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雪中》:瑞雪兆丰年
所谓“瑞雪兆丰年”,大雪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冻死害虫,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于是,在冬天,我们总是期待着与瑞雪来一场邂逅。有感于此,宋代诗人晏殊写下了《雪中》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平台千里渴商霖,内史忧民望最深。
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

“平台千里渴商霖,内史忧民望最深”,站在高台上望见千里原野都在渴盼一场及时的雨雪;掌管民政的内史关心人民疾苦最渴望一场落雪。诗人站在高台之上,向远方眺望,只见千里原野之上,旱情蔓延,都在渴盼一场及时的雨雪。此时,诗人官居内史,掌管民政,关心百姓的饥寒正是他的职责所在,于是,他比谁都更加渴望这场雨雪,希望能够缓解旱情,为天下带来一场丰收。

“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沾在衣服上的六角形的雪花并不是我所喜好的;田亩间积起一尺厚的雪才是我所盼望的。诗人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他所关注的,是冬雪的实用价值,而非审美价值。于是,当雪花飘落,他感到欣喜的,不是沾在衣服上的晶莹的六角形雪花,而是像一层厚厚的棉被一般覆盖大地的积雪,那是新一年丰收的保证。

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正是如此,他时刻关注着旱情,期待着一场及时的雨雪来缓解旱情,当雪花飘落,他关注的正是雨雪的实用价值,这正是他的君子人格的体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杜甫五律《宴王使君宅题二首》读记
杜甫五律《宴王使君宅题二首》读记(小河西)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不才甘朽质,高卧岂泥蟠?泛爱容霜发,留欢卜夜闲。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戎马今何地?乡园独旧山。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秋冬,时杜甫居江陵府(江陵或公安)。王使君:应为(或曾为)某州刺史,现家居江陵府,名不详。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断肠人在天涯
“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在春秋的轮回中,游子的脚步遍布天涯,心中的愁绪却无处诉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感于漂泊的生涯,写下了《冬至宿杨梅馆》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墙头草说2024-02-14 13:09:48
0000伏天莫恼,秋气已暗藏
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三伏天了。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最难熬的时节,处于小暑和处暑之间。冬有三九,夏有三伏,好像是专门来考验世间万物的。三伏天高温湿热,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还是难逃蒸煮一般的感受。新用户3167a8id2023-08-09 15:21: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