚清晰,需要在字里行间体会和判断。其中有一点在小说中被两次提及,说二者之间是“世交、老亲”的关系。02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知道并且做到吗?
在直播间有同学问: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知行合一就是知道并且做到吗?显然不是,因为你知道的只是你愿意知道的,每个人的认知带有主观偏见和价值取向。其实,简单理解,知行合一就是根据良知行事,这里的知是良知,而不是知识或者认知,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完全根据良知行事。良知和个人的知识和认知是有本质区别的,良知是根据事物本来如此的客观判断,是具有普遍性的。小播读书2024-03-05 14:07: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