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709

损上益下,民说无疆

新用户3167a8id新用户3167a8id2024-02-26 09:06:010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减损于上、增益于下,这样百姓就可无限喜悦。从上方施利于下,这种道义必将光芒万丈。

赏析

这是《易经·易传·象传·第四十二卦益卦》中讲“损上益下”的一句话。《益》卦的“益”,“益”在何处?不是“益”在自己,而是“益”在天下。只有这样的“益”,才是真正的“益”,才是“利有攸往”。所以,《易经》又说:“损上益下是为益,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减损于上、增益于下,这样就可称之为“益”。损害一点富人的,不要紧,不妨来帮助一下贫苦百姓的,这才是“天之道”。要不然,贫苦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起义则是必须的,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时候,天下一定大乱。上天有怜悯之心,所以劝统治者“损上益下”。其实,《易经》早就看透了这个规律。周文王也从中得到启发,他发现商纣王做不到这一点,不能“损上益下”,不得民心,于是趁机发兵攻打商纣王。商纣王失去了民心,在关键一战时,士兵倒戈,败局已定,商纣王最后无奈只得选择自焚。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一旦坐上了领导的位置,就要学会“损上益下”,而不能凡事只求利己,一旦失去了民心,再怎么做也是挽救不了的。《益》卦之“益”,“益”不在自己,而在天下。人君之道,以益下为德,故谓之益。“损上益下”,是一种高明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一种高明的治国之道。

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